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國慶作文精選
國慶見聞高中相關作文精選一:
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胡錦濤同志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胡錦濤同志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首長好!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17個徒步方陣以及25個戰(zhàn)車方陣,每個方陣都有著雄偉的氣勢,精良的裝備,高昂的士氣。展示了中國的富強,我為自己是“炎黃子孫”而感到自豪;我為是中華民族的兒女感到驕傲……
記得60年前的今天,毛主席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解放全中國!”15年前的今天,鄧小平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號召發(fā)揚我們的祖國。如今,中國繁榮昌盛,蒸蒸日上。作為中華民族子女的我們,難道不應該努力學習,把我們的祖國發(fā)揚光大嗎?難道不應該為祖國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貢獻嗎?是啊,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未來的發(fā)展需要靠我們的努力。
看著閱兵式上的官兵們雄赳赳氣昂昂、英姿颯爽的樣子使人們倍感精神振奮、非常自豪,有這樣的軍隊、有這樣的官兵作為一名中國人我非常驕傲。閱兵式方陣的官兵們邁著標準的步伐,每一步75厘米、每分鐘116步做到了分毫不差;嚴謹?shù)囊?、嚴格的訓練使方陣的官兵們練就了一身的真本領。成千上萬的人竟然可以邁著同樣的步伐,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可以說成是一個接一個的拷貝。他們之間的距離也都是那樣的形同。近20個步兵方陣和30個戰(zhàn)車方陣在眼前走過和隆隆駛過,感覺就像一股無堅不摧的洪流在向前奔騰。
國慶見聞
這次大閱兵,展示了中國強大的軍事能力啊,不看閱兵式上各種戰(zhàn)車、導彈、新型的武器,就看那些昂首挺胸接受檢閱的三軍將士,他們的氣勢,他們的魄力,都讓我為之震撼,就連今年第一次接受檢閱的女兵方隊,也是颯爽英姿,讓人羨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共有過13次國慶閱兵,目的都是為了展現(xiàn)軍備建設成果,增強民族自信心,展現(xiàn)武裝力量建設成就,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展示了國威、軍威和民心。
今年的閱兵式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完的一次閱兵式。通過這個大閱兵,感覺咱們中國確實很厲害,不再是之前那個受別國侵略的落后之地,我們中國人也不再是別人眼里的東亞病夫,我為我們的國家而驕傲、自豪,也忠心的祝福我們的國家在以后的日子里會更加繁榮、昌盛、富強!!
國慶見聞高中相關作文精選二:
新中國迎來了六十周年華誕。“十。一”早上十點,閱兵儀式在天安門廣場正式開始。祖國母親的生日盛宴讓我深深感受到:祖國在60年中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回首1949年的開國大典,毛驢拉著大炮進場,在人群中不斷穿梭;當年,飛機只有17架,有的飛機只好飛了兩圈,讓人覺得有很多架飛機同時在天空中翱翔;當年武器裝備的品種也是屈指可數(shù)。
而今,禮炮可以自動發(fā)射。飛機品種繁多,預警機、加油機等特種飛機出現(xiàn)在天安門上空,有5個導彈方隊在這次閱兵中亮相,其中3個是導彈中的最新型號,與以前受閱的導彈相比,性能都有了明顯提高。從1949年到2009年,裝備大“換骨”,軍隊“脫胎”忙,中國空軍正在形成完整先進的作戰(zhàn)體系。值得一提的是,飛行員中出現(xiàn)了女性,她們展現(xiàn)了中國女軍人的英姿。其中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無人機’那個可是中國軍事上不小的進步。
毛澤東主席在“點燃”新中國的光明,“驅趕”掉黑暗時,“推醒”中國這條沉睡著的“巨龍”的時候,仔細想想,真是不容易啊!
在檢閱方陣中,可以看到很多奧運冠軍的身影。半個多世紀之前還被罵作“東亞病夫”中國人,而今已邁步跨入體育大國的行列。此外,我們還驚喜地看到了“神州”號的航天英雄。神舟”系列飛船的成功發(fā)射,從無人到載人,從艙內到出艙,每一小步都是一次跨越式的進步,是中國在空間技術領域的一次重大飛越,也是中國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壯舉。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彈指一揮間,半個世紀過去。我們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了60華誕的光輝日子。通過閱兵大會,我們看到了中國的強大。慶典開始時,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了整個天安門廣場,鮮艷的五星紅旗像一束火焰在天幕上燃燒。江澤民同志肅立在敞篷車的正中央駛過金水橋,向海陸空三軍問好?!巴緜兒?同志們辛苦了!”江澤民同志的問候如和煦春風,溫暖軍心?!笆组L好!為人民服務!”官兵們的回答似驚雷回蕩,山呼海應。
解放軍等中國各種軍種踢著正步一樣整齊非常漂亮,也是我想到了我們在學校中路隊制我們如果也非常整齊的話肯定也非常漂亮。當時間的腳步跨入2009年,祖國六十年的歷程是永遠聳立在我們心中的豐碑,是激勵我們永遠前進的火炬!“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這雄壯的國歌,不正唱出了我們偉大祖國堅強不屈的脊梁嗎?讓我們以航天精神為動力,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去筑成我們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