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型電影論文范文大全(2)
類型電影論文范文大全
類型電影論文范文大全篇2
淺談類型電影的雜糅與融合
摘要:《蝴蝶效應1》是由埃里克·布雷斯與麥凱伊·格魯伯共同編、導的一部科幻電影,但是這部電影同時融合了愛情片、驚險片、科幻片等類型的特點。通過對這部電影的解讀,了解類型電影雜糅與融合的方式以及將不同類型融合與雜糅之后對電影造成的影響。
關鍵詞:類型電影;雜糅;融合
《蝴蝶效應I》上映于2004年,由埃里克·布雷斯與麥凱伊·格魯伯共同編、導。這部從創(chuàng)作到拍攝完成整整花了七年的時間的科幻電影,結合了驚悚、懸疑、愛情等多種元素,將一些對普通人來說晦澀難懂的科學猜想和哲學思想轉化成了充滿想象和驚悚,卻不乏溫情的故事。
“一只蝴蝶在紐約的中央公園的小黃花上扇動了一下翅膀,于是東京掀起風暴,電閃雷鳴。” 這便是蝴蝶效應,也是電影主要表達的內(nèi)容。而這部電影在宣傳時期,被定位為科幻電影。
一、科幻
60多年前,愛因斯坦提出了“蟲洞”理論。蟲洞是任何時間穿梭的節(jié)點,是各種事情發(fā)生的交集。根據(jù)這一理論,說明了人類只要找到對應的時間節(jié)點,也可回到過去,而對一些人,一些事的改變可以使命運鋪軌他處,改變命運成為了可能。
這樣的故事就在影片《蝴蝶效應I》中發(fā)生了,一個充滿著原罪情結和迷幻色彩的故事。一個有著厄運宿命的男人,妄圖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穿越時空的能力,將思維輸入到幼年時期的體內(nèi),以改變自己和他人的命運。結果命運出現(xiàn)了更加荒誕離奇的命題。
“蝴蝶效應”中,蝴蝶的動作通過長距離的轉化,最終成為一場颶風,而本片通過十幾年的時間來映射人生的變化和影響。少年時的某個事件就好像蝴蝶扇動翅膀,情節(jié)的每一次變化都是通過改變蝴蝶的小動作來控制,從而改變了十幾年后的人生。男主角埃文為了改變女朋友凱麗和自己的命運,一次次地通過自己的記憶片段回到過去,企圖尋找最美好的結局。
這個故事有四個不用版本的結局,最讓人震撼的是導演剪輯版的。埃文最后通過家庭錄影帶回到了他出生的前一刻,結束了自己剛要開始的生命。這就開啟了一個新的思考,當人類真的擁有了改變過去的力量,是不是就會因為面目全非的生活和對悲劇的無能為力而絕望。
二、驚險
《蝴蝶效應I》這種取材于人們?nèi)粘I畹能浶钥苹妙}材,比電腦特技制造的怪物更能喚醒觀眾心中的恐懼,和人們對社會和生活的深層思考。這種恐懼是有著符合邏輯的來源的,主角處于來源不明的危機當中,其反映的基本問題是現(xiàn)代人類的焦慮與恐懼,是對很多現(xiàn)存社會倫理道德和“理性”的含蓄質(zhì)疑。它帶來的恐怖效果不是《失憶》那種尋找過程的折磨, 也不是《四人餐桌》那種找到結果的痛苦, 反而借助人們試圖改變過去的心理, 使恐怖驚悚一次次走得更深。
導演對于整部電影懸念的設置是不遺余力的,這種未知的細節(jié)設計在觀眾心中也會留下影片一開始,埃文在辦公室中匆忙寫下了“save her”;幼年時期的埃文患上了“短暫性失憶癥”;父親瘋狂的詛咒“你只有死,才能終結”……
戴錦華教授在《敘事學理論與世俗神話》中指出:“一個素有某類型片觀影經(jīng)驗的觀眾,正是在同一類型影片的相互參照,即一個互文關系之間,從發(fā)現(xiàn)老套路的新變奏中獲得快樂。”《蝴蝶效應》與同類故事的不同的地方在于—與我們的觀賞經(jīng)驗不同,雖然埃文的任務最終完成,但是他卻消失了,之前一切的努力似乎變得毫無意義。這種“痛并快樂著”的結局不僅形成了敘事的緊張感,同時也將之前設置的懸念推向一個高潮。在這樣的設定中,形成了眾多時空鏈條,形成了更多不可控的未知因素,也觸發(fā)了觀眾對未知的潛在恐懼。
三、愛情
“愛情”,也是影片中占比重較多的一個元素,主角埃文企圖回到過去就是為了拯救自己的愛情,愛情是總體行動的一個激勵事件。男主角埃文一直深愛著女主角凱麗,他以為憑借自己的時空旅行,能夠回到過去改變命運,但是現(xiàn)實卻是那么殘酷。命運雖能被改變,但是悲劇卻不曾消亡。最后,他才明白,自己就是那只蝴蝶,只要蝴蝶還存在,颶風就不會消失。所以他最后選擇了回到時間的最初,將自己扼死在了母親的胎盤之中。
愛情不總是美好的,同時也充滿了悲傷和遺憾。但是誰又不希望自己的人生總是美好的呢?這就是永遠無解的悖論。人性的詭異和災難,最終被最小化為命運中愛情有緣無分的遺憾。正如一片簡短的評論中所說:“《蝴蝶效應》是一部包裹在驚悚片和科幻片外衣之下的關于情感、記憶和心靈的精神病例。”
四、對現(xiàn)代類型電影融合與雜糅的思考
近年來,好萊塢科幻片大多利用高科技的特效,以形成一種視覺奇觀,導致了奇觀的轟炸。但是在電影的內(nèi)容、形式以及人物塑造方面卻造成了缺失,都顯現(xiàn)出一種模式化的傾向?!逗狪》利用的是具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科學理論,主角只是在生活中的平常人,這個故事也只是一個人生命中發(fā)生的一連串平凡事件,這使得電影在整體上擺脫了這種泛濫的奇觀。
自70年代以來,受到當時社會的影響,美國的科幻類電影大多在主題上表達了邪不勝正、人定勝天的思想。于是一個又一個的英雄人物在好萊塢應運而生,比如《超人》、《蜘蛛俠》等影片。與此不同的是,《蝴蝶效應》主角埃文的人物并非是拯救人類也不是除暴安良,他的全部心愿大概就是讓自己和他人都幸福。愛情、精神分析和其他因素與電影的主題完美融合在一起,使得故事內(nèi)容更加豐富起來。
對不同類型的融合與雜糅,使得影片在內(nèi)容上更為豐富,人物塑造上也脫離了科幻電影存在的平面化的弊端。通過愛情、親情、命運等不同的元素使得人物豐富立體起來,突破了單一類型帶來的一些弊端,使電影的哲學意味更加濃厚,帶有對人性的反思。
參考文獻:
[1]、戴錦華《敘事學理論與世俗神話》[M].《電影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 月第一版,第7 9 頁
[2]、托馬斯·沙茨《好萊塢類型電影》[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
[3]、張艷 《生命的無限可能———評影片<蝴蝶效應>》[J].《文教資料》,2007年12月上半月刊
[4]、張鵬 《類型的超越與回歸:<蝴蝶效應>》[J].《當代電影》,2005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