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知識
秋分之后,天氣開始漸漸轉涼了。特別是早晨和晚上,溫度都比較低,注意添衣服。這個時候很多人也講究養(yǎng)生,今天小編整理了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知識_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獲取更多“秋分”相關內容↓↓↓
★★有關秋分的古詩 ★★
★★秋分時節(jié)短信祝福語 ★★
★★秋分節(jié)氣各地流行的諺語 ★★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齊的意思 ★★
★★2021秋分是幾月幾日 ★★
秋分養(yǎng)生知識
“分”在中國人的字典里是一個矛盾的字眼,既有離別與失去的孤寂,也有完美的共享與均衡。在中醫(yī)看來,秋分一直被視為自然界陰陽變化、交替、過渡的分水嶺。所以,我們要注意身體,養(yǎng)生保健。
早睡早起:春困秋乏,一些神經較脆弱的人夜間休息得不好,因此白天容易精神恍惚,此時要保證足夠的睡眠,建議成年人每天保證7小時的睡眠時間。晚上要注意早睡一小時養(yǎng)陰、防燥、提高抵抗力。早上,睡醒后不必立刻起床,可先賴床5至10分鐘再起,使全身得到舒展,利于陽氣旺盛、氣血運行。
調整心情:病可由心生。秋風落葉,萬物凋零,常使人觸景生情。人們潛意識中的“傷秋”之意也會相對增加,情緒低落會影響腸胃功能、加重心臟負擔,使抗病能力下降。為此,保持愉快心情是秋季養(yǎng)生的基礎。要學會調節(jié)心情,積極參加一些有益且自己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最為重要。
秋涼宜凍:秋天晝夜溫差較大,應隨時增減衣服,以防止秋涼感冒。但為了提高人體的御寒能力,呼吸道抵抗力較弱而易患氣管炎的朋友請適當進行“秋凍”,少穿些衣服,以保證機體從夏熱順利地與秋涼“接軌”,以增強體質,提高人體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力與抗寒能力。
飲食清潤:因秋屬肺金,酸味收斂補肺,辛味發(fā)散瀉肺,飲食以清潤、溫潤為主要。盡量少食蔥、姜等辛味之品,適當多食酸味甘潤的果蔬。根據(jù)各人體質可選用甘寒滋潤之品,如百合、銀耳、淮山、秋梨、藕、柿子、芝麻等,以潤肺生津、養(yǎng)陰清燥。
除了情緒和飲食調養(yǎng),平時按壓足三里和人迎穴,通過調理脾胃生津潤肺,達到滋潤皮膚的作用。還可以制作一些湯羹類食品,來輔助身體抵御“秋燥”。
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食譜
油醬毛蟹
油醬毛蟹[配料]河蟹500克(海蟹亦可),姜、蔥、醋、醬油、白糖、干面粉、味精、黃酒、淀粉、食油各適量。
[做法]將蟹清洗干凈,斬去尖爪,蟹肚朝上齊正中斬成兩半,挖去蟹鰓,蟹肚被斬剖處摸上干面粉。將鍋燒熱,放油滑鍋燒至五成熟,將蟹(摸面粉的一面朝下)入鍋煎炸,待蟹呈黃色后,翻身再炸,使蟹四面受熱均勻,至蟹殼發(fā)紅時,加入蔥姜末、黃酒、醋、醬油、白糖、清水、燒八分鐘左右至蟹肉全部熟透后,收濃湯汁,入味精,再用水淀粉勾芡,淋上少量明油出鍋即可。
[功效]益陰補髓,清熱散瘀。
海米熗竹筍
[配料]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高湯、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竹筍洗凈,用刀背拍松,切成4厘米長段,再切成一字條,放入沸水鍋中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干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后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高湯少許,加味精,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消痰,祛風托毒。
甘蔗粥
[配料]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凈榨汁,高粱米淘洗干凈,將甘蔗汁與高粱米通入鍋中,再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薄粥即可。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
秋分時節(jié)防霜措施
①適時早種,錯開晚秋霜凍;
②選用早熟高產品種;
③澆水,因為干土比濕土散熱快;
④熏煙,可在小范圍內形成保溫云層,減輕凍害;
⑤鋤地,“鋤頭有火”,可提高地溫;
⑥施腐植酸鈉或磷肥,使作物提前成熟。試驗證明:施于山藥、玉米、糜谷,可提前成熟5-7天;
⑦最根本是植樹造林,它可調節(jié)氣溫,徹底改變環(huán)境。
秋分節(jié)氣養(yǎng)生知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