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一千字
最難忘的是小時候的年。蒸饅頭、貼對聯(lián)、炸丸子、放鞭炮、收壓歲錢、走親戚……等等,每一個場景都歷歷在目。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一千字5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一千字篇一
記憶中的“年味”
在我最早的記憶里,我便是隨著爺爺奶奶生活,那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外出務工了,只有過年的時候才回來,而過年就成了我最期待的事兒。
那時候家里唯一的通訊設備,就是一部座機,父母會偶爾會打來電話,問我學習怎么樣,有沒有頑皮,家里天氣怎么樣……雖然每次都是“老一套”,但最簡單的問候往往代表了最真摯的情感。那時候的我學會了“聽聲辨人”,一聽到熟悉的聲音,我就給奶奶說,“奶奶,我媽來電話了!”奶奶每次都說,“你先接啊!”
對于很多農村孩子來說,能夠和父母團聚,也只能在春節(jié)實現(xiàn)了。有些年春節(jié),父母趕火車半夜才到家,我和爺爺奶奶就一直等。父母快到的時候,一般都會打來電話,讓我去幫忙拿行李。大包小包的行李里面有買給我們的新衣服,還有很多吃的,有糖果、桃片、蛋黃派等,這些,都是農村孩子平時都不怎么吃得到的。那時候平常趕集,奶奶買得最多的就是夾心餅干,怕我偷吃,每次奶奶都會把吃的放得很高,放在柜子上的一個鐵盆里,而我小時候嘴饞得厲害,總會搬來一條板凳,站在板凳上,一踮腳,就能拿到。
那時候,家里條件不好,很多時候外面下暴雨,屋里總會“下小雨”,早上我還沒睡醒,爺爺奶奶就起床拿盆、桶接漏進來的水。每逢過年的時候,父母都會給家里來一次大掃除、大整修,把屋里收拾得很干凈、很整潔,把漏雨的地方補好,再給家門外貼上春聯(lián),掛上燈籠,讓整個家里都“喜慶”了起來,而我每次也會加入到大掃除的隊伍中,掃掃地、倒倒垃圾,勤快得很。
那時候,家里還是燒柴火,過年的時候,父母都會把放在另一個屋子里的又長又粗的木頭搬出來,劈成一截截的短而細的木頭,堆起來,用于平時燒火煮飯。等把屋里的東西收拾得差不多的時候,父母就會帶我們去逛街,看看衣服鞋子,買點零食小吃,買點鞭炮,過年的氣氛越來越濃。
除夕夜,一家人坐到電視面前看春晚,吃著瓜子花生,聊聊家長里短,待12點,爸爸就去放買來的鞭炮,“噼里啪啦”,完畢,新的一年開始啦。正月初一,我們總會穿上新衣服,荷包里揣點瓜子糖果,去馬路上走走,到附近去看看,遇到熟人就打招呼聊天,大家都是笑臉相迎,讓整個春節(jié)都溫暖了起來。
相聚的時間總是很短暫,感覺還沒說上幾句話,還沒一起吃過幾頓飯,父母就收拾行李,準備外出務工了。每到這時候,不舍的感覺越來越濃烈,雖然從小經(jīng)歷了很多次離別,本以為會習慣,但是每一次,都如初次分離一樣,多的是不舍,多的是難受。
因為父母不常在身邊,所以在父母準備外出前,都會對我念叨幾句,希望我好好學習,多幫家里干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我不要調皮,要懂事一點,要乖一點……
小時候,總盼望著過年,長大后,雖然感覺過年的氣氛淡了點,但家人身體安康就是最好的過年禮物。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一千字篇二
難忘兒時的年畫情結
春節(jié)臨近,商場里擺上了各種各樣的福字、對聯(lián)、中國結,顯示著一片火紅;一些電商,也在網(wǎng)上曬出了禮品,充滿了喜慶氛圍。看著人們左挑右選采購的年貨、前擊后點將喜歡的商品裝入“購物車”,不由得想起兒時過年買年畫、貼年畫的情景。
在我的記憶里,購買、懸掛、張貼年畫是辭舊迎新的分界線,是人們歡度春節(jié)的大事件,是家庭歡樂祥和的里程碑。而對于我們無憂無慮的孩子們來說,買年畫、貼年畫、看年畫,則是兒時的一種愛好、一種樂趣、一種歡快,至今仍記憶猶新。
那些年,鄉(xiāng)村的年畫只有到國營的供銷社才能買到,也屬于計劃經(jīng)濟體制下的一種統(tǒng)購統(tǒng)銷產品。每到新年臨近,供銷社都會在屋子里拉上幾根繩子,上面懸掛帶有編號的年畫樣品,人們可以在此任意欣賞,需要購買時只要向營業(yè)員報上年畫的編號,營業(yè)員很快卷好并簡單包裝后就可以“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了。
