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10篇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范文10篇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親途中發(fā)生的故事。伯牙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善彈七弦琴,技藝高超。既是彈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為“琴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參考借鑒!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1
【伯牙和子期的故事】
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的名字叫俞伯牙。俞伯牙從小非常聰明,天賦極高,又很喜歡音樂,他拜當時很有名氣的琴師成連為老師。
學(xué)習(xí)了三年,俞伯牙琴藝大長,成了當?shù)赜忻麣獾那賻?。但是俞伯牙常常感到苦惱?因為在藝術(shù)上還達不到更高的境界。 俞伯牙的老師連成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對他說,我已經(jīng)把自己的全部技藝都教給了你,而且你學(xué)習(xí)得很好。至于音樂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沒學(xué)好。我的老師方子春是一代宗師,他琴藝高超,對音樂有獨特的感受力。他現(xiàn)住在東海的一個島上,我?guī)闳グ菀娝^續(xù)深造,你看好嗎?俞伯牙聞聽大喜,連聲說好!
他們準備了充足的食品,乘船往東海進發(fā)。一天,船行至東海的蓬萊山,成連對伯牙說:“你先在蓬萊山稍侯,我去接老師,馬上就回來?!闭f完,連成劃船離開了。 過了許多天,連成沒回來,伯牙很傷心。他抬頭望大海,大海波濤洶涌,回首望島內(nèi),山林一片寂靜,只有鳥兒在啼鳴,像在唱憂傷的歌。 伯牙不禁觸景生情,由感而發(fā),仰天長嘆,即興彈了一首曲子。曲中充滿了憂傷之情。從這時起,俞伯牙的琴藝大長。 其實,成連老師是讓俞伯牙獨自在大自然中尋求一種感受。
俞伯牙身處孤島,整日與海為伴,與樹林飛鳥為伍,感情很自然地發(fā)生了變化,陶冶了心靈,真正體會到了藝術(shù)的本質(zhì),才能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傳世之作。 后來,俞伯牙成了一代杰出的琴師,但真心能聽懂他的曲子的人卻不多。
有一次,俞伯牙乘船沿江旅游。船行到一座高山旁時,突然下起了大雨,船停在山 邊避雨。伯牙耳聽淅瀝的雨聲,眼望雨打江面的生動景象,琴興大發(fā)。伯牙正彈到興頭上,突然感到琴弦上有異樣的顫抖,這是琴師的心靈感應(yīng),說明附近有人在聽琴。伯牙走出船外,果然看見岸上樹林邊坐著一個叫鐘子期的打柴人。
伯牙把子期請到船上,兩人互通了姓名,伯牙說:“我為你彈一首曲子聽好嗎?”子期立即表示洗耳恭聽。伯牙即興彈了一曲《高山》,子期贊嘆道:“多么巍峨的 高山啊!”伯牙又彈了一曲《流水》子期稱贊到“多么浩蕩的江水啊!”伯牙又 佩服又激動,對子期說:“這個世界上只有你才懂得我的心聲,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兩個人結(jié)拜為生死之交。
伯牙與子期約定,待周游完畢要前往他家去拜訪他。 一日,伯牙如約前來子期家拜訪他,但是子期已經(jīng)不幸因病去世了。伯牙聞 聽悲痛欲絕,奔到子期墓前為他彈奏了一首充滿懷念和悲傷的曲子,然后站立起來,將自己珍貴的琴砸碎于子期的墓前。從此,伯牙與琴絕緣,再也沒有彈過琴 。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2
【我渴望有位“知音”】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這是我學(xué)的文言文之一的《伯牙絕弦》。理解透徹后,我對伯牙是百分的羨慕,甚至有點嫉妒,因為他有鐘子期這樣的“知音”。知音是指“真正了解自己的人”,而知音實在是可遇不可求,因此有了“高山流水”(表示知音難覓)。
對我而言,我現(xiàn)在沒有一個真正的知音,就算是爸爸媽媽也不是真正了解我。因此,爸爸媽媽也不是我的知音。每次我傷心時,每次我煩躁時,每次我生氣時,都感覺爸媽沒有了解我。也許爸媽是了解我的,但我沒有察覺。
