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5篇
當今的世界,正悄然地步入一個新時代,正步入一個關乎中國國運,世界和平與繁榮、關乎人類共同命運的新時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挠嘘P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5篇,希望大家喜歡。
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篇一】
“在西遷過程中,充分體現(xiàn)一種精神就是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tǒng)、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西遷精神’”。85歲的盧烈英教授在報告中進一步闡釋“西遷精神”內(nèi)涵。他說,胸懷大局是“西遷精神”的靈魂,就是把個人的前途和國家的需要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無私奉獻是“西遷精神”的核心內(nèi)容。盧烈英說,西遷時不少教師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當時家庭困難的教師可以留下來,但是報名人很少。“兩個榜樣對我影響深刻。我國電機之父鐘兆林教授,周總理考慮他年事已高曾勸他留在上海,但是鐘先生義無反顧帶頭西遷,把整個身心撲在工作上。西遷老教授沈三多不僅自己帶著夫人、女兒一起來,還動員他的妹妹沈德賢、妹夫一起來。他們的人格魅力、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們?!北R烈英說:“奉獻就是一種自覺的、不計回報、把集體利益看得高于個人利益,也是人生的價值追求”。
“‘弘揚傳統(tǒng)、艱苦創(chuàng)業(yè)’是交大人西遷后不辱使命的寫照?!北R烈英說,搬遷的困難是暫時的,建校的困難是長期的,西遷大樹要茁壯成長,必須付出更大的努力。令人欣慰的是,通過西遷交大人的艱苦努力,在西部地區(qū)建設一所享譽國內(nèi)外的重點大學,西安交大的畢業(yè)生已近25萬人,其中40%以上在西部奮斗,創(chuàng)造的重要科研成果累計達29000余項,為西部的教育和經(jīng)濟發(fā)展作出重要貢獻。
“我們進入新時代,要更好發(fā)揮‘西遷精神’,尤其在消除地區(qū)差異上,希望所有年輕知識分子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貢獻聰明才智?!北R烈英說。
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篇二】
“西遷精神”成為交大寶貴的精神財富,“扎根西部,服務國家”的情懷與使命激勵著一代代交大人用奮斗寫就“奉獻青春為家國”的感人故事。
我國著名熱能工程專家林宗虎院士在報告會上回憶自己交大求學、成長過程,以及科研創(chuàng)新的經(jīng)歷。他感慨地說,今年我已經(jīng)85歲了,人生的前25年是在上海求學,后60年是在西安交大建功立業(yè)的時期。我現(xiàn)在年歲已高,還在奮斗的路上。今年我要完成300多萬字專著的修改。“我希望在有生之年和大家一起繼續(xù)奮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一分力量!”
西安交大電氣學院80后教授劉文鳳在報告中分享對“西遷精神”的認識。劉文鳳說,“西遷精神”是愛國主義的赤子情懷、追求卓越的進取精神。電氣學院80后的教授不下10人,不少人都是國外知名高校學成歸來報效祖國的。我們從交大老一輩身上感受到了愛國愛校,“西遷精神”為我們青年教師成長注入“精氣神”。“我們作為新一代的交大人已經(jīng)把‘西遷精神’內(nèi)化成為我們的交大情懷,在‘西遷精神’的感召下,我們將用我們的奮斗、用我們的青春譜寫一個大大的‘愛’字——愛交大、愛西安、愛陜西、愛我中國。”劉文鳳說。
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篇三】
1月30日,在學習弘揚“西遷精神”專題報告會上,西安交通大學的“西遷”老教授們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西遷”故事和感悟。與會的同志聽了之后,紛紛表示,這種“胸懷大局、無私奉獻、弘揚傳統(tǒng)、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大無畏精神,是值得一生學習的寶貴財富,是對西遷先輩歷史功績和偉大精神的高度弘揚。
西咸新區(qū)管委會副主任王飛聽了報告后說:“1956年,交大師生懷著向科學進軍,建設大西北的一腔熱血,告別了繁華的上海,來到滄桑的大西北支援建設,這種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是對我精神上的一次洗禮?!彼f,古有張騫鑿空、玄奘西行,今有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西部大開發(fā),而交通大學的“西遷精神”承前啟后、卓然而立,與革命時期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張思德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紅旗渠精神,焦裕祿精神等,共同形成了中國共產(chǎn)黨的精神譜系,成為中華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萬丈的一段。正是在這些精神的激勵下,在無數(shù)前輩無私奉獻下,我們國家才有了屹立于世界之巔的今天,我們陜西才有了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取得大步跨越的今天。
