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限時訓練練習題五套(含答案)(3)
高三語文限時訓練(三)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詞,每對的讀音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A.螳臂當車/安步當車 數落/數量 哽咽/狼吞虎咽 嬗變/檀香
B.方興未艾/自怨自艾 埋怨/埋伏 露臉/原形畢露 分紅/女紅
C.櫛風沐雨/炙手可熱 炮制/炮烙 朔風/橫槊賦詩 壓軸/詛咒
D.杯盤狼藉/含蓄蘊藉 創(chuàng)痕/重創(chuàng) 殷紅/殷實人家 干勁/勁旅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湮沒無聞 兩全齊美 寬宏大量 雕梁畫棟
B.理屈詞窮 共商國是 起承轉合 責無旁貸
C.唇槍舌箭 天網恢恢 姍姍來遲 出其不意
D.聲名雀起 驀然回首 寥若晨星 煩躁不安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句是
A.古代學者雖然有人論及七言詩與楚辭的關系,但都是零散、片斷的只言片語,而且各家對七言詩的認識也不盡相同。
B.北大荒是一片豪邁的土地,三代北大荒人前赴后繼,披荊斬棘,化嚴寒為春雨,變蒼涼的北大荒為輝煌的北大倉。
C.巴西當代作家通過《安塔列斯事件》一書向中國讀者貪紹了許多異國風情,孩子們也對這些海外奇談表現出濃厚興趣。
D.相關部門表示,2011年央視春晚的舞臺對所有藝術家等量齊觀,凡有意愿者均可遞交申請和作品,審查合格即可參加彩排。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考察中國國情可以預見,中國今后的民主法制建設不太可能全盤引進西方理念,而更可能采取立足民生、務實漸進,逐步實現制度的進步和升級。
B.近年來,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一些研究機構和專家不斷發(fā)出全球面臨糧食危機的警告-2009年全球饑民人數已突破近10億。
C.微軟不僅為廣大用戶提供創(chuàng)新產品及相關解決方案,更重視用戶的應用體驗,憑借專業(yè)精深的技術幫助用戶加速采用以及有效使用微軟的產品。
D.在城市建設中,既要有超前意識,又要從保持城市個性、保護城市文化遺產的立場出發(fā),秉持循環(huán)經濟的理念和依法治理的要求,來建沒和規(guī)劃。
5.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制定合理的科技創(chuàng)新型人才戰(zhàn)略對于一國的經濟增長尤為重要。 。 。 。 。
?、偎麄兊奶匦约扔信c普通科技人才相同的地方,也有其獨特之處
?、诳萍紕?chuàng)新型人才是所有人才中創(chuàng)新能力最強的一個群體,平庸的工作和簡單重復的勞動無法滿足他們旺盛的創(chuàng)造和發(fā)現欲望
?、垡贫萍紕?chuàng)新型人才戰(zhàn)略必須先了解科技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特性
?、芩麄儗幙蓵簳r身處小企業(yè),承受低工資,但一定要有施展才華的良好氛圍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二、文言文閱讀(22分。其中,選擇題12分,每小題3分;翻譯題1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
孔子問子桑雽(音hù)曰:“吾再逐于魯,伐樹于宋,削跡于衛(wèi),窮予商、周,圍于陳、蔡之間。吾犯此數患,親交益疏,徒友益散,何與?”
子桑雽曰:“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林回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或曰:‘為其布①與?赤子之布寡矣;為其累與?赤子之累多矣。棄千金之璧,負赤子而趨,何也?’林回曰:‘彼以利合,此以天屬也。’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p>
孔子曰:“敬聞命矣!”徐行翔佯而歸,絕學捐書,弟子無挹于前,其愛益加進。
異日,桑雽又曰:“舜之將死,乃命禹曰:‘汝戒之哉!形莫若緣,情莫若率。緣則不離,率則不勞。不離不勞,則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amp;rsquo;
……
孔子窮于陳、蔡之間,七日不火食。左據槁木,右擊槁枝,而歌焱氏之風②,有其具而無其數,有其聲而無宮角。木聲與人聲,犁然有當于人之心。
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仲尼恐其廣己而造大也,愛己而造哀也,日:“回,無受天損易,無受人益難。無始而非卒也,人與天一也。夫今之歌者其誰乎!”
