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心理學畢業(yè)論文(2)
學前心理學畢業(yè)論文篇3
淺談PBL模式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摘 要:學前心理學教學一直是備受關注的研究課題,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必修課程,同時也是一門理論性極強,學生學習一知半解、難以領會和實踐的課程。該文將PBL教學模式引入學前心理學課程的教學中,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課題掛鉤,為學生設計富有真實性的任務,通過學習者的自主研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PBL 學前教育 心理學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對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且對人才的教學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前心理學是研究從出生到入學前(0~6歲)心理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入門課程,也是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的專業(yè)必修課,學前教育的成敗會直接影響到孩子對基本知識技能的掌握。因此,提高學前教育大學生的的專業(yè)素養(yǎng),是社會賦予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老師的艱巨任務。
學前心理學從研究學前兒童的心理入手,一直以來被學生認為是知識要點多、苦澀難懂、難于實踐的的學科。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即使是有較豐富幼教經驗、較高講解能力的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融會貫通的老師,學生往往也是一知半解,對知識印象不深刻,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在近年來被各個學科廣泛實驗和推行,該文通過分析PBL的教學模式,結合當前的教學背景,對PBL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提出建議,旨在更好地服務學生,提高學前心理學教學質量,真正實現(xiàn)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
1 什么是PBL
PBL是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簡稱,是基于現(xiàn)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chuàng),目前已成為國際上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的以學科為基礎的教學法有很大不同,PBL強調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而不是傳統(tǒng)教學中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它將學習與更大的任務或問題掛鉤,使學習者投入于問題中;為設計真實性任務,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景中,通過學習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來解決問題,從而學習隱含在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PBL教學法的精髓在于發(fā)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fā)式教育,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為教學目標。
2 PBL的教學優(yōu)勢
首先,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自主地、積極地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其次,可使有關課程的問題盡可能多地當場暴露,在討論中可以加深對正確理論的理解,還可以不斷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答新問題,使學習過程縮短,印象更加深刻; 最后,它不僅對理論學習大有益處,還可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文獻檢索、查閱資料的能力,歸納總結、綜合理解的能力,邏輯推理、口頭表達的能力,主導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等,這些將為今后開展臨床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3 實施PBL教學的要求
3.1 實施PBL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PBL作為一種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對教師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但對該專業(yè)、該課程內容熟練掌握,還應當扎實掌握相關學科知識,并要具備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良好的組織管理能力,要善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寓教于樂、控制課堂節(jié)奏。
3.2 學生要求
PBL教學的成功開展,需要學生主動配合,從準備資料開始,就要結合提綱去查閱大量的文獻資料,并積極與其它同學交流溝通,大家同心協(xié)力得出最佳結論。這樣的學習,花在前期準備工作上的時間精力大大多于普通的課堂學習,因此需要學生們有主動學習的自覺性,否則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和目標。由于中國的學生長期接受“填鴨式”教育,對傳統(tǒng)教育模式形成一定依賴性,缺乏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和能力,部分學生只滿足于獲取好的“分數(shù)”,所以對PBL教學改革形式會覺得太“花費”時間,這也是一種依賴以往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的表現(xiàn),因此,學生也應從自身出發(fā),完成角色轉換,從被動的學習者轉變?yōu)閷W習的主人。
4 PBL在學前心理學中的應用實踐
在以問題探究、合作學習為核心要素的PBL教學模式下,學生必須參與其中,積極思考,同學之間集思廣益才能有所收獲。因此,要使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習學前心理學的熱情,課程設計也要做相應的改革。
4.1 以動替靜,通過動畫視頻傳遞教學知識
