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語文模擬考試題附答案(2)
2017高考語文模擬考試題答案
1.C【解析】“事功”是指建功立業(yè),經邦濟世。C項屬于德性倫理,不屬于事功。
2.C【解析】“直接導致”有誤,打破平衡的是后世儒者。
3.D【解析】“后世儒家則以此為基礎”有誤,基礎應為德性修養(yǎng)。
4.A【參考譯文】于是接見于登,下詔說:“我現在在新都創(chuàng)立禮儀,選拔天下人才,你父親卻呈上謙讓的表章,有正直士人的風范,所以進用你為太子翊軍校尉。”
5.C (“專指”錯誤)
6.A (對遷都一事,于烈沒有明確提出反對意見,但也沒有直接表達贊同。他只是給出自己心中對于“樂遷”和“戀舊”是一半對一半的觀點)
7.(1)元禧又派人對于烈說:“我是天子的叔父,首席輔政大臣的命令與天子的詔令有什么差別?”(譯出大意給2分;“謂”“元輔”“與詔何異”反問句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2)通過于忠上奏說:“我雖然衰弱老邁,心力還可以。希望皇上緩駕慢回,來使民心安定。”(譯出大意給2分;“因”“以”“安”三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8.詞的上半闋描寫了一幅略顯清寂的雨后暮春圖。快風吹散殘雨,春風輕拂柳絲,柳絮黏在蛛網。(2分)作者借蛛網(也即游絲)、飛絮隱喻自己的漂泊不定,渲染了一種寂寥的氛圍,為下闋抒情做了鋪墊。(3分)
9.末尾三句表現了詞人傷春思家的愁緒。(2分)主要是通過動作(細節(jié))描寫和襯托手法加以表現的。“愁凝佇”用詞人佇立遠眺的動作表現他無法擺脫的愁緒。“楚歌聲苦”,寫聽歌本為作樂而現在聞楚聲卻不樂而苦,用反襯手法表現愁苦;(把“楚歌聲苦”理解成以凄苦的楚歌烘托人物內心的凄苦亦可。)“村落黃昏鼓”,以聲襯靜,更添愁苦意味。(4分)
10.(1)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3)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1.(1)DB(D項3分,B項2分,E項1分,AC項不得分。A項錯在“朋友的內心是矛盾的”。C項錯在對妻子的評價過于絕對。E項“楊杰個性的與眾不同”表述牽強。)
(2)①具體說明楊杰工作坊里重頭項目的設計和雕工絕對一流,以及其“原生態(tài)的語境下讓藝術拔地而起”的最大特色。②烘托人物形象,突出楊杰順應自然的審美趣味和藝術追求,暗示了楊杰做出選擇的內心依據。③描寫一流的水晶工藝作品,介紹水晶文化,豐富作品的文化內涵。(每點2分,共6分)
(3)①敬畏自然。一方面楊杰“從小石頭做起”,踐行了節(jié)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理念;另一方面,楊杰的作品盡量保持原石的狀態(tài),體現了順應自然的審美追求。②重義輕利。楊杰為了弘揚水晶文化,珍惜水晶資源,毅然放棄賺大錢的機會,轉行生產小掛件。③有追求,有堅持,有自己的原則。盡管妻子和朋友們不理解、反對,但楊杰為求“心安”,堅持原則,果斷行事,體現了他的睿智和篤定。④有人文情懷。楊杰不只滿足于做一個商人,更想成為一個有社會擔當和藝術追求的文化人。(每點2分,答對3點即得滿分)
