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立秋是幾月幾日 2019年咬秋應該吃什么
“立秋”是進入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可別以為立秋過了天氣就涼爽了,在南方地區(qū),立秋時節(jié)氣候依然如夏日中天,預防秋老虎很關(guān)鍵。那么2019年的立秋是幾月幾日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019年立秋是幾月幾日,希望能幫到大家!
2019年立秋是幾月幾日:
2019年08月08日 03:12:57 星期四 農(nóng)歷七月初八
立秋,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13個節(jié)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jié)氣,標志著孟秋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氣由熱轉(zhuǎn)涼,再由涼轉(zhuǎn)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
立秋,七月節(jié)。 立字解見春。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斂也。
立秋三候
初候,涼風至。西方凄清之風曰涼風。溫變而涼氣始肅也?!吨苷Z》曰火見而清風戒寒是也。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涼風來,而天氣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三候,寒蟬鳴。寒蟬,《爾雅》曰寒螿蟬,小而青紫者;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聲變之矣。
宋時立秋這天宮內(nèi)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nèi),等到“立秋”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弊喈?,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立秋節(jié)氣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秋天就要來臨。當立秋到來時,我國很多地方仍然處在炎熱的夏季之中。立秋后雖然一時暑氣難消,還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氣總體趨勢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由于全國各地氣候不同,秋季真正開始時間也不一致。
在現(xiàn)實中,秋季開始的劃分有幾種:在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秋為秋季的開始;在天文學上根據(jù)地球繞太陽的公轉(zhuǎn)軌道把“秋分”作為秋季的開始。
而在民間有說法,指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nóng)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diào)雨順的過日子,農(nóng)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
2019年咬秋吃什么 立秋食譜
所謂的“咬秋”是指立秋日時要吃相應食物的習俗,到了立秋這天,民間有“咬秋”傳統(tǒng)習俗,那么2019年咬秋吃什么好呢?且隨小編 一起來看看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立秋飲食篇章吧!
吃西瓜
江蘇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風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終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后,遲早氣候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chǎn)生影響,因而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食秋桃
立秋時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吃完把核留起來。等到歲除這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能夠革除一年的瘟疫。
吃清涼糕
在金華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tǒng)風俗。何為清涼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狀,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結(jié)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吃“福圓”
立秋節(jié)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chǎn)期。人們信任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并且龍眼又稱為“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食小赤豆
從唐宋時起,還有在立秋,必須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風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時要面朝西,這樣聽說能夠一秋不犯痢疾。
吃“渣”
山東萊西區(qū)域盛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話。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許多區(qū)域的風俗帶有治病和請求一年健康的含義。四川、山東是這一類風俗的典型代表。
貼秋膘
民間有句俗話:立秋到,貼秋膘,冬去春來身體好。說的是天涼今后,人們應該多吃些肉食,彌補一下因伏天胃口差、加上流汗而帶來的虧虛,進步免疫力。不過,許多網(wǎng)友標明,現(xiàn)在的生活不比早年,平日里現(xiàn)已吃得很好、夏天也留意保養(yǎng),因而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別食補。
吃餃子
沈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話: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許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