回曰:“敢問無受天損易。”
仲尼曰: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何謂無受人益難?”
仲尼曰:“始用四達,爵祿并至而不窮。物之所利,乃非己也,吾命有在外者也。君子不為盜,賢人不為竊,吾若取之何哉?故曰,鳥莫知于鶍鴯③,目之所不宜處不給視,雖落其實,棄之而走。其畏人也而襲諸人間。社稷存焉爾。”
“何謂無始而非卒?”
仲尼曰:“化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焉知其所終?焉知其歷始?正而待之而已耳?!?/p>
“何謂人與天一邪?”
仲尼曰:“有④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圣人晏然體逝而終矣!”
(節(jié)選自《莊子·山木》) 【注】①布:財貨。②焱氏之風:神農時代的歌曲。③鶍鴯(yì'ér):燕子的別名。④有:支配。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此以天屬也 屬:屬性 B.迫窮禍患害相收也 收:收容
C.弟子無挹于前 挹:通“揖”,作揖 D.固不待物 待:憑借
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子獨不聞假人之亡與 豎子不足與謀
B.且君子之交淡若水 且臣少仕偽朝,歷職郎署
C.顏回端拱還目而窺之 酌貪泉而覺爽
D.化其萬物而不知其禪之者 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8.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A.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B.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C.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D.饑渴寒暑/窮桎不行/天地之行也/運物之泄也/言與之偕逝之謂也/為人臣者/不敢去之/執(zhí)臣之道猶若是/而況乎所以待天乎
9.下列各句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把孔子塑造為徹曉徹悟道家的思想者,實際上是借孔子之事和孑L子之口表達自己的觀點:人受自然的支配,因而人應當體悟自然,謹守自然,順應自然。
B.孔子周游列國遭遇種種厄運,親朋故交、弟子友人越發(fā)疏遠和離散,他為此感到困惑,經過子桑雽指點,孑L子改變了人生的方向,弟子反而更加敬愛他。
C.子桑雽以林回在逃亡時拋棄貴重的璧玉而選擇背負嬰兒的故事闡明了人的交往不能以利害為原則,而應當以天性為本。隨后進一步闡述了順應自然,感情率真的思想。
D.孔子被困于陳、蔡之間,整整七天不能生火就食。他的歌詠,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清楚、明確地表達了困厄給自己所帶來的痛苦。他的吟詠引起了顏回的注意。
10.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彼無故以合者,則無故以離。(6分)
譯文:
(2)始用四達,爵祿并至而不窮。(4分)
譯文:
高三語文限時訓練(三)答案
l.C(zhì/zhì páo/páo shuò/shuò zhòu/zhòu;A dāng/dàng shǔ/shù yè/yàn shàn/tán; B.ài/yì mán/mái lòu/lù hóng/gōng;D.jí/jiè chāang/chuàng yān/yīn jìn/ jìng)
2.B(A兩全其美C唇槍舌劍D.聲名鵲起。)
3.B(A只言片語:個別詞句或片斷的話語。與“片斷”重復,不合語境。B前赴后繼:前面的人沖上去了,后面的人緊跟上來。形容奮勇前進,連續(xù)不斷。用于此處恰當。C海外奇談:指沒有根據的、稀奇古怪的談論或傳說。用于此處不合語境。D.等量齊觀:指不管事物間的差異,同等看待。多用于指物,用于此處不合語境。)
4.C(A項,成分殘缺,“務實漸進”后面應加“的方式”;B項,“突破”與“近”矛盾,刪去“近”;D項,語序不當,“建設和規(guī)劃”應改為“規(guī)劃和建設”。)
5.B(根據詞語的銜接與語意的連貫來判斷。)
6.A(屬:相連。)
7.B(A項,前者語氣詞,嗎;后者介詞,跟。B項,均為連詞,而且。C項,連詞,前者表承接,不譯;后者表轄折,卻。D項,前者代詞,代物;后者助詞,定語后置的標志詞。)
8.D(聯(lián)系上下文,根據語義和文言虛詞判斷。)
9.D(“富有節(jié)奏和韻律”不正確,文中是“沒有節(jié)奏“沒有韻律”。也非只表達了痛苦。)
10.(1)君子淡泊卻心相親近(親切),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易斷絕)。那些無緣無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
(2)初被任用各方面都通達(辦什么事都順利),爵位和俸祿一齊到來沒有窮盡。
附:參考譯文
孔子問雽犖道:“我兩次在魯國被驅逐,在宋國受到伐樹的驚辱,在衛(wèi)國被禁止居留,在商、周之地窮愁潦倒,在陳國和蔡國之間受到圍困。我遭逢這幾次災禍,親朋故交越發(fā)疏遠,弟子友人更加離散,為什么呢?”
