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裝在套子里的人》課文解讀(3)
高中語文《裝在套子里的人》課文解讀
“怎么見得?”柯瓦連科問。
“難道這還用解釋嗎,密哈益·沙維奇?難道這不是理所當然嗎?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既然政府還沒有發(fā)出通告,允許做這種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嚇壞了!我一看見您的姐姐, 眼前就變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個姑娘,卻騎自行車——這太可怕了!”
“您到底要怎么樣?”
“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就是忠告您,密哈益·沙維奇。您是青年人,您前途遠大,您的舉動得十分十分小心才成;您卻這么馬馬虎虎,唉,這么馬馬虎虎!您穿著繡花襯衫出門,人家經(jīng)??匆娔诖蠼稚夏弥鴷邅碜呷?現(xiàn)在呢,又騎什么自行車。校長會聽說您和您姐姐騎自行車的,然后,這事又會傳到督學的耳朵里……這還會有好下場嗎?”
“講到我姐姐和我騎自行車,這可不干別人的事。”柯瓦連科漲紅了臉說,“誰要來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滾!”[這是圍繞騎自行車事件展開的矛盾沖突。賞讀這段文字,要特別注意小說風趣幽默的語言。柯瓦連科“穿著繡花襯衫出門”“在大街上拿著書走來走去”,這是極細微的生活小事,而別里科夫竟然一本正經(jīng),鄭重其事地大加撻伐,指斥這種“馬馬虎虎”的舉動是自毀“遠大”前程,不會有“好下場”;騎自行車消遣,這全是個人自由處置的私事,別里科夫卻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觀點:“如果教師騎自行車,那還能希望學生做出什么好事來?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倒過來,用腦袋走路了!”這種荒謬絕倫的別里科夫式的邏輯讓人忍俊不禁,捧腹不已。作者采用這種諷刺的筆法,通過對別里科夫一連串荒.唐透頂?shù)恼Z言描寫,入木三分地刻畫了一個迂腐、反動,可憎、可笑的套子性格。別里科夫的上述套子式的論調(diào),遭到柯瓦連科的嚴辭駁斥,迎頭痛擊。故事由此進一步激化,迅速推向了高潮。]
別里科夫臉色蒼白,站起來。
“您用這種口吻跟我講話,那我不能再講下去了。”他說,“我請求您在我面前談到上司的時候不要這樣說話;您對上司應當尊敬才對。”
“難道我對上司說了什么不好的話?”柯瓦連科問,生氣地瞧著他。“請您躲開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這樣的先生講話。我不喜歡那些背地里進讒言的人。”
別里科夫心慌意亂,匆匆忙忙地穿大衣,臉上帶著恐怖的神情。這還是他生平第一回聽到別人對他說這么不客氣的話。
“隨您怎么說,都由您好了。”他一面走出門道,到樓梯口去,一面說,“只是我得跟您預先聲明一下:說不定有人偷聽了我們的談話了,為了避免我們的談話被人家誤解以致鬧出什么亂子起見,我得把我們的談話內(nèi)容報告校長——把大意說明一下。我不能不這樣做。”[別里科夫向柯瓦連科發(fā)出威脅,暴露了他作為沙皇統(tǒng)治者密探和鷹犬的真面目。如果說在前面別里科夫還是用長輩的身份,用關心年輕人的口吻,用婉言規(guī)勸的“忠告”,采用溫和的手段妄圖軟化柯瓦連科,把他拉進他的套子里的話,那么在黔驢技窮之后,別里科夫終于原形畢現(xiàn),露出了他猙獰的一面。矛盾沖突已經(jīng)白熱化,無可調(diào)和。賞讀這段文字,要注意琢磨別里科夫的語言,明明是他主動告密,卻偏偏說是害怕別人告密,仿佛他只是為了澄清誤會,為了別出亂子,一句話只是為了保護柯瓦連科不得不這樣做。這樣,他既可以達到威脅柯瓦連科的目的,又可以不給人抓住自己告密的把柄,小說通過這樣的語言描寫準確地表現(xiàn)了別里科夫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狡猾。]
“報告他?去,盡管報告去吧!”
柯瓦連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領,使勁一推,別里科夫就連同他的雨鞋一齊乒乒乓乓地滾下樓去。樓梯又高又陡,不過他滾到樓下卻安然無恙,站起來,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鏡碎了沒有。[柯瓦連科和別里科夫短兵相接,由舌戰(zhàn)發(fā)展到武戰(zhàn),這是小說的高潮,也是描寫得非常出色的一個細節(jié)。“套子”從“又高又陡”的樓上滾下去,那“乒乒乓乓”的聲音,敲響了他的喪鐘。但是,“他滾到樓下卻安然無恙”,那套子是多么厚重結實。他“站起來”,顧不得全身疼痛,下意識的“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鏡碎了沒有”,在別里科夫的潛意識中,這“套子”竟然勝過了生命!]可是,他滾下樓的時候,偏巧華連卡回來了,帶著兩位女士。她們站在樓下,怔住了。這在別里科夫卻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愿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是啊,這樣一來,全城的人都會知道這件事,還會傳到校長耳朵里去,還會傳到督學耳朵里去。哎呀,不定會鬧出什么亂子!說不定又會有一張漫畫,到頭來弄得他奉命退休吧……[這是非常生動的心理描寫,表現(xiàn)了別里科夫內(nèi)心的極端恐懼。這段文字與漫畫事件遙相呼應,促狹鬼的漫畫傳遍全城后,別里科夫恐懼到了極點,嘴唇發(fā)抖,臉色發(fā)青;現(xiàn)在他從樓上滾了下來,被華連卡和她的女友看見,別里科夫想象這事情也一定會傳遍全城,更是恐懼害怕。“情愿摔斷脖子和兩條腿,也不愿意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這說明別里科夫最害怕的不是柯瓦連科個人的強硬態(tài)度,最害怕是華連卡和她的女友把這事件傳出去,被全城人知曉,“成為別人取笑的對象”。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形象地暗示人們,同別里科夫這類人進行斗爭的最有效武器,就是把他們的鬼蜮伎倆和陰暗心理公之于眾,將他們的原形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等到他站起來,華連卡才認出是他。她瞧著他那滑稽的臉相,他那揉皺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來的,就忍不住縱聲大笑,笑聲在整個房子里響著:
“哈哈哈!”