“62年后的今天,西安交大又一次響應國家號召,為‘大西安’建設,為陜西‘追趕超越’繼續(xù)向西前行,來到西咸新區(qū),繼續(xù)奉獻于新區(qū)的建設之中,這對我們西咸人既是激勵和鞭策,更是對‘西遷精神’的弘揚和傳播。我們將在‘西遷精神’的指引下,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工作勁頭,服務保障好交大創(chuàng)新港項目建設,為交大的再一次‘西遷’提供有力保障?!?他說。
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趙春平表示,“西遷精神”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展國家建設、改革、發(fā)展,特別是耕植西部、發(fā)展西部的重要體現(xiàn),激勵了老中青三代交大人拓荒黃土,激情奮斗,艱苦創(chuàng)業(yè),不僅是新時代西安交大辦學的寶貴精神財富,更是全市教育系統(tǒng)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寶貴育人資源,確保市委市政府各項教育重大部署得到落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他說:“當前教育各項改革已經(jīng)進入深水區(qū)、攻堅期,教育事業(yè)發(fā)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也遇到了不少挑戰(zhàn),迫切需要以更加堅強的政治定力、改革魄力、育人活力來解決好‘上學難’等難題。教育系統(tǒng)學習宣傳‘西遷精神’,就是要把國家情懷、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chuàng)業(yè)精神與西安教育工作實踐相結合,融入到校長辦學實踐、教師教學實踐、學生學習實踐中,進而激勵引導廣大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開拓創(chuàng)新、潛心育才,為加快西安教育現(xiàn)代化步伐,全力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資源最富集城市盡心竭力?!?/p>
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張愛萍聽了報告后表示:“‘西遷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學習弘揚‘西遷精神’,既是歷史的呼喚,更是時代的需要,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不竭精神動力。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將自覺把‘西遷精神’融入血脈,汲取力量,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做學習弘揚‘西遷精神’的排頭兵?!?/p>
張愛萍說,“西遷精神”與全面從嚴治黨戰(zhàn)略目標取向、思想內(nèi)涵上具有緊密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對于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fā)展,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都具有重要意義。機關黨員干部將立足本職、躬身踐行,汲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革命情懷,弘揚開天辟地、百折不撓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樹立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干事信念,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進一步轉變思想觀念、提升能力素質、改進工作作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干在實處,干出精彩,以新時代鐵軍的優(yōu)良作風,當好服務企業(yè)和群眾的五星級“店小二”,推動大西安在新時代實現(xiàn)追趕超越新發(fā)展。
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篇四】
一路向西:“愛上黃土地。扎根大西北”鑄就了西遷精神
從黃浦江的十里洋場,到渭水之濱的寂寥古城。62年前,胸懷愛國之志的一大批人,放棄了自古繁華的上海。義無反顧地踏上了交大西遷之路,三千里路云和月,六千遷徙師與生。自此扎根在滿目荒涼的唐都,在滿是麥田的黃土地上開啟了建設西部一流大學的風云甲子。一首:“長安好,建設待支援。十萬健兒湖海氣,吳儂軟語滿街喧,何必憶江南”道出了無數(shù)西遷交大人的心聲。也正是這群交大西遷人讓西安交大一步步成長為共和國人才的搖籃,成為西安乃至整個西部地區(qū)一流的大學。
薪火相傳,讓愛國奉獻的西遷精神歷久彌新