在同學(xué)之間,我的人緣很好,有許多朋友,關(guān)系密切的也有幾個。但是,他們卻沒有一個能做到鐘子期對伯牙的一半,但他們有時也是了解我的。就像那一次上課時,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作業(yè)就去辦事了。我寫完作業(yè)后,捧起了名著《哈利.波特》,后來看到小天狼星死時,我很感動,有點想哭。這時路文軒問我:“田偉,這道題怎么做啊……你怎么哭了?感動的?”我沒有理他,心里卻高興他的話語。
但他們卻有更多的時候并不了解我。記得有一次,陪伴了我多年的鋼筆不翼而飛,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我很郁悶,心情低落,在座位上大哭一場。這時他們回來了,一看我這樣,圍著我問:“你怎么了?你怎么了?”他們每問一句,我的心情就更加低落一分。這時我只想自己靜一靜。
我渴望有一位知音,有一位真正了解自己的知音。如果我是伯牙,我愿意用一生的時間等待我的鐘子期。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3
【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石匠運斤成風去除了郢人鼻上的白泥。這世界上所有東西都有一個美好的知己。那么,我的鐘子期是誰呢? 是,蔡老師。
蔡老師,一個師范大三學(xué)生,到我們學(xué)校實習(xí),是個語文老師,在年段長那當助手。由于段長那時懷孕了,所以語文課一般都是她教。我們班語文老師當時懷孕已生,自然是放假一個學(xué)期,所以,我們班的語文課,被年段其他老師包了。蔡老師開始真正教我們班時,我們已經(jīng)學(xué)完傳記了。她給我們考了這個單元。幸而那次我認真寫卷,不然,我的人生,就沒有這個子期了。果然我們相遇是在最佳時候:我且還在堅持,你亦沒放棄。
考卷是在周三下午的輔導(dǎo)課上講評的。深深記得那堂課。那節(jié)課就像泰山之陰,又忽下暴雨。伯牙鐘子期就是在那個時間認識的。我還記得我在之前對你面貌的描寫:你的頭發(fā)是染的,香檳色的短發(fā)搭配著嬰兒肥的臉旦,像可愛的洋娃娃,每一切都是完美的,即使有一二個雀斑,那也是美麗的小數(shù)點修飾前后更美麗的數(shù)字。那張卷子我66分。語基滿分90。那節(jié)課你說你對照了我們的期中考試,對我們班的同學(xué)的分數(shù)分析。當你說到我時,你,莞爾一笑,說出的話令我心一震的話“這次考的不錯,看得出你還有上升的潛力,好好學(xué)習(xí),不明白的可以去我辦公桌問我?!鄙圃?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多像鐘子期的話呢!就像故事的話,伯牙與鐘子期相約每年8月25日來此鼓琴評琴。我們也約定了下次月考試考75分的,只是,你怎么走了呢?就像故事中,次年8月25日時,伯牙來了,鐘子期卻早死了。怎么,上一世一年你等不了,怎這一世,你還是等不了?!并且,這只是一個月!鐘子期死,伯牙絕弦。似乎,我的身體也是為了“絕弦”,我竟然大病一場!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輒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想象猶吾心也。吾于何逃聲哉?!边x自《列子》。依然想蔡老師。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4
在春秋時期,有個著名的琴師叫伯牙。雖然他聽者無數(shù),但卻沒有人能真正聽懂他的琴聲,為此,他十分寂寞。
一天,他為了排遣內(nèi)心的孤獨,獨自一個人來到這幽靜的山中彈琴。這正是棋夫上山砍柴之時。一陣風吹來,“沙沙”的響聲給伯牙美妙的琴聲平添了一分情感。悅耳的琴聲傳進了一名叫鐘子期的樵夫耳里,他不由自主地向伯牙走近。只聽伯牙的琴音威嚴高亢,氣勢巍峨。一會兒輕巧活潑。鐘子期忍不住贊嘆:“彈得真妙呀,琴音像大山一樣高峻?!辈佬闹新月砸惑@,有些激動,有些歡喜,手上卻撥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有節(jié)奏,和剛才氣勢又有所不同。鐘子期又稱贊道:“彈得太好了,琴音像流水一樣浩蕩。”伯牙收了手,有些詫異,摸了摸胡子,緩緩說道:“你是唯一個懂我的人,請問你高姓大名?!辩娮悠谂c伯牙就這樣認識了。每天,伯牙都會上山彈琴;而鐘子期呢,每天也會到那里去聽伯牙的琴聲。慢慢地,伯牙與鐘子期的友誼得到了升華,兩人都成為了對方的“知音”。
