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雙立春什么意思年景如何
2023年雙立春年什么意思景如何最新
雙春年就是一年中有兩個“春”,春指的是“立春”節(jié)氣。“雙”是大數(shù),我國傳統(tǒng)習俗認為好事成雙、雙喜臨門、逢雙見喜,新人結婚則是“成雙成對”的,下面小編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2023年雙立春,老人說“兩春一冬,黃土變成金”,什么意思?年景如何?
在我國上千年的農耕歷史中,土地一直都是農民的“命根子”,糧食收成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農民的利益。在農村,農民聊得最多的就是“糧食的收成”問題,都希望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對于明年的年景如何,農村老人說明年是“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老話是什么意思?
“兩春”就是指“雙立春”,即在一個農歷年份中有2個立春節(jié)氣,年首和年尾各有一個立春節(jié)氣。翻開日歷我們會發(fā)現(xiàn),2023年2月4日為立春節(jié)氣,對應的農歷時間為2023年正月十四;2024年2月4日也為立春節(jié)氣,對應的農歷時間為2023年臘月廿五,2023年在正月十四和臘月廿五各有一個立春節(jié)氣,因此2023年是雙春年。
為什么會存在雙春年?
雙春年是我國歷法中的一種獨特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就是出現(xiàn)“閏月”造成的,由于存在閏月的年份在農歷上有13個月,農歷全年有384天,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年首和年尾各有一個立春,于是就會出現(xiàn)雙春年。翻開日歷我們會2023年是閏二月,即有兩個農歷二月。
在我國民間有的人把“雙春年”又稱為“孤鸞年”,這是由于雙春被一些不懷好意的人稱為“第二春”或者“二度春”,說的就是婚姻關系不和,有個詞叫“鸞鳳和鳴”,“鸞”和“鳳”是一對恩愛的鳥,如果“鸞”和“鳳”分開就好比失去了配偶,因此一些人牽強附會說雙春年不宜結婚。雙春年不宜結婚完全是一種迷信的說法,雙春年是僅僅是一種歷法表現(xiàn)形式,是一種很平常的現(xiàn)象,對于傳統(tǒng)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閏月?
陰歷是根據(jù)月相變化而制定的歷法,一個陰歷朔望月為29.5天,陰歷一年為354天或者355天,而一個陽歷回歸年為365天或者366天,一年中在陰歷和陽歷之間就出現(xiàn)了11天的偏差,3年累計的時間差距就超過一個月,為了協(xié)調回歸年和農經年的矛盾,為了防止回歸年與農歷年月四季脫節(jié),因此人們通過“置閏”的方式來平衡兩者的關系。
一般來說,在農歷年份每二至三年就要增加一個月(增加的這個月叫閏月),像2020年為閏四月,2023年為閏二月,2025為閏六月,2028年為閏五月。
那么2023年為什么是閏二月?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為什么2023年是閏二月,而不是閏五月、閏八月?我們都知道農歷是根據(jù)月相的變化周期、參考太陽回歸年為一年的長度,并加入二十四節(jié)氣而制定的歷法,因此我們現(xiàn)存的農歷融合了陰歷和陽歷,是一種陰陽合歷歷法。
置閏與二十四節(jié)氣密切相關,一年有24個節(jié)氣,月初為節(jié)、月中為氣(單數(shù)叫做節(jié)氣,雙數(shù)叫做中氣,12個節(jié)氣和12個中氣合稱為“二十四節(jié)氣”),12個中氣分別為雨水、春分、谷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而農歷用十二個中氣分別象征一年的十二個月,因此農歷十二個月中必須要有一個中氣。由于中氣與中氣之間相比一個陰歷朔望月會多出一天,長此以往,總會出現(xiàn)中氣在月末的現(xiàn)象,,這樣一來接下來的一個月必然只有節(jié)氣而沒有中氣,于是人們規(guī)定沒有中氣的農歷月份就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
翻開日歷,我們會發(fā)現(xiàn)2023年春分節(jié)氣(春分為中氣)在農歷二月三十,正常情況來說接下來的清明節(jié)氣在三月十五,谷雨節(jié)氣在四月初一,這樣一來整個農歷三月份就只有“清明”一個節(jié)氣,就出現(xiàn)農歷三月沒有中氣的情況,人們把沒有中氣的農歷月份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因此明年就為“閏二月”。
這個知識點理解的關鍵就是:每個農歷月份必須要有1個中氣(雨水、驚蟄…大寒),由于2023年農歷二月后的那個月份只有節(jié)氣,而沒有中氣,因此是閏二月。
“兩春夾一冬,黃土變成金”是什么意思?
“兩春夾一冬”說的就是雙春年,在雙春年的年份由于一個農歷年有兩個“立春”,在同一年份就會出現(xiàn)兩個立春包含冬天的情況。
“黃土變成金”是一種夸張的手法,其描述的就是糧食豐收的景象?!皟纱簥A一冬,黃土變成金”說的就是,遇到雙春年的年份,年景會比較好,糧食會大豐收。
農村還有句老話叫“兩春夾一冬,十個牛欄九個空”,說的就是遇到雙春年的年份冬天往往比較冷,牛會因為沒有足夠的草料而被餓死(雪多,沒有足夠的草料)。有句話叫“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冬天雨月多可以防止麥苗徒長,可以防止旱情發(fā)生,冬天冷還可以凍死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蟲,對來年的生產非常有利。
農諺是我們老祖宗的經驗總結,但是我國地域遼闊,再加上如今的氣候和古代大不相同了,因此農諺我們參考一下就行。至于農諺準不準,我們可以留意一下明年冬天的天氣。
總結,我們老祖宗留給我們很多寶貴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