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銜接育兒知識三篇
每年都會有一批孩子面臨這樣的轉(zhuǎn)型:從幼兒園“小朋友”變成一名小學生。然而許多適齡兒童在上學之初會覺得無所適從。下面學習啦小編整理了大班幼小銜接育兒知識,供你參考。
大班幼小銜接育兒知識一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所處的客觀環(huán)境以及學習內(nèi)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等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一轉(zhuǎn)折?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意義重大。下面,就讓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吧!
如何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一、幼小銜接孩子要做的準備
1.生理準備
進入小學后,兒童的生活條件和教育條件都將發(fā)生新的變化,幼兒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因此,即將進入小學的幼兒應該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1)具有良好文明的進餐、睡眠、排泄、盥洗等衛(wèi)生習慣。
(2)能自己整理自己的儀表,注意保持儀表整潔。
(3)會動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書包、鉛筆盒等)。
(4)了解身體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長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關常識和簡單方法。
(5)能沉著地處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緊急情況。
2.心理準備
對于即將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的幼兒來說,這是他們?nèi)松囊粋€轉(zhuǎn)折點,他們由事事依賴父母逐漸過渡到事事獨立完成,所適應的以游戲為主要形式的活動改變?yōu)閷W習為主要形式的活動,課后還要預習、復習功課或做作業(yè)。因此,幼兒入學前一定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準備。
(1)要有強烈的求知需要;大班的各種活動都應以探索為主,教師應善于提供材料讓幼兒大膽操作,將問題拋給幼兒,發(fā)展大班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沖動,上課不做小動作,堅持完成規(guī)定的任務。許多研究都表明兒童的心理理倫和抑制控制之間存在關系。抑制控制能力的訓練不僅能提高兒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兒童對心理狀態(tài)的認識能力,這說明兒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進兒童心理理論的發(fā)展。教師應從游戲、日常生活入手,培養(yǎng)幼兒的一致性、堅持性,培養(yǎng)幼兒的抑制控制能力。
(3)應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大班各項活動中應著重引導幼兒去猜測,去假設以及引導幼兒記錄試驗過程,幼兒思維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會獲得發(fā)展。
(4)應具備一定的社會交往能力。在大班后期,更應該加強幼兒的社會交往和言語交流,多向幼兒使用心理狀態(tài)的詞語。如:想要、希望、認為、覺得、記得、忘記等。
二、幼小銜接家長要做的工作
1.激發(fā)孩子對校園的憧憬
在假期,家長不妨帶孩子們到他們將要入讀的小學校園轉(zhuǎn)轉(zhuǎn),了解廁所、花園、教室的位置,坐在課桌前感受一下上課的氣氛,和孩子一起較長時間地同讀一本書,提高他們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激發(fā)孩子們上學的欲望。
2.側(cè)重于孩子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
要讓孩子形成良好的時間觀念:按時入睡,按時起床,認真地吃好早餐,上學不遲到。要培養(yǎng)孩子主人翁意識: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套學習用具、生活用具,一桌一椅,有一個學習小天地。讓孩子自己整理書包,自己整理學具,東西要放整齊。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培養(yǎng)孩子學做家務。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培養(yǎng)孩子的家庭責任感。
著重引導孩子專注地做一件事情,在假期側(cè)重培養(yǎng)孩子看書、握筆、閱讀等方面的習慣;提高他們的書面理解能力和對漢字的感性認識,為小學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3.著力把孩子的弱勢變成優(yōu)勢
家長要培養(yǎng)孩子加強交往能力、動手能力和動作協(xié)調(diào)性的發(fā)展。
三、幼小銜接幼兒園要做的工作
1.提高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1)培養(yǎng)幼兒規(guī)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yǎng)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guī)則,幫助幼兒掌握執(zhí)行規(guī)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則,及沒有規(guī)則帶來的后果(破壞圖書等)。
(2)培養(yǎng)幼兒的責任感