如此美好的日子一直持續(xù)到了那一天。
那天,伯牙依舊帶著他的琴興致勃勃地去他與鐘子期約定的地方彈琴。彈了許久也不見鐘子期來。也許是心靈相通吧,伯牙隱隱感到鐘子期出事了。于是,伯牙開始尋找鐘子期。他費盡千方百計,終于得到了鐘子期的消息,卻并不是他想象那樣的——鐘子期……死了!伯牙的心一下子涼了。雖然那天陽光明媚,可他卻如同身在冰天雪地。與鐘子期的相識,每天上山彈琴、品琴聲,一起聊天、喝酒......一幕幕情景,緩緩凝聚起來,匯成喪失“知音”的,難以訴說的悲傷,又變成一根根尖銳的小針,一齊扎著伯牙的心。伯牙傷心極了,他去了鐘子期的墳前,帶上了他的七弦古琴。在子期墳前,他緩緩坐下,輕輕撥動琴弦,彈起了那支兩人初見時彈的曲子。琴聲再無那種美妙,而是那么的悲傷,讓人聽了潸然淚下。最后一章音符,他沒有撥琴,而是讓一顆熱淚滾滾流下,顫動了最后一聲絕響……一曲終了,他站起來,摔破了琴,對子期的墳說:“子期兄弟,你去了,我也不再彈琴了。”說完,悄然離去,終身不再碰琴。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唉,千金易得,知音難尋啊!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5
古代有位彈琴愛好者,名叫俞伯牙,他受人愛戴,被人尊稱為“琴仙”。
有一天,伯牙帶著琴滿懷高興地走出家門。他來到一個無人的地方,湖水柔波蕩漾,風姑娘拂過樹梢,柳樹紙條隨著風兒在擺動,隱隱約約傳來鳥兒動聽的歌唱聲,也許是伯牙的琴聲太迷人了,把遠在千里外的大雁都紛紛招來了。
不知是哪陣風,把熱愛琴的鐘子期也帶到了這兒,悠揚的琴聲延伸到湖對岸,把鐘子期深深陶醉了。
伯牙彈琴時,心里突然想到了巍峨的高山,鐘子期似乎明白他的心意,夸獎道:“彈得如癡如醉,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面前!”伯牙心里又想到了流水,鐘子期十分迷戀,不假思索道:“好好好,好極了!這琴聲宛如奔騰不息的江河從我心中流過!”
無論伯牙心里想些什么,鐘子期都能準確的說出他的心意,這世間難求知音啊,伯牙終于找到了他的知音——那就是鐘子期。子期應(yīng)故死后,伯牙認為在這五彩繽紛的世上再也沒有他的知音了,雖然伯牙和子期只是一面之緣,但是知音難尋啊!好不不容易才找到一個真正了解自己的知音,偏偏他卻應(yīng)故而去世了,伯牙能不傷心嗎?是的,有何物能和知音相提并論呢?伯牙悲痛萬分,他摔破琴,扯斷琴弦,終身不再彈琴了。
是啊,真正能理解自己的心意,有共同語言的人才能稱得上知音。人生苦短,知音難求。每個人都希望能找到自己的知音啊!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6
伯牙從小就酷愛音樂,他的老師成連曾帶著他到東海的蓬萊山,領(lǐng)略大自然的壯美神奇,使他從中悟出了音樂的真諦。
他彈起琴來,琴聲優(yōu)美動聽,猶如高山流水一般。雖然,有許多人贊美他的琴藝,但他卻認為一直沒有遇到真正能聽懂他琴聲的人。他一直在尋覓自己的知音。
有一年,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來到了漢陽江口。遇風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
晚上,風浪漸漸平息了下來,云開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著空中的一輪明月,伯牙琴興大發(fā),拿出隨身帶來的琴,專心致志地彈了起來。他彈了一曲又一曲,正當他完全沉醉在優(yōu)美的琴聲之中的時候,猛然看到一個人在岸邊一動不動地站著。
伯牙吃了一驚,手下用力,“啪”的一聲,琴弦被撥斷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測岸邊的人為何而來,就聽到那個人大聲地對他說:“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個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這里聽到您在彈琴,覺得琴聲絕妙,不由得站在這里聽了起來。”
伯牙借著月光仔細一看,那個人身旁放著一擔干柴,果然是個打柴的人。
伯牙心想:一個打柴的樵夫,怎么會聽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問:“你既然懂得琴聲,那就請你說說看,我彈的是一首什么曲子?”聽了伯牙的問話,那打柴的人笑著回答:“先生,您剛才彈的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只可惜,您彈到第四句的時候,琴弦斷了?!?/p>