(4)這篇小說運用了多個層面的對比:①做事方式的對比。楊杰朋友們選擇做大件水晶藝術品,而楊杰選擇從小石頭做起。(2分)②人物形象之間的對比。楊杰與其他商人、妻子之間的對比;楊杰自身形象前后變化的對比。(2分)③價值取向的對比。其他人更看重的是物質利益,而楊杰則多了一份藝術追求和人文情懷。(2分)對比手法的運用,諷刺了現實社會中過分追逐物質利益的社會現象,倡導了一種富于人文情懷和社會擔當的價值取向;突出了人物形象的特點,深化了小說的主旨。(2分)(意思對即可)
12.(1)D、A、E(D 項3分,A 項2分,E 項1分。B項“他與夏丏尊合編的幾部作文法的書”原文用以印證的是熱心教學。C項“對于新詩的鑒賞力不夠”表述有誤。E項“重在展示他在事業(yè)上的突出貢獻”表述不妥。)
(2)①做事誠懇,決不敷衍茍且,如在甪直的小學里教書,極為認真;②從心底里喜歡小孩,為孩子們能寫出《稻草人》等兒童文學作品;③熱心教學,編寫國語教科書和作文法的書;獻身教育,抗戰(zhàn)期間依然執(zhí)著于研究教育問題。
(3)含義:葉圣陶先生的“有所為”就是強調行比言更重要,主張深入生活,盡職盡責,明辨是非,從我做起,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做事。
表現:①做事負責,從不躲懶,如代理編務仔細審閱每一篇來稿;②編纂細心耐心,全力以赴,如全家動員編輯《十三經索引》,編雜志親自校對;③為人謙和誠實,如索稿懇切,愿意誠懇聽取別人的宏論。
(4)認同:①從“我”親歷親聞的角度介紹,使人物傳記更為真實可感,更具情感力量。如寫我和葉先生互贈著作,我為葉先生寫書評深得其認同,寫出了作者和傳主之間心靈的契合。②“我”的作為對傳主葉圣陶先生的形象起到很好的襯托作用,如以“我”寫童話襯托葉先生寫作的細膩,以“我”的熱心教學襯托葉先生的熱心教學。
不認同:①通過“我”的親歷親聞介紹傳主,主觀意味太濃,“我”的過多介入會沖淡葉先生的形象,影響傳記寫作的客觀性。②僅從我的視角介紹傳主,選擇材料受到極大限制,缺少豐富性,不能夠更全面更典型地刻畫傳主的形象。
(本題8分,選取以上觀點任意一種即可,“理由”分析,兩個以上且分析正確合理即可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僅有觀點,沒有理由不給分。)
13.C【解析】心不在焉:心思不在這里。指思想不集中;漫不經心 :隨隨便便,不放在心上;渾然一體:渾然,混同在一起的樣子。融合成一個整體,不可分割。也形容文章繪畫,布置勻整,結構謹嚴;水乳交融:像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咄咄逼人:咄咄,使人驚奇的聲音。形容氣勢洶洶,盛氣凌人,使人難堪。也指形勢發(fā)展迅速,給人壓力;盛氣凌人:盛氣:驕橫的氣焰;凌:欺凌。以驕橫的氣勢壓人。形容傲慢自大,氣勢逼人。
14.A 【解析】B搭配不當,“歲月”不能明確地表明時段,應改為“春秋”C結構混亂。“以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厲行節(jié)儉辦會為原則”與“本著落實中央八項規(guī)定,厲行節(jié)儉辦會的原則”句式雜糅。D偷換主語,把“南山村”偷換成“民俗文化和鄉(xiāng)土特產”。
15.B【解析】根據標點判斷第一句應該是總括句,所以應是②。后面四句應是兩句解釋“黃河文化”兩句解釋“長江文化”,根據“因而”判斷⑤承接①,根據“長江上游、中游和下游”“ 也是不同的” 判斷④承接③
16.①“道”在此作道德、真理講② 而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③重在道德實踐性(意思接近即可)
