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家庭農場新政策
2017家庭農場新政策
家庭農場通常定義為: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勞動力,從事農業(yè)規(guī)?;?、集約化、商品化生產經營,并以農業(yè)收入為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的新型農業(yè)經營主體。有關家庭農場的新政策有哪些可以關注的消息。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17家庭農場新政策,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2017家庭農場新政策匯總
申報家庭農場有4個前提
1.規(guī)模要求
(1)種植業(yè)。經營流轉期限5年以上并集中連片的土地面積達到30畝以上,其中,種植糧油作物面積達到50畝以上,水果面積50畝以上,茶園面積30畝以上,蔬菜面積30畝以上,食用菌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或10萬袋以上。
(2)畜禽業(yè)。生豬年出欄1000頭以上,肉牛年出欄100頭以上,肉羊年出欄500頭以上,家禽年出欄10000羽以上,家兔年出欄2000只以上。
(3)水產業(yè)。經營流轉期限5年以上,且集中連片的養(yǎng)殖水面達到30畝以上(特種水產養(yǎng)殖面積達到10畝以上)。
(4)林業(yè)。山林經營面積500畝以上,苗木花卉種植面積30畝以上,油茶80畝以上,中藥材種植30畝以上。
(5)綜合類。①綜合性農場,應含種植業(yè)、畜禽業(yè)、水產業(yè)、林業(yè)、煙葉類型中的2種以上,并且每種類型達到相應規(guī)模的二分之一以上;②旅游、特色種養(yǎng)、休閑觀光為一體的綜合性農場,面積10畝以上,餐飲住宿設施齊全。
2.產業(yè)宜精不宜多
只有經營1到2種產業(yè),經營者才會精通技術,提高產量和質量,從而提高土地生產力。這正是國家倡導家庭農場的重要原因,尤其在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耕地資源日漸珍貴的條件下。如果經營種類過多,勢必難以樣樣精通,必將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3.以家庭勞動力為主
家庭農場以農業(yè)收入為主,農業(yè)收入應占家庭總收入的60%以上,年總收入在10萬元以上;家庭農場必須以家庭勞動力為主,否則就不叫家庭農場。家庭農場原則上沒有長期雇工,可以有短期雇工。如果雇工數量遠遠超過家庭勞動力,那么它就不屬于家庭農場,只能屬于農業(yè)企業(yè)了。如果是農業(yè)企業(yè),雇工越多越好,為社會解決就業(yè)問題。
4.農場主是農民身份
國家鼓勵和支持家庭農場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農民收入,尤其是依靠自己勤勞致富的農民。所以家庭農場的農場主應該是農民,尤其是本土的農民。雖然目前在進行戶籍制度改革,農民與非農民可能越來越難以界定,至少目前還是容易界定的:凡是在農村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者就是農民,否則就不能認定為農民。
注冊家庭農場的步驟
具體來說,家庭農場申請注冊一共需要五個步驟:
第一步:申請。符合家庭農場認定條件的農戶向家庭農場經營地的所在村(社區(qū))提出申請,并填寫和附帶以下材料:家庭農場認定申請表、土地承包或土地流轉相關證明文件的復印件、家庭農場經營者資格證明和戶口本復印件、家庭農場固定從業(yè)人員身份證復印件。
第二步:初審。村(社區(qū))對申報材料和申請農戶進行初審,對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在《申請表》上簽發(fā)意見。
第三步:復審。鎮(zhèn)(街道)農村工作部門對申報材料進行復審,提出復審意見,并將材料報送市(縣)、區(qū)農村工作部門。
第四步:認定。市(縣)、區(qū)農村工作部門根據上報材料進行認定,對認定合格的家庭農場進行登記、建檔,并頒發(fā)《家庭農場證書》。
第五步:備案。各市(縣)、區(qū)農村工作部門對已經認定的家庭農場,報市級農村工作部門備案。
2017家庭農場新政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