老師要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老師或成人信任你,才給你布置任務,培養(yǎng)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并且?guī)椭麄冊趯嵺`中學習并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3)培養(yǎng)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給幼兒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特別要注意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yǎng)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嘩,不與小伙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于創(chuàng)造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于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家長們也應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jié)交伙伴,讓孩子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5)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是培養(yǎng)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我們應該主動從幼兒學習生活的細節(jié)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么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習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特別是自由活動,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6)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復雜的社會大環(huán)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guī)則,注意自身安全。
(7)加強幼兒對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后對環(huán)境的陌生感,幼兒老師可以對教學做相應的調(diào)整??梢赃m當減少孩子活動、游戲的時間,也可以讓孩子與小學生交流,觀察他們做作業(yè)的情況,從而激發(fā)孩子愛上小學的強烈愿望。這樣,從思想、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孩子入學后,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huán)境。
2.發(fā)展孩子的學習適應能力
幼兒入學后,學習成了其主要活動,以讀、寫、算為主導。但是幼兒教師千萬不能進入讓孩子提早接受具體課本知識的誤區(qū),而應重視孩子進行認、讀、算背后的智能發(fā)展,如:空間關系理解、觀察比較、抽象符號操作等。
另外,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專注性和持久性的培養(yǎng)。例如讓幼兒在限定時間內(nèi)完成繪畫、剪紙、書寫等活動,主要是使幼兒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夠堅持一段時間,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適應上課的時間要求。又如,多給幼兒講一些故事、童話、詩歌等文學作品,養(yǎng)成靜坐、傾聽的習慣,為入學后進行正規(guī)系統(tǒng)的學習打好基礎。其他學習適應也不容忽視,例如教孩子一些與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相關的知識內(nèi)容,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3.做好幼小銜接中的家長工作
(1)針對家長中的認識問題,召開家長會和舉辦專題講座
向家長了解幼兒的發(fā)展現(xiàn)狀,介紹幼兒園培養(yǎng)目標和大班學期工作計劃以及幼小銜接工作的具體措施。成立家長學校,請幼教專家來園講課,使家長認識到入學準備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準備,還包括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
(2)充分發(fā)揮“家長園地”的作用
“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窗口。大班末期可設立幼小銜接專欄,根據(jù)目標有計劃地選擇和更換內(nèi)容,讓家長在小小的“園地”中,學習并掌握科學地的教育觀、兒童觀,從而與幼兒園積極配合,為幼兒的發(fā)展共同努力。
四、幼小銜接小學應做的工作
做好幼小銜接工作,不光是幼兒園的任務,小學也應該做好銜接準備。小學和幼兒都要改革,在教育形式上還要逐步靠攏,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該學一些幼兒心理學、幼兒教育學之類的學科,增加教學趣味性,另外,還可以開展知識講座,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小學與幼兒園的不同以及小學生的家長需要做那些工作。
大班幼小銜接育兒知識二
“幼小銜接”如何度過?
小學開學一個多月了,6歲多的明明卻一直在“貪戀”幼兒園的生活,經(jīng)常跟爸爸媽媽說,我們今天去幼兒園吧。對于小學的學習和生活遲遲進入不了狀態(tài),令爸爸媽媽十分著急。經(jīng)多方面咨詢,原來和明明這個小學一年級,存在“幼小銜接”的問題。
從天天玩到天天學
還沒上學的時候,明明特別興奮,媽媽給他買了新書包、新文具??墒乾F(xiàn)在他卻非常想念幼兒園的生活:上課都是唱歌跳舞、畫畫和做手工,回到家也是玩,或者看看動畫片。上了小學每天白天要上6節(jié)課,晚上還有一大堆作業(yè),爸爸媽媽每天都要問:今天學了什么東西啦?……這令明明十分“郁悶”。
的確,小學新生要面對三方面的問題,一是要適應學習和人際環(huán)境的變化。陌生的校園、教室、老師和同學,在給孩子帶來新奇的同時,也會給一些孩子造成情緒上的焦慮與不安。二是要適應學習方式的變化。從幼兒園到小學,是由一個輕松活潑的教學環(huán)境到一個相對比較嚴謹?shù)慕虒W環(huán)境。三是要適應作息時間的變化。
幫助孩子盡快度過適應期
對此,專家表示,小學新生剛脫離幼兒園,適應小學生活有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家長和老師應有耐心引導。
