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三十七式技解(3)
太極拳三十七式技解
第二十四式 披身踢腳
披身踢腳是退中有攻的招法,既能擊敵,又能發(fā)放敵人。披身時,必須以腰為樞紐而不失頂勁,否則就不能保持平衡而獲得進退自由的有利形勢。
例如,對方左腳上步出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在后撤左步退身避擊之際,左手捋其右拳。若對方撤手掤身以右膝撞向我胸腹部。我上體急沉坐,兩手外扳其右膝,用按勁化其攻勢。如果對方乘勢落右腳,出左拳擊打我面部,我應(yīng)立即撒手披身,踢出右腿擊敵腹。
踢腳之法,稍加變化,還可成窩心腳、穿喉腳或搜襠腳之類的殺招。以腳尖接足跟的兩次重復(fù)擊打,一旦擊中敵方要穴,可獲得一舉制敵之效。比如說,對方前移右步,突起右腳踢擊我襠部,
我后移步御其鋒芒的同時雙手下塌壓其左腳背。如其乘勢落左步,猛起右腿朝我咽喉及面部踹擊而來,我左腳先退一步仰身避閃,右腳隨之前彈對方的丹田穴,然后前壓身,用抖勁以足跟震擊對方的中極穴至曲骨穴部位。
第二十五式 雙風(fēng)貫耳
雙拳由兩側(cè)取外線擊敵人兩耳門或太陽穴,猶如風(fēng)行一般,即是“雙風(fēng)貫耳”。比如說,對方前移步用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必后退步并用右手阻截其右腕內(nèi)側(cè):若對方前上左步,兩手前伸抱住我后頸或頭部,隨勢提起右膝撞擊我胸腹部,我可沉身,兩臂屈肘猛下按勁椎開對方的右膝,上身前俯掤身,低頭脫離其雙手抱頸之險,在雙手猛用按擠勁使對方膝頂起不到作用的瞬間,右腳上前一步,兩臂滾拳向上夾貫對方之兩耳門,致其暈仆。
此式中兩拳和兩臂的運行路線各為半個圓弧,自下而上合成一個整圓。運用時,要求保持頂勁而胸背含拔,腰襠擰扣,還應(yīng)與小臂的滾卷和兩拳的運行協(xié)調(diào)一致,上肢不得僵硬,肩胛松開。
在雙拳夾擊敵頭頸時,如果對方耐打,我可運用擒拿法中的擰扭動作,伸指抱頭搓扭,以此折傷其頸椎。比如說,對方前移右步用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退右步,右手攔截其腕內(nèi)側(cè)。如其乘勢前掤身伸雙臂
欲抱我頭部,并提左膝撞向我胸腹部,我在沉身低頭含胸的同時,兩掌下壓對方左膝,用捋掤勁前推,借對方左膝下落之際,我左腳前進步,上抬雙拳夾擊對方兩耳門,隨之伸指抱住其頭向左扭搓,緊接著右轉(zhuǎn)身旋體,向右后旋擰,將其頸骨扭折。
主動使用雙風(fēng)貫耳,一般只運用于下驚上取。下驚以分散敵方的上盤注意力,隨機取之。上取之法的第一擊就可能讓對方痛苦不堪,貫耳則為后備之法。只有這樣。才可順利地發(fā)揮其功效。
第二十六式 二起腳
二起腳就是左右兩腳連續(xù)蹬踢、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腿法。武術(shù)界也稱其為鴛鴦腳。此式身體含蓄下蹲,含胸拔背,兩肘直立,握拳時拳眼向外,目光視敵。將腳踢出時勁貫?zāi)_跟,全身舒展。轉(zhuǎn)身時仍須保持頂頸虛懸,身法中正。兩腿起落應(yīng)迅速,亦可作縱跳,但必須使氣下沉而不上浮,身體正直而又穩(wěn)固,輕靈活潑。
例如,對方前上左腳用左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向后坐身避其鋒芒,右掌斜按勁推其左拳外側(cè)化掉其攻勢。如對方收左拳而起右鞭腿掃踢我左側(cè)腰肋及大腿部,我向左旋身屈蹲,使全身含蓄,同時左右臂屈肘立臂向外阻截其鞭踢,隨之右掌前探撲其面,右腳蹬踢其襠腹,緊隨著落右腳起左腳再蹬其腹,勁貫足掌跟,左右腳連續(xù)蹬踢,直至對方倒地為止。
太極拳術(shù)中的二起腳是防守后的反擊術(shù),踢擊的部位均為人體的關(guān)節(jié)點以及死穴。比如說,對方上左步用右低鏟腿擊我左前脛,我收左步避過,若對方落步飛出左腿踢向我頭部,我退左步屈蹲,全身含蓄避過其踢腿,緊隨著起身出左腳蹬擊對方左臀側(cè),在其受踢出現(xiàn)旋仆身之勢時,我左腳落步,右腳彈地而起,以足跟為力點蹬擊敵之環(huán)跳穴,將其擊仆。