桑雽回答說:“你難道沒有聽說過那假國人的逃亡嗎?林回舍棄了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著初生的嬰兒跑。有人議論:‘他是為了那錢財嗎?初生嬰兒的價值太少了;他是為了怕被那拖累嗎?初生嬰兒的拖累太多了。舍棄價值千金的璧玉,背著初生的嬰兒跑,為了什么呢?’林回說:‘價值千金的璧玉(跟我是)以利益相合,這個孩子(跟我是)以天性相連。’以利益相合的,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拋棄;以天性相連的,遇上困厄、災禍、憂患與傷害就會相互收容。相互收容與相互拋棄差別也就太遠了。而且君子的交誼淡得像清水一樣,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樣。君子淡泊卻心相親近,小人甘甜卻利斷義絕。那些無緣無故而結合的,那么也會無緣無故地離散?!?/p>
孔子說:“我恭敬地聽取您的指教!”于是慢悠悠地徘徊著回去了,終止了學業(yè),丟棄了書簡,讓弟子無須打拱作揖行禮,可是他們對老師的敬愛卻更為增進了。
有一天,桑雽又說:“舜將死,于是告誡夏禹:‘你要警惕啊!身形不如順應,情感不如率真。順應就不會背離,率真就不會勞苦。不背離不勞神,那么也就不需要用紋飾來裝扮(待:對待)身形。無需紋飾來裝扮身形,當然也就不必憑借外物?!?/p>
孑L子受困于陳國、蔡國之間,整整七天不能生火就食。左手靠著枯樹,右手敲擊枯枝,而且還唱起了神農時代的歌謠,有那打拍子的器具卻沒有節(jié)奏,有敲擊的聲響卻沒有節(jié)律。敲木聲和歌詠聲,清楚、明確地表達了唱歌人的心意。
顏回端坐拱手,掉過臉去偷偷看了看??鬃訐乃蔑@自己的道德而至于夸大,愛惜自己而至于哀傷,便說:“顏回,不受自然的損害容易,不接受他人的利祿則較困難。沒有哪個起點不同時又是終點的,人與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至于)現在唱歌的人又將是誰呢?”
顏回說:“我冒昧地請教什么叫做不受自然的損害容易?!?/p>
孔子說:“饑餓、干渴,嚴寒、酷暑,困窮滯礙不能通達,這是天地的運行,萬物運動過程之發(fā)泄,說的是要隨著天地、萬物一齊變化流逝。做臣子的,不敢違拗國君的旨意。遵守做臣子的原則尚且如此,何況是用這樣的辦法來對待自然呢!”
顏回又問:“什么叫做不接收他人的利祿則較困難呢?”
孔子說:“初被任用各方面都通達(辦什么事都覺得順利),爵位和俸祿一齊到來沒有窮盡。這些外物帶來的好處,原本是不屬于自己的,(只不過是)我的命運被外物操縱。君子不會做劫盜,賢人也不會去偷竊。我若要獲取外物的利益,為了什么呢?所以說,鳥沒有比燕子更聰明的,看見不適宜停歇的地方,不再多看(即離去),即使掉落了食物,也舍棄不顧而飛走。燕子很害怕人,卻進入到人的生活圈子(即將巢窠寄于人的房舍)。如同國家的有在(即人不能離開國家)。”
顏回又問:“什么叫做沒有哪個起點不同時又是終點的?”
孔子說:“使萬物變化無窮卻不知道那替代它的(即不知道誰替代了誰),這怎么能知道它們的終點?又怎么能知道它們的起點?(只不過)謹守正道而對待它罷了?!?/p>
顏回又問:“什么叫做人與自然原本也是同一的?”
孔子說:“人類的出現,是由于自然;自然的出現,也是由于自然。人不可能具有自然的本性,也是人固有的天性所決定的。圣人安然體悟自然,并隨著自然變化而度過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