17、示例:圖案展現了和諧優(yōu)美的濕地自然景觀:禽鳥或引吭高歌,或愜意戲水,魚兒逐波暢游,水草隨風搖曳。通過濕地“水、動物、植物”三個要素,體現了保護濕地、珍愛自然的環(huán)保理念。(本題6分。圖案要素3分,理念3分。)
18.立意參考:順應自然,拒絕人為裝飾;改造自然,讓生活更美好;既要尊重自然規(guī)律,又要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譯文:
于烈,擅長射箭,說話不多,有不可冒犯的神色。年輕時任羽林中郎,累次升遷擔任侍中、殿中尚書。當時孝文帝年幼,由他的祖母馮太后代行皇帝的職權,于烈與元丕、陸睿、李沖等分別被賜予金策,準許有罪不被處死。等到遷都洛陽,人情依戀故土,多有不同的意見,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元宏)問于烈說:“你的意見是什么?”于烈說:“陛下深謀遠慮,不是見識短淺的我所能推測的。如果就我的本心而言,樂遷與戀舊,各占一半。”孝文帝說:“你既然不提出相反的意見,就是贊同,我深感你不說話的好處。應當暫且返回舊都,以便鎮(zhèn)守代邑。”敕令鎮(zhèn)守代地,留守舊都的官署政事,一概相托付處理。十九年,大量選拔官員,于烈的兒子于登援引舊例謀求進身為官。于烈上表說自己對兒子平素沒有教導訓誡,懇求將他罷黜,使之落選。”孝文帝說:“這是有見識的言論,沒有想到于烈能明察到這個地步。”于是接見于登,下詔說:“我現在在新都創(chuàng)立禮儀,選拔天下人才,你父親卻呈上謙讓的表章,有正直士人的風范,所以進用你為太子翊軍校尉。”又加授于烈為散騎常侍,封爵為聊城縣子。宣武帝即位,寵愛重用如故。咸陽王元禧是輔政宰相,當時權勢很大,曾差遣家奴傳話給于烈要求羽林虎賁手持兵仗護送自己出入。于烈不答應。元禧又派人對于烈說:“我是天子的叔父,作為首席輔政大臣,我的命令與詔令有什么差別?”于烈神色嚴厲地回答說:“上次我也沒有說大王不是天子的叔父。如果是詔令,應當派遣官吏傳達,怎能差遣私家奴仆索要皇帝的羽林,于烈的頭可以得到,羽林卻不能得到!”元禧憎恨于烈剛強正直,于是想外遣他做恒州刺史。于烈不愿到地方上任職,于是借疾病堅決推辭。宣武帝因元禧等人擅權專斷,暗中謀劃罷免他們。適逢二年正月春祭宗廟,三公都在宗廟內行齋戒之禮,宣武帝夜間召見于烈的兒子于忠對他說:“你父親明天可以早些入宮,將有吩咐。”等到天剛亮,于烈來到。宣武帝下詔說:“叔父們怠慢,逐漸不可信任,今天想派你帶兵召喚他們,你愿意前去嗎?”于烈回答說:“我連續(xù)侍奉幾朝,頗以才干勇氣受賞識。今天的事情,是不敢推辭的。”于是率領直閣以下兵將六十多人,宣讀圣旨召喚咸陽王元禧、彭城王元勰、北海王元詳,押送到皇帝前面。三人分別叩頭交還政權。任命于烈為散騎常侍、車騎大,升爵位為侯。從此長期在宮中值班,機密大事,他都能參與。咸陽王元禧謀反時,宣武帝在郊外田獵。近臣分散,倉猝之際,沒有人知道該怎么辦。于是敕令于烈的兒子于忠驅馬疾行去察看虛實。于烈當時留守,已經做好準備。通過王盅上奏說:“我雖然衰弱老邁,心力還可以。希望皇上緩駕慢回,來使民心安定。”宣武帝聽到這番話,感到很寬慰。等到皇上回宮,元禧已經逃跑。詔令于烈追趕并擒獲他。順后確立以后,于烈以伯父之尊,更加受到優(yōu)待。等到死了,宣武帝在朝堂上哀悼,賜給貴族享用的最好的棺材,追贈為太尉,追封為鉅鹿郡公。
猜你感興趣:
2017高考語文模擬考試題附答案(2)
上一篇:2017高三語文高考模擬題含答案
下一篇:2017高考語文模擬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