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2)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鬼子、漢子、燒毀、木屑、蘑菇、呻吟、婉轉”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朗讀課文。
5、了解作者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前三分鐘(學生自己主持)
新課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過去戰(zhàn)爭中的孩子是怎樣生活的嗎?你知道現(xiàn)在有一些地區(qū)的孩子又是怎樣面對還不太平的世界?讓我們一起學習第四組課文,去了解戰(zhàn)爭給孩子帶來的苦難,聆聽他們對和平的呼喚。今天請大家和我一起學習第13課。
板書課題: 13 夜 鶯 的 歌 聲
請學生讀課題:通過課題,你想知道什么?亦或你知道了什么?
生:(夜鶯的歌聲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用夜鶯的歌聲做題目‥‥‥)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順勢導入,講解時代背景
同學們,《夜鶯的歌聲》講述的是二戰(zhàn)期間發(fā)生在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中的一個故事。1941年德國入侵前蘇聯(lián)(前蘇聯(lián)即今天的俄羅斯等國家),蘇聯(lián)人民在以斯大林為首的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浴血奮戰(zhàn),憑借人民的強烈的愛國情感,在裝備不如敵人的前提下,經(jīng)過四年艱苦卓絕的戰(zhàn)斗,終于打敗了德國法西斯,取得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勝利。
出示自學提示
(一)、綜合運用朗讀、默讀、難讀的句子反復讀的方法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學會本課生字,通過反復讀,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查閱工具書等方法來理解本課生詞。
請一個學生讀,其他學生聽。明白要求后,開始學習。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教師在巡視時重點指導生詞的理解上,學生充分自學后,教師檢查學習結果
檢查讀文情況:
選擇一個難讀的段落(35)或(37)自然段,檢查讀文情況。
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讀詞(應該強調(diào)蘑菇的菇讀輕聲)
認字組詞:斯字的組詞,可以是 斯文(掃地)
指導寫字:
請學生先自己書寫,教師檢查。發(fā)現(xiàn)學生易錯的字后重點指導,讓學生寫兩遍,強化記憶。指導寫字時應該強調(diào)正確的寫字姿勢。
學生寫完字后,出示學習要求:
1、默讀課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邊讀邊想,課文中的夜鶯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2、讀完課文后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和不懂的問題。
學生自己學習,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
(講了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叫為游擊隊員傳遞信息,協(xié)助游擊隊殲滅德國鬼子的故事。)
小夜鶯是怎樣的孩子:機智、勇敢、愛國。(板書)
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以空行為標志全文可分為三個部分)
請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學生可能會對第2、15、16自然段產(chǎn)生疑問,也可能會對34、36和3自然段中的“綠上衣,新鮮得意思”等產(chǎn)生疑問)
只請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解決,留待下節(jié)課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知道小夜鶯是機智、勇敢的孩子,那么小夜鶯是如何巧妙同敵人周旋的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批注,把表現(xiàn)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或者同敵人巧妙周旋的句子畫出來,并且把上節(jié)課中你不懂的問題,同桌之間,小組之間探討一下。
學生批注、討論 , 教師參與小組學習
師:“好了,同學們學習效率很高,很多問題都已經(jīng)解決了,下面,我們一起學習,看看小夜鶯是怎樣巧妙同敵人周旋的。”
學生匯報,(學生匯報時先檢查上節(jié)課不懂的問題是否理解,請有問題的學生匯報是否理解了他提出的問題。教師相機引導,爭取學生按照順序來匯報)
(一)、處理第2自然段。板書:誘敵深入的歌聲
(二)、處理(15)(16)自然段。(此處指導朗讀)
屏幕出示:15、16自然段.
請一名學生讀,然后請眾生自讀。請學生匯報讀出了什么?
“野獸來了,野獸來了”中的野獸指什么?
德國軍官為什么輕蔑地微笑:輕蔑說明什么?
再讀(15)自然段,體會一下小孩的話(師可范讀)
學生再讀,感悟一下(讓學生感受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三)、處理(20)自然段,師范讀,請學生閉眼想象當時的場景
屏幕出示:他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
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
通過比讀揣摩句子,理解詞語的作用。(是為了進一步展現(xiàn)小夜鶯的機智)
處理(22)、(23)自然段
師:“小夜鶯巧妙地同敵人周旋著,但狡詐的鬼子仍不放棄探聽情報,又突然問”
學生接讀(22)、(23)自然段
屏幕出示:孩子回答:“你說的是一種蘑菇嗎?沒有,我們這里沒有這種蘑菇。這里只有紅蘑菇、白蘑菇,還有洋蘑菇。”
請學生感悟一下,位置變換了,感受是否一樣?
(孩子回答放在后面,給人以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感覺。放在前面給人的感覺是遲疑一下的意思,會引起敵人懷疑。)
師:“小夜鶯巧妙周旋,讓人覺得他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孩子,什么都不知道。蒙蔽了敵人,取得了德國軍官的信任。這一部分的對話,充分展示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有興趣分角色讀一讀課文嗎?”
學生分角色讀第一部分。
(四)引讀:30、31段。 此時的歌聲是:傳遞信息的歌聲(板書)
師:“小夜鶯準確的情報,讓游擊隊布置好埋伏,一舉殲滅的了德國鬼子。而小夜鶯呢?”
學生接讀(36)、(37)自然段
師:“此時的歌聲是怎樣的歌聲?”
學生:“繼續(xù)戰(zhàn)斗的歌聲”(板書)
情感升華
師:夜鶯的歌聲是誘敵深入的歌聲,傳遞情報的歌聲,繼續(xù)戰(zhàn)斗的歌聲,這歌聲是一種不屈的民族精神。正是有了這種精神,小夜鶯和幾個游擊隊員才敢于和32個鬼子搏斗,正是這種強烈的愛國情感,讓正義戰(zhàn)勝邪惡,而侵略者的最終下場只有死亡!
寫作方法滲透(文中小泡泡的處理)
請學生瀏覽開頭和結尾部分,談談自己的感受
作者以夜鶯的歌聲作為線索進行記敘,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寫作特點就是首尾照應,這樣的寫作方法更能深化主題,突出主人公的高大形象。小夜鶯和敵人相遇不是巧合,在村口放哨是他的職責,以夜鶯的歌聲傳遞信息是他和敵人進行斗爭的特殊方式,小英雄的形象更加高大了,以后我們也要借鑒這種方法進行寫作。
能力拓展(寫讀后感)
課文學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呢?請寫下來
學生寫讀后感,教師巡視,選擇有代表性的讀幾篇
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并擴詞2—3個。
(2)、尋找衛(wèi)國戰(zhàn)爭中其他的英雄故事讀一讀,如《卓婭的故事》。
(3)、請同學上網(wǎng),或借助其他渠道,了解現(xiàn)在生活在還不太平地區(qū)的孩子們是什么樣的境況?你想對他們說什么呢?或是想到了什么?請寫下來。
備注:(2)、(3)題學生任選其一來做即可。
板書設計
更多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夜鶯的歌聲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