第二十七式 野馬分鬃
野馬分鬃乃取意于奔馬疾馳、頭鬃分張之勢,用于技擊時包含有多種拿法與發(fā)法,極為靈活,從拳式看,其特點是以兩手纏旋引進后整體發(fā)力,借對方失去平衡并喪失抵抗力時,在一瞬間柔里有剛,一鼓作氣將人擊出。從拳論“左來左迎,右來右留”分析,在實戰(zhàn)中不但左右方向哪來哪迎,更突出的是其迎哪打哪,手臂走弧形,步走弧形,側(cè)身而進,左右分手撥,肘擊膀打??s身轉(zhuǎn)換,左右連環(huán)。
比如說,對方前滑步用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左腳朝左側(cè)橫邁步并向左側(cè)身前傾,閃避過其進擊,然后出左掌向上攔并朝右“捋”化。隨后,我右腳向前上步,插絆于對方雙腿間,出右手抱掌屈臂向前黏制其右手臂,肘靠其右腋下,用朝前“掤靠”勁將其擊跌。
野馬分鬃的用法較多,左勢可擊穴,右勢可放人,兩臂連環(huán)分披,矯若游龍,腰作樞紐胯為輔,臂取敵腋橫肘攻,肩臂活動舒展矯健,自然活潑,用于點穴時,下可斜點其小腹部之要穴,上可斜擊其胸面諸要穴,均須配合摔跌發(fā)放之法。
例如。對方進右腳前掤身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重心后坐呈懷抱琵琶勢,用右手拍格攔截于其右腕內(nèi)側(cè):隨之右腳朝斜前跨步,左掌斜臂抖出,以掌指尖為力點擊向敵之小腹氣海穴;不待其后退,我右腳進步于對方之左腳跟后,前掤身后右臂穿過敵右腋下方,用挒勁將對方彈跌。
野馬分鬃的幾種擊法中,均要求身體正直放松,自然而不僵硬。如果敵臂受擒而我小臂已插入敵腋下,敵則松肩俯身壓取我臂,為防止其身體旋轉(zhuǎn),我應(yīng)橫肘進攻其肋。否則我肘臂反遭控制。
第二十八式 玉女穿梭
玉女穿梭為周行四隅,連續(xù)不斷,纖巧靈動,猶如織錦穿梭,忽隱忽現(xiàn)。全式將拿人、擊人和發(fā)人之法融于一體,要求不失頂勁,手足動作協(xié)調(diào)而有節(jié)奏。其中擰身、回身和轉(zhuǎn)身動作都必須以腰為主軸,先動腳再動身,松活圓整,而腰肘的松活與旋滾則起重要作用。
例如,對方前滑步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左手外旋轉(zhuǎn)臂。屈肘橫臂向上挑舉橫架其右手,同時右腳跟步,身體前挺進身逼靠,并出右掌朝對方胸部推擊。若對方后退右步,下按左手掛開我右掌臂,我右腳緊隨向前邁一步前弓,身體前挺進身逼靠,左掌向前“搠”擊對方胸前膻中。緊隨抬身之際,提左腳猛踩對方左膝關(guān)節(jié),將其制仆。
穿梭之手巧在可鎖喉擊穴,比如對方前移右步用左彈腿朝我胃脘腹部踢擊,我重心后移,兩手遞進向下塌壓其左腳背,左手掌壓住其腳踝使捋勁。如對方借勢落步掤身用左直拳朝我面部擊打,我則用左臂上翻攔架住其左臂外側(cè),隨之左腳進步掤身,右手俯掌直戳,插向?qū)Ψ叫罔^穴或華蓋處。
若作鎖喉之手,玉女穿梭則為擒摔的招法。比如對方前上右步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不退反進,左腳進至對方右腳后側(cè),左掌上畫攔截于對方右腕臂內(nèi)側(cè),同時右掌虎口張開,猛地鎖向?qū)Ψ窖屎恚弘S之左腳退一步,左手扣抓其腕關(guān)節(jié)向左后旋拉,右手鎖住其咽喉朝左側(cè)旋推,繼之左轉(zhuǎn)身,右腳隨轉(zhuǎn)體朝左側(cè)方上進一步,旋體將敵摔仆于地。
第二十九式 下勢
下勢,即身體下降以避敵擊的姿勢。在太極拳術(shù)中,下勢并非完全被動挨打,也不是消極的防御,相反,它在身體下伏的過程中,可作拿法、摔法、擊打法。在臨陣運用中,必須根據(jù)敵人動態(tài)的變化而作相應(yīng)的處理。因為身體下伏,有伏之彌深的意思,要完全跟隨敵人進攻的勁勢來安排,對方如繼續(xù)前進,我則繼續(xù)下伏而且要稍大于對方的勁勢。
如對方在前移右步的同時,用左踹腿擊我胸腹,我速向后撤左腳收身避過其左腿。如其乘勢落步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左右手同時向左推阻其右拳內(nèi)側(cè):如果對方繼續(xù)前掤身用左橫肘掃打我頭部右側(cè),我可退右步屈膝下蹲縮身避過,緊隨著提起左腳踹踩其在前的左腿前脛踝部,使其骨折而仆地。