打柴人的回答一點不錯,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請他上船來細談。
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彈的琴,便說:“這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造的。”接著他又把這瑤琴的來歷說了出來。
聽了打柴人的這番講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著伯牙又為打柴人彈了幾曲,請他辨識其中之意。
當他彈奏的琴聲雄壯高亢的時候,打柴人說:“這琴聲,表達了高山的雄偉氣勢。”
當琴聲變得清新流暢時,打柴人說:“這后彈的琴聲,表達的是無盡的流水?!辈缆犃瞬唤@喜萬分,自己用琴聲表達的心意,過去沒人能聽得懂,而眼前的這個樵夫,竟然聽得明明白白。沒想到,在這野嶺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尋覓不到的知音,于是他問明打柴人名叫鐘子期,和他喝起酒來。倆人越談越投機,相見恨晚,結(jié)拜為兄弟。約定來年的中秋再到這里相會。和鐘子期灑淚而別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約來到了漢陽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見鐘子期來赴約,于是他便彈起琴來召喚這位知音,可是又過了好久,還是不見人來。
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聽鐘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訴他,鐘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臨終前,他留下遺言,要把墳?zāi)剐拊诮叄桨嗽率逑鄷r,好聽伯牙的琴聲。
聽了老人的話,伯牙萬分悲痛,他來到鐘子期的墳前,凄楚地彈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彈罷,他挑斷了琴弦,長嘆了一聲,把心愛的瑤琴在青石上摔了個粉碎。
他悲傷地說: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這琴還彈給誰聽呢?”( 華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7
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辈浪睿娮悠诒氐弥?。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fù)鼓。
這是個多么感人的故事啊!
人間,友人常在,知音難尋。
伯牙是一個從小就喜愛音樂,刻苦練習(xí)——終練得“高山流水”之技,“爐火純青”之際。
奈之無人鑒賞,似有奇玉亦無人賞識也。
遇鐘子期時。伯牙于山上彈“高山”之曲,巧鐘子期正從此路過,琴聲入耳,如有一座巍峨的泰山屹立在前面,乃嘆:“此樂善哉,聞之峨峨若泰山!”伯牙見有人贊嘆自己的音樂,又換“流水”之樂,子期聞之,似奔騰的江河流淌于前面,又嘆:“此樂善哉,聞之洋洋若江河!”伯牙見有人識樂,便問子期:“吾樂如何?”子期曰:“如爐火純青!”伯牙大喜,與子期談?wù)撘魳贰?/p>
……
二人滔滔大論,不久為形影之友。
他們常常約會于山上,伯牙乃用琴聲來表達自己的心情,都被子期猜對,伯牙乃認子期為“知音”,視其為知己也。
……
忽一日,子期逝。伯牙十分悲痛,想到:世上再也沒有比鐘子期更懂得他的琴樂的人了,于是把自己心愛的琴摔破,來祭奠他的知己——鐘子期,決定終生也不再彈琴了。
這種友情被世人所贊頌: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
情為何物?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8
【知音難覓】
高山流水遇知音講的是伯牙與子期。借問人間愁寂意,伯牙弦絕已無聲。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風酒一樽。鐘期酒已沒,世上無知音。都是描寫俞伯牙與鐘子期的知音情。