作為家長,僅僅在物質(zhì)和學習條件方面為孩子提供保障,是遠遠不能滿足孩子適應小學生活的要求的,孩子更需要心理上的輔導和幫助,使他們能順利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對此,家長要多抽時間陪孩子熟悉新的校園環(huán)境,要加強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括洗澡、收拾書包等。家長可以先和孩子一起訂好計劃,然后教會孩子看時間,再培養(yǎng)孩子的作息習慣。
“幼小銜接”不等于小學課程進幼兒園
今年,市教委已將“幼小銜接”學習準備期擴大到幼兒園大班,但專家們紛紛指出,幼兒園的“學習準備期”并不宜照搬小學課程,而應側(cè)重在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上。從幼兒園大班過渡到小學一年級,不能簡單地做“加減法”——在幼兒園添加小學課程,或在小學添加幼兒園課程。“關鍵是學生心理的調(diào)整。讓幼兒園學生熟悉小學校園,給小一新生的班級布置得更童趣等,都是為了不讓學生出現(xiàn)心理斷層,因為突然進入新的學習階段而心生恐懼。”
比如,教師可以因勢利導、結(jié)合教學和日常生活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尋找答案,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上進心;不教學生寫字,可以通過游戲、繪畫等培養(yǎng)寫字所需的基本功;訓練幼兒園學生畫橫平豎直的直線等。
大班幼小銜接育兒知識三
為大班幼兒做好入學準備
小學的孩子會被要求:先認字,后閱讀,然后才是寫作。其中強調(diào)的是讓孩子提早去閱讀這一環(huán)節(jié),而不是會寫字。
過去,會要求一個一年級的小學生能認識 3500 個常用字表中的 1000 個漢字,后來降低到 720 個,現(xiàn)在比較合理的定量是 460 個或 300 個。到了二年級畢業(yè),學生應該能完成 2000 個漢字的認識,不一定會寫,能認、能完成一般閱讀即可。(由此看來,父母不需要急著在孩子上學前去教孩子認很多字。字認得多,并不代表孩子能很好適應學校生活。)
現(xiàn)在開始,爸爸媽媽可以做的是:
一堅持和孩子多說話,堅持用規(guī)范的語言說話。并不需要急著讓孩子張口說。工作忙的話,可以買一些故事錄音帶來放給孩子聽。錄音帶的選擇要慎重,選擇一些比較好的出版社會比較放心有保障,比如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少兒出版社,這些出版社出版的制品,語言會比較規(guī)范,效果會更好。最好選擇有音帶,又配書的產(chǎn)品。孩子聽熟了故事后,能自己對照著書“指讀”漢字,從而熟悉、認識這些漢字。
二看路牌認路名。不用刻意地教孩子去認字,而是培養(yǎng)孩子認字的興趣,以及對周圍事物的興趣。
英語
老的英語教材更講究語法教學,詞匯很少?,F(xiàn)在小學校全部采用牛津教材。牛津教材更注重詞匯量,要求一、二年級要認識單詞,三、四年級會拼讀,五年級會音標規(guī)則。
英語是一種完全不同于我們母語環(huán)境的語言。父母需要給孩子去創(chuàng)造機會,讓孩子有機會多接觸英語環(huán)境。比如,在幼兒園時,就可以多參加英語班的學習,這是一種興趣性的、口語化的學習,而不是功利性的考級。純外籍教師環(huán)境并不一定好,外籍教師與孩子的交流完全靠肢體語言進行,孩子依賴肢體語言進行記憶,離開了這個環(huán)境,就不容易記住。相反,一些掌握了外國教學經(jīng)驗的中國老師開設的英語班,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父母需要努力去做的是:讓孩子感覺英語是好學的,英語并不是一樣陌生的東西,這需要有意進行一些鋪墊才能讓一年級的孩子跟上英語學習
數(shù)學
教育改革不斷進行,各地、每年,都會有各不相同的情況。上海市的小學課程改革早在 10 多年前就開始了。課程教學改革把教學內(nèi)容大致分成了三大部分:
1. 基礎型課程:語文、數(shù)學、英語、自然、音樂、體育。比重占 82% 以上?;A型課程由國家統(tǒng)一頒發(fā)教材,同時也有發(fā)達地區(qū)版教材。學校有選擇教材的權利,但是必須達到教委制定的課程標準,統(tǒng)測、考試都按課程標準進行。
2. 拓展型課程:從知識的廣度、深度上有一個拓展。各校有自己的校本課程。拓展課程的面非常廣,根據(jù)各校的師資情況和資源而定。父母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可以同時考察一下校本課程情況。
3. 探究型課程:用科學家的學習形式獲得知識,重在獲得知識的過程。校本課程。
在基礎型課程部分,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勢是:語文占課時總量最多。語文是我們的母語,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工具性強,小學特別是低年級學生,會被先要求重視語文學習,數(shù)學學習的量相對少一點,英語學習反而大于數(shù)學。一般來說,一年級每周會安排:語文課 9 節(jié),英語 3-5 節(jié),數(shù)學 3 節(jié)。
小學生學些什么,學前需準備些什么
生活習慣上準備
·送給孩子一個小鬧鐘,從 10 分鐘、 15 分鐘、 20 分鐘慢慢增加定時鬧響的時間,讓孩子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去做一件事情。
·至少提前一、兩個月,開始作息時間的轉(zhuǎn)換。按照穿衣、吃早飯、步行到校所需花費的時間量,確定起床時間,讓孩子習慣這樣的作息制度。在開學前最后一個月,取消孩子的午睡
·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孩子有條理做事的習慣。比如衣服應該折好放在哪里、比如玩具應該收拾到哪里。給孩子買一個小書包,讓孩子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放進去,教孩子養(yǎng)成整理書包的習慣。要求孩子把東西整理好才能吃飯。過一段時間,要求孩子整理一次自己的東西。
思想上的準備
·爸爸媽媽千萬不能拿小學老師老嚇唬孩子。
·有空的時候帶孩子一起去將要入學的學校外走走、看看,告訴孩子可以在學校里學到很多本領。
·一般情況下,在 4 月份會開始擇校。父母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議論學校的長短。議論要避開孩子進行。
讓孩子有個良好的心態(tài),期待進入學校生活。
學習興趣上的準備
·有時間的話,每天與孩子有一點溝通,哪怕15分鐘也好。和孩子交談一下今天學到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
·一個星期與孩子有一次共同學習的機會,一起出去走走,看看,發(fā)現(xiàn)一些什么,議論一些什么。
猜你喜歡
4.大班幼小銜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