62年星移斗轉,始終秉承愛黨、愛國、愛人民的高尚情懷,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yè),是一代又一代交大人不變的底色?;仨淮笕宋餍凶阚E,彭康、陳大燮、鐘兆琳等一大批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沒有豪言壯語,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理解“祖國召喚”的意義,不講條件,不問原因,毫不猶豫地來到那時還很貧困落后的西安,投身西部高等教育事業(yè),獻出自己的青春年華,有的甚至獻出生命。西遷精神不僅是西安交大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財富,也是廣大知識分子熱愛黨、服務人民高尚情操的光輝寫照。老一輩交大人用忠誠和擔當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如今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里。我們走進了新時代,有著更為廣闊的發(fā)展舞臺,我們沐浴著黨和國家關懷的春風,再次迎接知識分子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要向老一輩交大人學習,秉持祖國繁榮擔當精神,在新時代要有新作為,為新時代做出新貢獻。
不忘初心:用西遷精神照明新時代的前行之路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今的西安交大,不僅是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yǎng)基地,更是西部地區(qū)位居前列的科較高地,新時代賦予西遷精神新的內(nèi)涵,每個交大人都應該做西遷精神的新傳人,讓國家情懷與使命擔當根植于心,融匯于行。在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精神立則人格立,精神強則國家強。西部大開發(fā)是一項艱巨而漫長的工程,西部能不能興旺發(fā)達,決定了中國夢實現(xiàn)的速度和高度。新的“一帶一路”建設戰(zhàn)略契機,使得西安交大將承擔起更多更重要的使命與擔當。西遷精神必將進一步喚起具有開拓和奉獻精神的交大人,不弛于空想,不鶩于虛聲,沿著前輩們愛國和奮斗的足跡,一步一個腳印,用智慧和辛勞,開創(chuàng)足以慰籍家國的偉大事業(yè),大步向世界一流大學進軍。
風云兩甲子,弦歌三世紀。如今西安交大這棵枝葉擎天的“梧桐樹”,在西安這塊充滿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土地上,愈發(fā)枝繁葉茂。吸引著海內(nèi)外無數(shù)有志青年前來接受“洗禮”。而西遷精神作為其獨有的傳家寶,更將激勵懷揣夢想的莘莘學子,譜寫更加輝煌的西部新篇。
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篇五】
1956年,6000多熱血青年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告別繁華的黃浦江畔,義無反顧踏上列車,志愿奔赴千里之外的西部地區(qū)。不到半年,六千多名交大人匯聚西安;僅一年時間,新校區(qū)從麥地中拔地而起;扎根三秦大地的西安交大快速成為祖國西部的科技高地。60年來,它們不畏艱難、頑強拼搏,用汗水和雙手,將幾代交大人將奉獻青春的時代擔當與家國情懷融入建設交大的宏偉事業(yè)中,在這片土地上,書寫了“風云兩甲子,弦歌三世紀”的傳奇。西遷精神根植于八百里秦川的廣袤土地上,源于幾代交大人的奉獻奮斗,成長于西安交大世界一流的輝煌戰(zhàn)績上,契合了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xiàn)的精神源泉之一。
像交大這樣的遷徙故事絕非個例?!暗睫r(nóng)村去,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是一代人的集體選擇。
高亢的民歌飄揚在陜北廣袤無垠卻又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上,人們世世代代在這連綿起伏的高原上重復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耕生活。1969年,不到16歲的北京知青習近平來到延川縣梁家河大隊,住窯洞、睡土炕、種地拉煤、打壩挑糞、修公路、建沼氣池,與老鄉(xiāng)們同甘共苦,一干就是七年??倳浽诨貞浹影驳钠吣曛鄽q月時說:15歲來到黃土地時,我迷惘、彷徨;22歲離開黃土地時,我已經(jīng)有著堅定的人生目標,充滿自信。作為一個人民公仆,陜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里培養(yǎng)出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2012年,我同來自陜西的41名公費師范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告別京師,投身陜西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在2016年的研究生畢業(yè)典禮上,董奇校長動情的說:“扎根中國,服務社會,是青年的使命,是時代的召喚,意味著為腳下這片熱土、為培育我們的民族奉獻青春的真摯情懷與擔當?!苯衲?,師范生服務期已滿,我和同學們約定:終生從教、終生樂教、終生善教。母校百余年的歷史積淀為我們鋪就了前行的道路:與時代同呼吸,與人民共命運,是每一位學子義不容辭的責任。初心不改,青春作證。以夢為馬,溫暖人間。愿作明燭,長照一方。甘為人梯,此生不辭。讓束束薪火在掌心間傳承不滅,去點亮更多孩子的夢想。
在中華民族的價值譜系中,向來尊崇“兼濟天下”,而非獨善其身;講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講“好兒女志在四方”。將個人得失置身國家利益之后,將個人選擇融于國家需要之中,是深厚的文化土壤中和社會體制下生長的自主選擇、無悔抉擇!
眺望前路,傳承“西遷精神”,將個人奮斗步伐深深刻印在國家發(fā)展歷程中,以厚重的奮斗底色托起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高歌猛進、闊步前行!
相關文章:
2020五四青年節(jié)如何發(fā)揚和傳承西遷精神演講稿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