現(xiàn)今有穿越劇《步步驚心》中的若曦和十三爺,《甄嬛傳》中的甄嬛和十七爺。他們都是知己。盡管不真實,但他們的知己情讓我深深感動。
人間得一知己足矣,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一個知己的,得到一個知己是多么的珍貴和幸運。我終于明白伯牙絕弦的道理。相識滿天下,知己能幾人。是講知己的可貴和稀有。士為知己者死,講的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種境界讓我感嘆。
我多么想得到一個知己,但是卻那么的難。祝愿有緣人成為知己。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9
【伯牙摔琴謝知音】
聽到古箏如高山流水的聲音,我的心情激蕩著,想起了那個眾所皆知的故事:《伯牙摔琴,子期知音》。古往今來,如伯牙那樣感慨世間險惡,知音稀少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唐朝詩人孟浩然有過:”知音世所稀” 的感嘆;南宋抗金將領(lǐng)岳飛也寫道:”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其他古人也留下:”相識滿天下,知音有幾人?”誠然,在爾虞我詐的舊社會,古人由于受到階級與歷史的局限性,尋覓真正的知音確實有些困難。
然而,知己變成了身邊不可缺少的靈魂。但是從“伯牙摔琴謝知音”,一方面我看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友誼,表明他忠于友情的可貴精神。但從另一個角度,我看出了伯牙不善于交往、視野狹窄,自以為清高的一面。他把知己與摯友看成極個別的人,把友誼局限在很小的圈子里,并認為,除了鐘子期就再無知音而言了嗎?難道舍此一人,就一生無友可交了嗎?其實生活或者網(wǎng)絡(luò)中,都有過這樣的感嘆,只因為他們不能廣泛地接觸社會,不懂得去與身邊的人交流,不懂得去感受生活。
生活中,我也深有感觸。一次,在學(xué)習(xí)這篇《伯牙絕弦》時,老師讓我們?nèi)ビ懻摗爸簟边@個話題。而我們班的某某同學(xué),卻在教室里獨自地坐著,面對著四面空蕩的墻,而自己卻滲入了沉思……我們也不知道為什么,當老師知道后,去了解了情況,才得知那位同學(xué)覺得身邊沒有一個能談得上知己和摯友的同學(xué),而感到郁悶。因此,老師借此在課堂上為我們強調(diào)了:“其實人之間的交往范圍是廣闊了,性情相近、志趣相投的同道之人并不為稀。不過這取決于人對知己良朋的理解與標準而已。而那位同學(xué),你可能覺得身邊的同學(xué)對你冷漠,不會去理解你、體諒你,但你也要知道,知己要從身邊中挖掘,更要去觀察事物,要使自己的視野擴寬,不能限制到一個制度,這會壓抑你的……”那個同學(xué)臉紅了,慚愧地低下了頭,他好像也懂得了什么……
從那以后,我們也學(xué)會了在生活中尋找知己,在廣闊的視野中尋覓。而且也學(xué)會用深遠的目光去審視,用更明悟的思想去理解,才會發(fā)現(xiàn),生活充滿陽光,志趣相投,品行相近的知己良朋并不缺乏。以更平和的心境來面對生活與網(wǎng)絡(luò),對于知己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
伯牙鼓琴改寫優(yōu)秀作文篇10
【《伯牙斷琴》有感】
《伯牙斷琴》講的是主人公伯牙與一個名叫鐘子期的人認識了。伯牙最善長彈琴,無論他演奏什么曲子,鐘子期都能表達出曲子的旋律。于是鐘子期成了伯牙的知己,鐘子期去世后,博雅也不再彈琴。
伯牙勤學(xué)苦練,可就是對自己的琴藝感到不滿。遇到了一個“千年難遇”的知音,可知音去世后,他對彈琴也失去了興趣。斷琴的地方叫做“斷琴臺”,而他們之間的友誼也是千古流傳。我認為伯牙如果不斷琴會有更好的選擇,雖然“知音難覓”,但他一個人也不是不可以繼續(xù)彈琴啊!他可以更加努力,讓自己的琴藝高到出神入化的程度。然后開一個琴行,把自己的琴藝傳授給學(xué)徒,讓這歌聲歡樂人們,讓這精髓永久地流傳下去。并像鐘子期對自己一樣對他們,把自己的欣賞成為對他們的鼓勵、動力,希望他們變的更自信。告訴一些曾經(jīng)像自己一樣斷琴的人,不要放棄,不要氣餒,做一件事情要有目的,持之以恒、有毅力,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伯牙啊!你怎能輕易放棄呢!如果不遇上鐘子期,你的琴藝能提高嗎?你現(xiàn)在斷琴,豈不是辜負了鐘子期對你的贊賞和你自己的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