那時的年畫內容都是比較“革命”的。我記事時,偉大領袖的畫像已走進了千家萬戶,占據(jù)著堂屋墻壁的正中央,新年前購買的年畫則貼于兩側。每一張年畫,都散發(fā)著濃郁的時代氣息:人民公社好、農業(yè)學大寨、工業(yè)學大慶、抓生產促革命、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等主題的年畫五顏六色,從中可以領略廣大人民群眾“與天斗其樂無窮、與地斗其樂無窮”的豪情壯志;人民大會堂、軍事博物館、民族文化宮等“北京十大建筑”印刷精美,欣賞時會由內心增加一種自豪……
還有那八大樣板戲的人物畫或情景畫也同樣引人入勝,占據(jù)了不少農戶家的土墻。大凡從那個時代過來的人,恐怕沒有一個人不熟悉《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劇目及其唱腔的,也很少有人不會哼上幾句的。那戴鐵鐐、鎖鐵鏈、被鎖住雙腳和雙手的李玉和,渾身是膽,抬頭遠望,流露出“雄心壯志沖云天”的鋼鐵意志和“革命的紅旗高舉起”的勝利期盼;那帶領18名傷員隱蔽蘆葦蕩、堅持斗爭的郭建光,“堅持就是勝利”的號召,展現(xiàn)出“要學那泰山頂上一青松”的頑強毅志和“家家都把紅旗掛”的樂觀精神;還有那手持馬鞭穿林海、跨雪原、氣沖霄漢的楊子榮,身手矯健地亮相,顯露出共產黨人“甘灑熱血寫春秋”的終身追求和“迎來春色換人間”的美好愿景……
那時的我還沒有上小學,正處于學數(shù)數(shù)和識字的啟蒙年齡,而這些年畫特別是那些樣板戲的情景畫成了我的啟蒙教材,在父母或哥哥姐姐的指點下,開始數(shù)上面的人數(shù)和讀寫年畫下面所注的唱詞,有時還會跟著收音機或大隊廣播站的大喇叭唱上幾句:“我家的表叔數(shù)不清,沒有大事不登門,雖說是,雖說是親眷又不相認,可他比親眷還要親……”“朝霞映在陽澄湖上,蘆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憑著勞動人民一雙手,畫出了錦繡江南魚米鄉(xiāng)……”“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專揀重擔挑在肩,一心要砸碎千年鐵鎖鏈,為人民開出那萬代幸福泉……”
而今,隨著歲月的流逝,在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的撞擊中,那豐富多彩的年畫及其相關的久遠文化與儀式在不斷地遺失,成為記憶中的幾個稱謂、幾個符號、幾個片斷,也成了一個時代的印記,更成了一段歷史的標志,時不時會從心底引發(fā)懷念。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一千字篇三
兒時記憶:年味兒
快過年了。超市里,耳朵里全是喜慶的賀歲歌曲;商場里,紛紛打出“年底大甩賣”的標語;學校里,師生們在進行緊張的期末復習;朋友圈里,大家都在討論新年的流行時尚……
農歷的年,學名叫作春節(jié),對于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節(jié)日。每逢春節(jié),在外漂泊的游子總是按捺不住回家的喜悅,提前幾天甚至一個月計劃回家要帶的年貨,隨時關注天氣預報和車票信息,避免“人在囧途”,如此等等。與此同時,老家的親人也在掰著手指倒計時,每天都會去超市或集上逛一圈,唯恐準備的年貨不夠充足,還會逢人便說:“俺兒子和兒媳婦、孫子(孫女)快回家嘍!”前幾年,有首歌《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唱到了所有游子的心坎上,有些心酸,還有些幸福。