當前的高校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上課沒有精神,一部分原因是進入象牙塔之后身上的壓力和目標遺失,另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課件呆板,學生沒有瀏覽投影課件的興趣。學前心理學教育的教學主體是入學之前的孩童,教師要通過視頻動畫教學,把學生帶入到動畫的情境之中,為接下來的討論和互動奠定基礎。
學前心理學教學的特點前文已經論述過,很多學生受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影響,遇到困難,不愿意主動尋找答案,依賴心理還沒有消除,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和調整,就會降低其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較難理解的知識點,需要制作簡單易懂、圖文并茂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掌握不太容易理解的學前心理學概念和知識。同時,對于動畫視頻中出現(xiàn)的一些情景進行具體的模擬,將場景還原,討論和解決情境中的問題,為學生提供平等、寬松和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
4.2 合作學習,構建良好學習團體
PBL教學模式要求老師從傳統(tǒng)的教育角色中走出來,與學生形成參與和指導的關系,在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老師不再以傳授知識的權威形象出現(xiàn),而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引導和激勵學生思考。以實際需求鼓勵學生大膽假設和創(chuàng)新,研究不同的結論。使學生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的學習狀態(tài)。PBL教學法中小組討論不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同時對于團隊合作,組織行為的訓練也有很明顯的意義。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與該章節(jié)內容相關的案例,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讓學生帶著案例中的問題分析和討論,將課堂的知識用到實際的案例分析中去,提出小組的思路之后,再進行分享和交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受到過多的干擾,鍛煉了獨立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運用綜合知識技能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后的�W習和實踐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3 校園實踐,強化理論運用能力
“請進來、走出去”是高校學生實踐經常使用的方法,任何理論的應用都需要實踐的檢驗,PBL教學模式改變了以往單純在學校獲取知識的教學模式,盡量讓學生在真實的場景中學習知識技能,學校應該經常組織學生到對應的實習基地進行現(xiàn)場實習和感受,讓學生近距離地感受幼兒園教學的場景,通過一年的幼師講學,了解幼兒心理在各個階段的特征,有了一線教師的參與,學生學習的所有的理論和概念才能變成看得見、摸得著的事實。同時,學生帶著問題走進幼兒園實踐,結合眼前真實的環(huán)境對問題進行探究和理解,為以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幼兒教師做好鋪墊。
5 結語
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PBL將學習放到復雜的而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去,鼓勵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共同分享的方式,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從而達到學習相關知識的目標。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PBL將老師從權威的教學講臺上請下來,將主動權交給學生,由學生去主導課堂,通過多重途徑解決問題,進而獲取知識,老師在整個過程中充當組織者和顧問。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由于思維的擴散,大大增加了學生學習知識的廣度。讓學生真正在學前心理學的課堂上掌握觀察兒童、理解兒童、研究兒童的知識和能力。
參考文獻
[1] 龍路英.PBL模式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0(21):226.
[2] 鄭軍.《學前心理學》課程運用現(xiàn)場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1(2):7-12.
學前心理學畢業(yè)論文篇4
試談學前心理學課堂教學策略的優(yōu)化
摘要:幼兒心理學教學要取得成功必須在教育教學活動之前進行周密細致的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策略的精心設計和選擇是幼兒心理學教學邁向最優(yōu)化理想境界的必不可少的關鍵一步。可以說,只有結合幼師專業(yè)特點的最優(yōu)化的教學策略和具體的方法,才可能有幼兒心理學教學的最優(yōu)化。
關鍵詞:學前心理學 教學策略 優(yōu)化 幼兒師范教育
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學情境中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認知需要而制定的教學程序計劃和采取的教學實施措施。在心理學教學中,怎樣才能做到既生動活潑又保證質量?怎樣才能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又有幼師特色?怎樣才能使學生學得扎實、實踐能力增強、創(chuàng)新精神也發(fā)展?下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優(yōu)化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
從培養(yǎng)人才綜合素質的目標出發(fā),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做到既有總體目標,又有階段目標和具體目標,使每章每節(jié)每課時都做到目標明確。學前心理學是基礎理論課程,應與同層次學科橫向結合和有機聯(lián)系。比如緊密結合幼兒教育學、幼兒衛(wèi)生學、幼兒園課程及教法、幼兒園管理、幼兒游戲、兒童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測量、幼教科學研究等學科,豐富充實幼兒心理學的內容,真正能用科學的觀念去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同時盡可能把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的新成果和新發(fā)現(xiàn)融入到教學中來,開闊學生的眼界,激活思維,緊緊跟隨科學時代發(fā)展的潮流,及時觸摸心理學領域研究發(fā)展的前沿,使學生能領悟到現(xiàn)代心理學的發(fā)展前景和價值。轉變封閉式的教育觀念,轉變“重知輕能、重智輕德”觀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強學生的自我修養(yǎng)以及人生觀的教育,增強學生的專業(yè)素質和思想素質。
