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五語文《作為生物的社會》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2)
人教版必修五語文《作為生物的社會》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
1.遠程教學──所有的學生都可以享用最好的學校、教師和課程。
2.遠程醫(yī)療──不去醫(yī)院,可在家中找最好的醫(yī)生看病或保健咨詢。
3.電子圖書館──不去圖書館就能讀到世界上任何一家圖書館的藏書。
4.影視點播──不去電影院就能看到自己想看的電影。
5.電子游戲──不去電子娛樂廳就能玩自己想玩的電子游戲。
6.電子購物──不去商店,在家中就能進行購物。
7.家中辦公──不去辦公室,就能在家中的計算機網上辦公。
總之,信息高速公路將永遠改變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溝通的方式。你只要有一臺電腦,就可以聯(lián)絡在這個網絡里,任意地“貯存、處理、取出信息”,你可以“一邊探索,一邊互相呼喚,交流信息,發(fā)表文章,給編輯寫信,提交論文,一有發(fā)現(xiàn)就大叫起來”,把自己“微薄的貢獻進入人類知識庫”,從而實現(xiàn)了人類智慧的聯(lián)合。信息高速公路產生了比工業(yè)革命更為深刻的影響,在振興全球經濟中已經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當然,現(xiàn)在的因特網還不是盡善盡美,要真正實現(xiàn)人類智慧的聯(lián)合還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但是道路已經明確,堅冰已經打破,支離破碎的人類總有一天會有螞蟻一樣的智慧,把自己凝聚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第二、達爾文學說的核心是生存競爭。生存競爭也稱為生存斗爭.包括種內競爭(同種個體間的競爭)、種間競爭(異種個體間的競爭)和生物個體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斗爭。生物的高度繁殖力是生存競爭產生的重要原因。一切生物都有高速率繁殖的傾向,而地球上的事物和生存空間有限,所以必然導致競爭。生存競爭的結果是適者生存,弱者淘汰。適應環(huán)境的生物不僅能獲得生存機會,而且更加重要的是,能更好的繁殖后代。生存競爭學說是以自然選擇學說為核心的達爾文進化論的主要組成部分。
課文雖然沒有直接點明其批判的對象是達爾文的進化論,但從內容來看,還是鋒芒畢露。例如:
(1)課文第2段:“用這種話來描繪人類是可以的。在他們最強制性的社會行為中,人類的確很像遠遠看去的蟻群。不過,如果把話反過來講,暗示說昆蟲群居的活動跟人類事務總有點聯(lián)系,那在生物學界將是相當糟糕的態(tài)度。關于昆蟲行為的書籍作者,通常要在序言里苦口婆心地提醒人們,昆蟲好像是來自外星的生物,它們的行為絕對是有異于人的,完全是非人性、非世俗、幾乎還是非生物的。它們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卻魔魔道道的小機器。假如我們想從它們的活動中看出什么顯示人類特點的東西,那就是在違反科學。”這段文字就是描寫達爾文主義者對待生物社會行為的態(tài)度。達爾文學說強調種群之間的區(qū)別,因而不承認生物的行為有“顯示人類特點的東西”。作者對他們這種固步自封的做法進行了辛辣的嘲諷。
(2)課文第3段:“不過,讓一個旁觀者不這樣看是很難的。螞蟻的確太像人了,這真夠讓人為難。”這一段是說明達爾文學說面對生動的事實無法作出合理的解釋。
(3)課文第4段:“最讓我們不安的是,螞蟻,還有蜜蜂、白蟻和群居性黃蜂,它們似乎都過著兩種生活。它們既是一些個體,做著今天的事而看不出是不是還想著明天,同時又是蟻冢、蟻穴、蜂窠這些扭動著、思考著的龐大動物體中細胞樣的成分。我認為,正是由于這一層,我們才最巴不得它們是異己的東西。我們不愿看到,可能有一些集體性的社會,能夠像一個個生物一樣進行活動。即使有這樣的東西,它們也決不可能跟我們相關。”這里點出了達爾學說的要害,也是本文說明的中心。達爾文學說只承認人是能思考、有智慧的高級動物,特別是不承認類似昆蟲之類的低等動物也有此種人類的特性。但是,作者卻列舉大量的事實證明,許多的生物,從獨立的個體來看,它們是無智慧的,但是從群居的整體來看,它們則是一個“思考著”的有“聯(lián)合智慧”的“活物”。正是在這個根本的問題上表現(xiàn)了達爾文學說的脆弱,所以說“最讓我們不安”“我們才最巴不得它們是異己的東西。我們不愿看到”。這兩個“我們”指的是達爾文學說的崇拜者。
人教版必修五語文《作為生物的社會》問題探究與探究思路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