小時候的年很值得回味。進入臘月起,大人們就開始忙起來了,蒸饅頭、炸咸魚等,家家戶戶都散發(fā)著濃厚的年味。孩子們一放寒假,便猶如野馬一樣瘋狂玩耍,要知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在學校里被老師“壓制”了近半年終于解放了!這對于大人們來說,可不是一件好事,因為頑皮的孩子非常讓他們頭疼,今天去偷吃張家的蘿卜,明天去拔幾棵李家的白菜,后天又把孫家的娃打哭了,惹得大人無可奈何,直喊道:“趕緊開學吧!讓老師好好管管你們!”女孩子大多比較文靜,假期里會幫媽媽做很多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包水餃、包藕盒、打掃衛(wèi)生等,男孩子就不同了,很少喜歡待在家里的,瞅準機會就往外跑。
對我來說,最喜歡的還是放鞭炮。玩久了,還會開發(fā)出好多玩法:點著捻子后,在手里停滯三秒鐘,然后扔向空中,只聽見響亮的“啪”聲,一團灰色的煙霧在空中散開,閉上眼睛一聞有種獨特的“香”;或是將鞭炮扔進池塘里,只聽見沉悶的“噗”聲,一股渾濁的水花翻滾上來,有時一起上來的還會有一只倒霉的小魚;還有的遠遠看到有人騎自行車過來,待到走近了,一下將點燃的鞭炮扔到人家車輪下,嚇得那人“啊”的一聲,可還沒等享受勝利成果,就被路人逮住揪著耳朵去找家長了,換來的自然是一頓皮肉之苦。
過年最大的好處除了玩,還有吃。只有在過年時,才會吃到平時吃不到或吃得少的美味。老爺們兒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打撲克,到了飯點,主人要留大家吃飯,眾人也不推辭,莊戶人就是這么實誠。簡單的幾個小菜,還有各種涼菜端上桌,再上幾瓶老家的白酒,大家便開懷暢飲起來。這時候,最高興的就是小孩子了,因為終于可以大飽口福了,得到大人的應許后,便狼吞虎咽起來,吃得滿嘴流油,樣子可愛極了,大人們看得哈哈大笑。
過完年,就要開始準備走親戚了,親戚多的要走半月,中國人重視禮尚往來,親戚再回訪做客,如此就要一個月時間,再加上臘月,粗略算來過年要持續(xù)兩個月,年味兒特別足。可對于孩子而言,過完年就意味著要開學了,這可不是一個好消息,即使開學后一段時間,心里還是掛念著沒放完的鞭炮、沒吃夠的美食……
兒時的年,讓人回味無窮。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一千字篇四
記憶中的年味:大年三十的流動電影
1974年,公社在上級組織的支持下組建了流動電影放映隊。剛從學校畢業(yè)的我,懷著對電影事業(yè)的熱愛,義不容辭地參加了放映隊。我們小組一共三人,其他兩名同志分別是姚廣亞、陳志強。我和姚廣亞同志負責影片放映,陳志強同志負責“跑片”工作。跑片,看其字面意思,難以理解,其實就是負責將本場放映好的電影膠片送到公社其他大隊給另外的放映隊用,然后將他們播放過的拿回來播放。
那時娛樂活動很少,村民們一連好幾個月也看不上一場電影。1980年除夕夜,寒風凜冽,根據(jù)上級要求我們在盤頭中學操場上給鄉(xiāng)親們放映了一部《美猴王》,歡慶春節(jié),給鄉(xiāng)親們帶去愉悅。消息真可謂是傳得比電報還快,十里八村的都跑過來看。吃完年夜飯的鄉(xiāng)親們三五成群地走過去,坐在小凳子上,說著聊著。隨著電影的放映,一束光投射在幕布上,電影開演了,人們漸漸安靜下來,進入光影里的奇妙世界。
因為天氣原因,我們在路上耽擱了,惡劣的天氣并沒有阻擋鄉(xiāng)親們觀影的熱情,操場上站滿了人,房頂、樹上都是人,騎自行車的就站在自行車上,小孩就騎在大人脖子上,銀幕就掛在樹上。當時時間緊急,因為昨天電影結束的時候,天太晚了,沒有及時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就趕急趕忙地裝車回家了。那天放映之前沒來得及檢查,放出來才知道是結尾,結果當場哄堂大笑,因為變成倒放了,這算是我工作中少有的失誤。姚廣亞手疾眼快,沒有慌亂,立即卸下膠片,手動倒片,鄉(xiāng)親們也焦急地等待著,大概3至5分鐘以后,便重新放映了。16毫米的放映機架在人群中間,坐在放映機射出光柱前邊的一個小孩,用手捂在一起作各種姿勢投影在銀幕上,像各種小動物,男女老少,很多人都會玩并樂于玩這種把戲。為了圖人少,不少人當時直接跑到銀幕背面去看電影,那兒看到的圖像左右是反過來的,但不影響觀賞。