二、堅持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優(yōu)化學科理論的指導性和實踐性
在學前心理學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機會,親臨幼兒園多看、多聽、多想、多用,通過自己的觀察,了解幼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如學生在觀察幼兒“注意”為什么容易分散時,發(fā)現(xiàn)幼兒“注意”分散的原因很多,除了來自外界刺激物的影響和自身的興趣、需要、愿望因素之外,還與“注意”其它品質有關,因為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注意”分散時是東張西望,做小動作,而有的幼兒總是發(fā)呆,在想其它事情。前者是由于幼兒“注意”不穩(wěn)定,容易轉移所致,而后者是由于“注意”太穩(wěn)定難以轉移所致。這樣學生通過觀察、分析和討論,了解的幼兒“注意”的特點,提出各種建議和措施,以防止幼兒的分心現(xiàn)象,學生們不僅掌握了幼兒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還懂得了運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三、充分利用間接知識,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過程
學習者對知識的理解取決于學習時的使用情境,要使學習者達到對知識深刻理解的目標,就要把知識置于真實的、復雜的情境中,通過知識的應用來達到對知識的深層理解,從而使學習能適應不同的問題情境,在實際生活中能有更廣泛的遷移。心理現(xiàn)象分析就是利用現(xiàn)成的“間接知識”,讓學生能在真實的或虛構的情境中去認識人的心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
(一)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心理現(xiàn)象和行為表現(xiàn)進行分析
心理學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數(shù)心理現(xiàn)象都能在現(xiàn)實生活中觀察到,心理現(xiàn)象雖然復雜,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但它終究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現(xiàn)象,許多心理現(xiàn)象帶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總是通過一定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例如在學習“知覺規(guī)則�知覺選擇性”時,首先把學生分成小組,觀察和記錄生活周圍中哪些事物最容易成為我們知覺對象,通過觀察使學生們了解到:凡是與背景差別較大的、運動變化的、排列有規(guī)則的事物都容易吸引我們的知覺。又如,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一心不能二用”、“酸葡萄效應”、“及時復習是抗遺忘的良藥”等等心理現(xiàn)象。把課堂上的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和學習充分的結合起來,使學生在學習后不斷觀察周圍和反思自我,舉一反三,學[習起來更有興趣、更有主動性,能學有所用。
(二)結合心理現(xiàn)象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
典型案例中心理現(xiàn)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較特殊的條件下產生的特殊心理現(xiàn)象,通常情況下是觀察不到的;同時又能科學的解釋心理學中最為基本的心理規(guī)律和現(xiàn)象。古今中外這樣的典型案例很多。如在學習“環(huán)境對兒童早期智力發(fā)展的影響及兒童早期發(fā)展中‘敏感期’的概念”時,給他們提供一些典型的案例,如“狼孩”“野生兒”“兒童在特殊環(huán)境中成長的特例”,讓學生們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和討論這些特殊兒童心理、行為形成的原因,明白兒童早期一些行為或心理品質的形成在某些時期是非常敏感的,一旦錯過這些時期極易造成終身的不良影響。從而更深入的理解環(huán)境和教育對一個人早期身心健全發(fā)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三)結合文學作品中的心理現(xiàn)象和案例進行分析
文學作品是經過藝術加工或虛構的“間接知識”。在心理學教學中,充分利用文學作品中眾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為表現(xiàn)進行心理現(xiàn)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例如《紅樓夢》中的林黛玉、王熙鳳;《水滸傳》中的李逵、魯智深;《圍城》中的方鴻建、李梅亭等各類人物,他們都具有獨特而典型的人格特征,針對這些人物的分析,可更直觀的、更生動的幫助學生準確理解人格的特質理論、類型理論和層次理論;同樣,針對《阿甘正傳》、《雨人》、《海倫•凱特》等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可以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多元智能理論的相關內容,最終學生通過討論,對人的智能結構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真正理解了人的八種智能潛力在一個人身上表現(xiàn)出來的特殊結構,以及每個人在智能優(yōu)勢方面的差異性和獨特性。
(四)結合自我心理現(xiàn)象和心理感受分析
引導學習者在學習心理學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體驗或困惑作為心理學教學資料,充分提取過去的認知經驗,運用所學心理學知識和理論進行討論和分析。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xiàn)的學習問題、感情問題、人際交往問題、自我意識偏差等問題都能成為學生感興趣的重要話題,這不僅對學好心理學有幫助,同時對學習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長起重要的作用。
四、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態(tài)度和學習能力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關系到教學的成敗和教學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學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沒有恰當?shù)慕虒W方法,就很難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完成教學任務。
