蟑螂有什么繁殖方法
蟑螂是常見的醫(yī)學昆蟲,熱帶地區(qū)的蟑螂一般比較巨大,家居蟑螂普遍夜行及畏光,野外蟑螂因品種而異,趨光性有正亦有負。生活中很令人憎恨,但其實蟑螂烘焙后可以作為生肌止血、促進傷口愈合的藥物,具有很高的養(yǎng)殖價值,那么蟑螂有什么繁殖方法呢?一起來看看吧。
蟑螂生活習性
1、蟑螂是晝伏夜出的厭光性昆蟲,具有喜溫、暗、濕、靜等特點。前半夜21~23時是蟑螂活動高峰期,午夜以后活動逐漸減少,天亮則停止活動。
2、蟑螂活動的適溫范圍是28~33℃。在無光亮、無噪音,溫度和濕度適宜的環(huán)境下蟑螂最活躍,食量最大,生長發(fā)育最快,繁殖力最強。
3、蟑螂屬雜食偏素食類昆蟲,其食性廣泛,幾乎可食任何有機物。有休眠習性,每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初為休眠期。其余月份都有活動,其中以5~9月為活動、取食盛期。屬于不完全變態(tài)發(fā)育類昆蟲,其發(fā)育全過程分卵、若蟲和成蟲3個時期。
蟑螂繁殖方法
1、雌雄鑒別:雄蟑螂外形狹長,腹節(jié)瘦小,翅超出尾端,雄蟲在氣溫較低的冬春(12月至次年4月)數(shù)量多于雌蟲,一般雄蟲比雌蟲壽命短。雌蟑螂外形粗壯,腹節(jié)肥大,腹尾部鈍圓,翅近尾端,在同一卵莢孵出的若蟲羽化后,雌蟲是雄蟲的1.4倍,故5~11月份雌蟲比雄蟲多。
2、引種選種:蟑螂引種最好在每年4~6月份,從自然界中捕捉個體大的做種,在雌雄搭配上,應雌多雄少。蟑螂大都在5~6月份羽化,雌雄蟲羽化l周后開始交配。同一個卵莢孵出的若蟲羽化后1周交配,交配后10天可產卵。雄蟲一生可交配多次,而雌蟲一生只要交配一次就可終身多次產卵。雌蟲一生產卵數(shù)量因品種和飼養(yǎng)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在選種時應選個體大、繁殖力強、便于飼養(yǎng)管理的品種,目前人工養(yǎng)殖最多的品種是美洲大蠊。
3、孵化發(fā)育。蟑螂孵化期為3~12周,從卵莢側面或背面裂開,孵化出若蟲。為使孵化率提高,使若蟲不被成蟲吃掉,采取撿卵莢集中孵化法,即把成蟲產下的卵莢撿到一處,放人溫度在28~32℃,相對濕度在75~90%,保水、保食、無污染的孵化箱中孵化。剛從卵中孵化出的若蟲為白色,數(shù)小時后蛻皮1次,體色漸變深,以后在成熟過程中共蛻皮5~13次才成為成蟲。發(fā)育時間長短依品種和飼養(yǎng)條件不同而不同。美洲大蠊一般在6~7月產卵,8月孵化出若蟲,多以卵莢、若蟲的形式過冬,到次車5月羽化,若蟲期30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