一般敵方上盤進攻太猛時,下盤必空虛。并且我在這種相當(dāng)危險的情況下,只有下伏身才能躲得此劫,必要時還可故意引敵攻我上盤,而我用“下勢”擊之。
如用為拿法,下勢要求腿臂屈伸與身體的起落協(xié)調(diào)一致,定勢時,兩足要平著地面,重心落于后腿,身法保持中正安舒,八面支撐。下勢升起時兩腿應(yīng)用力,使脊椎逐節(jié)向前推移,重心由后腿移至前腿,而后站立身體。比如,對方上左步用右踹腿擊打我面部,我右腳后移步,屈膝下蹲左仆步,使上體避開對方側(cè)踹腿的進攻。緊隨著,我俯身前掤,伸雙手抓住其支撐身體的左腳踝部,右腳上前一步前弓起身上提,致其仆地。
在條件允許下,可在下勢閃避之際同時發(fā)起攻擊,其意與披身蹬腳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用以點穴,可一式而連續(xù)擊敵兩處大穴。比如對方前移右步接近我,左轉(zhuǎn)身左掛腿朝我頭部左側(cè)旋擊,我可速蹲身呈左仆步避開其左腿掛擊,隨之重心前移至左腿,借屈蹲之際右腳踹向其右內(nèi)側(cè)踝關(guān)節(jié)上方的三陰交穴,借敵被擊仆之際,我掤身用雞心捶擊其腰背命門穴。
第三十式 金雞獨立
一足立地,一足提起,一手上揚,一手下按,猶如雄雞展翅。根據(jù)太極拳術(shù)中金雞獨立的含義與要求,在單足站立、一足上提、兩手分別上揚下按的前提下,可以有多種姿勢。一種姿勢可足跟著力,臂含掤勁,胸前臂腿之間如抱圓球,既能外掤,又能蹬踢。另一種姿勢是腳尖下垂。用手及小臂護耳,臂有先化后攻的意圖,足有點踢的準備。此時既能保持三尖相對,又有金雞獨立的形象。
如對方上左步用右鞭腿踢擊我左側(cè)腰肋部,我可重心向后移,左腿提膝阻截對方右鞭腿:如其順勢右腳落步前掤身用右橫肘向我左側(cè)頭部掃來,我左腳落步,在右腳后縱步避閃的同時,左肘上抬頂住其攻擊,緊隨左腳前移步,右拳前頂對方上胸并向其下頜勾擊,右膝提起前撞其襠腹部,同時伸右腿點踢其襠部。
金雞獨立的擊法是一種雙管齊下、膝頂拳擊之法,在防御方面不論是敵之腿擊或手攻,我方均可用提膝提肘之法而御之。此式中的膝、肘、臂不但是防御勢,同時也是攻擊之法。如用于點穴時,目標則應(yīng)見勢之變化而擇之。當(dāng)對方左腳縱步接近我并用右腳彈踢我襠部時,我應(yīng)后撤退左步,同時左掌下剁其右腳背,似懷抱琵琶式防御住敵腿。如對方右腳向前落步掤身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右腳應(yīng)迅速后退一步,以避其鋒芒,左手向左上方掛攔,格于對方右臂內(nèi)側(cè),并作按捋拽勁,緊隨著左手屈指抓握其右臂向下捋,借左腳前進步之機,提起右膝前頂其襠,右手呈雞心捶勾擊其前胸華蓋穴。
第三十一式 白蛇吐芯
白蛇吐芯也稱鎖喉掌,是進身時將手掌向正前方伸進,猶如蛇芯吐出之意,應(yīng)將勁力貫注于手指,攻向?qū)Ψ矫娌颗c喉部,給對方以重創(chuàng)。若敵方稍向后避,勢必挺胸而氣上浮,我則翻掌下按,將敵放出。
如對方進右步用右直拳擊打我面部,我右手向上攔截,并黏持其右手向左、向下捋而摟撥帶化的同時,右腳上前一步,右肘前頂其上胸。如果對方仰身用左手抵住我之右肘,我左掌繞過其右臂向斜前方直線戳擊其咽喉,在對方被擊而尚未退避時,我翻掌下按“掤”勁將其擊出。
擊喉時,兩掌可俯、可仰,一守一攻,連環(huán)交替。在出掌擊敵不中時,可翻掌抖腕用掌根擊打或旋掌為拳進行擊打,敵之雙目、人中穴、咽喉穴、天突穴等均可舉手而取。比如對方猛進右步用右直拳擊我面部,我左掌內(nèi)畫壓阻其右拳腕臂,并用捋按勁將其右拳壓至我胸下,右掌迅疾從左臂上方朝前穿出,以掌尖為力點直插其咽喉穴。一旦擊中,右掌內(nèi)圈下壓臂,左掌穿出插擊其咽喉,將之擊仆。
第三十二式 十字擺蓮
將兩手交叉、左右橫分,狀如十字,并用腳面橫勁旁踢,疾似風(fēng)擺荷葉,也有人將此稱為十字腿,與分腿、轉(zhuǎn)身蹬腳、轉(zhuǎn)身擺蓮等招式有相輔相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