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內蒙古師范大學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專業(yè)排名
內蒙古師范大學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是多少呢?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2017內蒙古師范大學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內蒙古師范大學錄取分數線
內蒙古師范大學2017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暫未公布,請繼續(xù)關注學習啦相關資訊的更新!
2016內蒙古師范大學各專業(yè)錄取分數線
具體專業(yè) | 科目 | 平均分 | 錄取批次 |
旅游管理 | 理科 | 329 | 本科一批 |
土地資源管理 | 理科 | 335 | 本科一批 |
地理信息科學 | 理科 | 347 | 本科一批 |
環(huán)境科學 | 理科 | 365 | 本科一批 |
經濟學 | 理科 | 375 | 本科一批 |
教育技術學 | 理科 | 377 | 本科一批 |
物理學 | 理科 | 385 | 本科一批 |
化學 | 理科 | 395 | 本科一批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理科 | 402 | 本科一批 |
生物科學 | 理科 | 405 | 本科一批 |
公共事業(yè)管理 | 理科 | 410 | 本科一批 |
地理科學 | 理科 | 419 | 本科一批 |
通信工程 | 理科 | 423 | 本科一批 |
材料物理 | 理科 | 425 | 本科一批 |
電子信息工程 | 理科 | 430 | 本科一批 |
工商管理 | 理科 | 437 | 本科一批 |
生態(tài)學 | 理科 | 439 | 本科一批 |
生物技術 | 理科 | 441 | 本科一批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理科 | 441 | 本科一批 |
電子商務 | 理科 | 444 | 本科一批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理科 | 447 | 本科一批 |
測繪工程 | 理科 | 447 | 本科一批 |
心理學 | 理科 | 448 | 本科一批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理科 | 449 | 本科一批 |
城鄉(xiāng)規(guī)劃 | 理科 | 466 | 本科一批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huán)境 | 理科 | 467 | 本科一批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 | 理科 | 468 | 本科一批 |
行政管理 | 理科 | 478 | 本科一批 |
會計學 | 理科 | 481 | 本科一批 |
新聞學 | 理科 | 484 | 本科一批 |
材料化學 | 理科 | 488 | 本科一批 |
小學教育 | 理科 | 490 | 本科一批 |
旅游管理 | 理科 | 329 | 本科二批 |
經濟學 | 理科 | 375 | 本科二批 |
烹飪與營養(yǎng)教育 | 理科 | 393 | 本科二批 |
網絡工程 | 理科 | 399 | 本科二批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理科 | 402 | 本科二批 |
人民武裝 | 理科 | 238 | ??埔慌?/td> |
人力資源管理(??? | 理科 | 258 | ??埔慌?/td> |
財務管理(??? | 理科 | 304 | 專科一批 |
計算機網絡技術 | 理科 | 305 | ??埔慌?/td>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理科 | 309 | ??埔慌?/td> |
會計電算化 | 理科 | 340 | ??埔慌?/td> |
內蒙古師范大學優(yōu)勢專業(yè)排名
1、 經濟學 推薦指數: 4.5(245人推薦)
2、 漢語言文學 推薦指數: 4.6(234人推薦)
3、 教育學 推薦指數: 4.4(190人推薦)
4、 法學 推薦指數: 4.3(168人推薦)
5、 藝術設計 推薦指數: 4.4(153人推薦)
6、 人力資源管理 推薦指數: 4.5(135人推薦)
7、 學前教育 推薦指數: 4.6(76人推薦)
8、 歷史學 推薦指數: 4.4(64人推薦)
9、 英語 推薦指數: 4.6(63人推薦)
10、 信息與計算科學 推薦指數: 4.6(62人推薦)
11、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推薦指數: 4.6(62人推薦)
12、 社會學 推薦指數: 4.3(59人推薦)
13、 心理學 推薦指數: 4.6(58人推薦)
14、 數學與應用數學 推薦指數: 4.7(55人推薦)
15、 地理科學 推薦指數: 4.4(53人推薦)
16、 旅游管理 推薦指數: 4.4(51人推薦)
17、 小學教育 推薦指數: 4.6(46人推薦)
18、 行政管理 推薦指數: 4.7(44人推薦)
19、 思想政治教育 推薦指數: 4.5(44人推薦)
20、 美術學 推薦指數: 4.9(42人推薦)
內蒙古師范大學簡介
內蒙古師范大學創(chuàng)建于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qū)最早建立的高等學校之一,自治區(qū)重點大學,是培養(yǎng)基礎教育、民族教育師資和蒙漢兼通少數民族復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區(qū)中學教師培養(yǎng)中心、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中心、基礎教育與民族教育改革發(fā)展研究中心,被譽為"民族教育的搖籃"。
半個多世紀以來,在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的領導和關懷下,學校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創(chuàng)業(yè)、實踐探索,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優(yōu)良的辦學傳統(tǒng)。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審時度勢,深刻認識自身在自治區(qū)現代化建設事業(yè)中的地位和作用,客觀分析學校的發(fā)展歷史與現狀,經過多次教育思想大學習、大討論,明確提出了"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內涵發(fā)展為主,外延發(fā)展為輔,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本科教育為主,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協調發(fā)展;培養(yǎng)寬口徑、厚基礎、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艱苦奮斗、改革創(chuàng)新,努力把內蒙古師范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的辦學指導思想。
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對大學的功能、使命和規(guī)律的理性認識逐漸深化,經過沉淀、凝練和升華,形成了"求真務實,育人至上"的辦學理念,強化了"雙學位教師教育和蒙漢兼通人才培養(yǎng)"的辦學特色。半個多世紀的發(fā)展歷程中,學校秉承"獻身、求實、團結、奮進"校訓,已培養(yǎng)輸送各類畢業(yè)生15萬余人。
目前,學校正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科學發(fā)展觀,按照"抓機遇、求發(fā)展、創(chuàng)特色、上水平、建名校"的辦學思路,艱苦奮斗,開拓創(chuàng)新,為實現"把學校建設成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師范大學"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