電影還未結束,天空中就飄起了小雪,但大家的熱情非常高,并沒有提前離場。鄉(xiāng)親們摩拳擦掌,不停地跺腳,只為驅趕寒意。電影結束后,鄉(xiāng)親們喜笑顏開??罩斜衤曔B綿不絕,寓示著撣塵去灰迎新年。當所有鄉(xiāng)親們離場后,雪越下越大,我們來不及休息,趕集趕忙收拾設備,生怕設備由于天氣原因受損。所有設備收拾完畢后,兩人頭發(fā)上已經(jīng)滿是冰碴。稍微修整過后,我們騎上車就走,家里人還等著回家吃年夜飯呢。農村的路坑坑洼洼,還沒有路燈,姚廣亞騎車,我坐在車上打著手電,順著路邊,前往回家的路?;氐郊液?,已是半夜。盡管很辛苦,但是我們并不后悔,想到鄉(xiāng)親們對電影的期待,在那樣一個特殊的節(jié)日里給鄉(xiāng)親們帶來了快樂,付出多少都是值得的。
80年代中期,隨著電視的逐漸普及,條件允許的家庭也買上了電視機。除夕夜的流動電影放映隊逐漸銷聲匿跡,逐漸取而代之的是每家每戶守在電視機前吃著年夜飯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場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時的年味漸行漸遠,但記憶永遠不會磨滅,令我難以忘懷!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一千字篇五
最戀那碗蓮藕排骨湯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就地過年”成了新時尚,雖然就地過年既安全又可以節(jié)約一筆錢,但是,我內心深處還是很想家,想親人,想母親做的美食,特別是那碗只有過年回家才吃得上的熱氣騰騰、香氣撲鼻的蓮藕排骨湯,是思鄉(xiāng)時最深的慰藉。
記憶里,我們每年回家,最開心的莫過于母親,天還沒亮,她就迫不及待地起床生煤爐子、洗陶吊子,然后趕到菜市場,挑選幾根她認為最好的排骨和最新鮮的蓮藕,放進陶吊子里,在爐火上精心煨制。
中途不用揭鍋看,母親自有她的煨湯心得,待蓮藕排骨湯特有的濃香彌漫小巷、路過的人們情不自禁深吸口氣說“好香啊”的時候,母親才信心十足地揭開蓋子。俗話說,“吃肉不如喝湯,喝湯不如聞香”。此時,蓮藕的清香混合著熟透的肉香直達肺腑,眼里心里都是幸福的溫暖。
開吃前,母親總要拿起筷子完成一套頗有儀式感的品嘗過程,將筷子在她認為最干凈的胳肢窩里擦擦,然后小心翼翼夾起一塊蓮藕細細品嘗,“嗯,蠻粉!咸淡正好!”湯濃香、藕粉糯、肉爛熟,說明這吊湯食材上乘、火候到位,母親這才露出滿意的笑容。
湖北的冬天雖然不像北方那樣零下十幾度或幾十度,但照樣寒冷,因為我們很少有安裝暖氣的,北方人回家脫衣服,湖北人回家則裹得像熊貓一樣傍著火爐邊搓手邊瑟瑟發(fā)抖,而爐上那鍋咕咕冒著熱氣的蓮藕排骨湯,是母親為孩子驅趕寒冷的不二法寶,也是鄰里關系親如一家的秘訣。
小時候,因為爺爺奶奶過世得早,我們姐弟仨多虧了隔壁的奶奶幫著照看。家里每次煨湯,母親情愿不吃,都要添上一碗堆得冒尖的湯送給隔壁的奶奶吃。母親說,老人的口是金口,越吃越有。
長大后,我也曾學著煨蓮藕排骨湯,但總覺得沒母親煨的湯香甜,母親傳授過煨蓮藕排骨湯的經(jīng)驗,除了用陶吊在爐火上文火慢熬,選材也十分重要,排骨不一定要正排,豬脊骨、邊排都是可以的,但蓮藕一定要選九孔的,母親說,只有湖北才能種出九孔的蓮藕,也只有九孔的蓮藕才能煨出最濃最香的蓮藕排骨湯。
買排骨的時候,我們都不喜歡排骨下邊那一點“肥泡子肉”,但母親說,那才是一坨正宗的好肉,里面包裹著脆骨,煨熟后脆骨嚼得嘎嘣響,軟爛的肥肉吸滿了湯汁,吃上一塊,味蕾極盡享受。
湖北冬天的街頭,也有賣蓮藕排骨湯的,一般是做小炒或早點的生意搭著賣,老板很大方,五塊錢一大碗,灑上一點胡椒和幾粒蔥花,一碗吃下去,額頭汗津津,周身透滿溫暖。
異鄉(xiāng)冬天街頭的驅寒美食也有很多,涮羊肉、蒸米糕、烤紅薯……但我最戀的,還是母親那碗蓮藕排骨湯。
大寒節(jié)一過,母親便早早地將湖北的九孔蓮藕寄了過來,收到快遞時,蓮藕上還留著一層褐色的泥巴,母親說,這樣的蓮藕保鮮,可以存放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會壞。
待到大年三十,上菜市場買回新鮮的排骨,照著記憶中母親傳授的方法,精心煨上一鍋香氣濃郁的蓮藕排骨湯,然后邀請同事一起品嘗,大家吃的吃,錄的錄視頻,我也要打開手機視頻,邊吃,邊笑著與母親交流煨湯心得。
這個春節(jié),一定也過得十分有意義呢!
過年中國人的集體記憶征文優(yōu)秀作文一千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