這響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結束了一切事情:結束了預想中的婚事,結束了別里科夫的人間生活。他沒聽見華連卡說什么話,他什么也沒有看見。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從桌子上撤去華連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從此再也沒起過床。[這是故事的結局,別里科夫在華連卡的笑聲中結束了一切,結束了他的婚事,也結束了他的人間生活。對于這段文字,我們需要認真揣摩玩索。賞讀時,我們腦子里涌出的第一個問題是:華連卡的笑聲真的能導致別里科夫生命的結束?也許大家會很快地回答:“這是夸張。”但是,夸張不是虛夸。作為藝術手法的夸張,它的生命力恰恰就在于能從本質(zhì)上真實地反映生活。那末,別里科夫的死,其真實性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回答這第二個問題,需要動番腦筋,認真琢磨。笑聲是不可能終止一個人的肉體的生命的,何況小說交代的很明白,這時的別里科夫“他滾到樓下卻安然無恙”,所以說這里的描寫是夸張。但契訶夫筆下的別里科夫是一具政治上的僵尸,華連卡那清脆響亮的笑聲,那象征了新生事物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的笑聲,使這具在與柯瓦連科短兵相接中碰得頭破血流的僵尸失魂落魄,一命嗚呼,就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的。這就是小說通過夸張的描寫所揭示的事物的本質(zhì)。請問讀者,我們平時讀書,是這樣思考的嗎?顯然,只有經(jīng)過這番思考,能力才會獲得提高,不但更好地掌握了夸張這種藝術手法,而且學會了從本質(zhì)上分析和把握作品的人物。]
第二部分,從“可是,這個裝在套子里的人,差點結了婚”至“從此再也沒起過床”,敘述了別里科夫的“婚事”。這里有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開端,別里科夫昏了頭,決定結婚?! “l(fā)展,別里科夫和“促狹鬼”、柯瓦連科之間的矛盾和背靠背的斗爭。高潮,柯瓦連科與別里科夫面對面的短兵相接的斗爭。結局,在華連卡的笑聲中別里科夫婚事失敗,生命結束。小說通過婚姻故事的描寫,深刻地表現(xiàn)新生力量與腐朽力量之間的矛盾與沖突,隱約地預示著新生的東西必將能戰(zhàn)勝腐朽的東西。
過了一個月,別里科夫死了。我們都去送葬。
我們要老實說:埋葬別里科夫那樣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們從墓園回去的時候,露出憂郁和謙虛的臉相;誰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樣的感情,我們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時候,遇到大人不在家,我們到花園里去跑一兩個鐘頭,享受完全自由的時候,才經(jīng)歷過。[運用類比的方法,描寫了埋葬別里科夫時的快活心情。別里科夫反對一切新生事物,扼殺自由與進步,他是沙皇專制制度的維護者,他的死象征著一切反動勢力必然滅亡,使人們看到了擺脫沉悶氣氛后即將到來的自由的曙光,因此埋葬別里科夫是件大快人心之事。然而人們長期處在專制制度的統(tǒng)治之下,恐懼的情緒已經(jīng)滲透到每一個人的血液中去了,因此,“誰也不肯”實際上是“誰也不敢”“露出快活的感情”。]
我們高高興興地從墓園回家??墒且粋€禮拜還沒有過完,生活又恢復舊樣子,跟先前一樣郁悶、無聊、亂糟糟了。局面并沒有好一點。實在,雖然我們埋葬了別里科夫,可是這種裝在套子里的人,卻還有許多,將來也還不知道有多少呢![課文結尾含意深刻,它啟示人們,別里科夫現(xiàn)象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社會現(xiàn)實的普遍反映,一個別里科夫死了,其他的別里科夫依然存在。雖然別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錮社會、束縛人們思想的“套子”仍然存在,阻礙社會進步變革的專制政府和僵化陳腐的思想依然存在。這就啟示人們深思:要怎樣才能從根本上消滅別里科夫現(xiàn)象,掙脫別里科夫的枷鎖?就只有變革社會,徹底埋葬“套子”賴以生存的土壤。作者借此委婉地表達了對消滅沙俄專制制度、創(chuàng)建新生活的強烈愿望。]
第三部分,“過了一個月”至結尾,故事尾聲,埋葬別里科夫。課文描寫人們雖然埋葬了別里科夫,“可是一個禮拜還沒有過完,生活又恢復舊樣子”,別里科夫雖然死了,但他的“套子式”思想依然存在,所以,小說中的“我”意味深長地說:“雖然我們埋葬了別里科夫,可是這種裝在套子里的人,卻還有許多,將來也不知道有多少呢!”結尾含蓄、深刻地暗示了作品的主題思想,余味無窮。
高中語文《裝在套子里的人》課文解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