(一)發(fā)現(xiàn)式學習教學法
發(fā)現(xiàn)式學習,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鞏固知識,懂得怎樣思考、怎樣獲取知識和解決問題,從而掌握一定的認知策略;教學顯得生動活潑,易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使之產生更強的學習興趣;同時,發(fā)展學生的智力,使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和對書本的迷信,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應注重以下四個方面的探索和運用。
1.觀察法
引導學生在自然條件下對幼兒心理及行為現(xiàn)象進行觀察,如幼兒的認知規(guī)律、行為特點、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等等。幫助學生擬定觀察計劃,提供觀察條件,學習作觀察記錄,并進行分析總結。這種方法簡便易行,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
2.調查法
讓每一位學生有機會對幼兒進行較長時間的調查了解。幫助學生制訂詳細的調查計劃,即調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調查問題有哪些,調查步驟如何,結果如何分析等等。如我們讓學生針對幼兒的個性、情感、意志發(fā)展水平等方面,進行五周的個案追蹤調查。同學們擬出計劃后,制作出相應的問卷和圖片,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甚走訪家長,最后寫出詳細的調查報告,并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3.心理測量法
在心理學教學中,我們盡可能遵循客觀性和科學性的原則,用事實說話、用科學說話。幫助學生學會選擇行為樣本,進行客觀測量和標準化測量。比如,通過幼兒畫人的方式測量和分析幼兒[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學生從這些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心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現(xiàn)成的量表進行測量,也能根據(jù)一定的測試目的和要求設置和編制出簡單的心理測試量表,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應用科學技術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心理小實驗法
有許多心理現(xiàn)象和規(guī)則,必須在特定的實驗條件下才能觀測到它們的存在,才能真正了解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差異性和特殊性。如在學習和了解人的“感知覺”這部分內容時,引導學生運用心理測試儀器:重量知覺儀、方位知覺儀、顏色視覺儀等儀器,或用一些簡單工具,學生分組在心理實驗室進行一些簡單的小實驗。結果學生們通過實驗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感知覺水平是有較大差異性的,而每個人的“感覺域限”或“絕對感覺域限”更是各不相同的。
(二)問題解決教學法
真正有價值的學習都是從“問題”開始的,“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學中,我經常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出相應的一些“問題”或“問題情境”。如“為什么幼兒的記得快也忘得快?”“孩子們?yōu)槭裁纯倫勐牴适?”“孩子們?yōu)槭裁纯倫弁嬗螒?”“幼兒的自我意識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出來?”“為什么具有相同遺傳條件、相同生活背景的雙胞胎,甚至是連體人都表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等問題時, 同學們通常都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和探索心理,甚至把這些問題看作是一種挑戰(zhàn),這樣的挑戰(zhàn)具有很大的“誘惑力”,他們的認知興趣和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激發(fā),智能潛力得到充分的調動,過去的經驗被激活。當問題得到解決時,學生不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還會產生增值效應,可推動新的學習,成為教學持續(xù)生命力的重要動力源泉。
(三)合作學習教學法
合作式學習方法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比如學生在掌握了幼兒記憶發(fā)展特點相關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我組織他們分組討論:“同樣的學習材料(一首兒歌),如何讓幼兒能在最輕松最愉快的情況下記憶較果最好?”,并要求運用所學知識總結出至少四種教學建議和策略。
由此帶來的效果是,同學們討論異常激烈,思維活躍,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方法,有的組提出了好幾種策略和方法;有的組用文字展示討論結果,有的組用圖畫展示;有的學生甚至輔之以動作和表情,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活動有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承認和研究他們的假設;有助于學習者對不同意見形成新的理解,養(yǎng)成合作學習和耐心傾聽的習慣;同時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分析和綜合的能力。
五、多媒體教學在心理學教學中的優(yōu)化利用
眾所周知,電教媒體的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具有傳統(tǒng)教學媒體無法比擬的表現(xiàn)力,教師可根據(jù)教學需要通過電教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及時處理或加工,使那些看不見、觀不清的理論變成看得見、認得清的現(xiàn)象,抽象變得具體,復雜變得簡單。比如在感知覺教學中,我制作和運用了具有動畫效果的課件進行直觀、生動的演示,在有限的時間內向學生展示大量的感“知覺規(guī)律”和“錯覺現(xiàn)象”;在講解“注意、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相關案例、圖片、量表或研究成果;在學習智能理論相關內容時,讓學生觀看電視、電影的片段。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同時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和負擔,何樂而不為?
總而言之,課堂教學策略的精心設計和選擇是幼兒心理學教學邁向最優(yōu)化理想境界的必不可少的關鍵一步。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