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安全問題
飲食安全問題
越來越多的食品被爆出安全問題,那么飲食安全問題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學習啦小編在此整理了飲食安全問題,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飲食安全問題介紹
中國飲食文化源遠流長,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在食物的獲得和享受過程中便已經(jīng)有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交流,便已經(jīng)有了飲食文化。中國人從古至今都非常了解吃的重要性——從人皆熟知的 “民以食為天”,到告子的“食、色,性也”;中國文化之博大精深,可謂濃縮在一個“吃”字上。
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yǎng)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yǎng)。這一飲食觀念同西方整個哲學體系是相適應的。形而上學是西方哲學的主要特點。西方哲學所研究的對象為事物之理,事物之理常為形上學理,形上學理互相連貫,便結成形上哲學。這一哲學給西方文化帶來生機,使之在自然科學上、心理學上、方法論上實現(xiàn)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
但在中國,人們對飲食的美性追求顯然壓倒了理性,這種飲食觀與中國傳統(tǒng)的哲學思想也是吻合的。作為東方哲學代表的中國哲學,其顯著特點是宏觀、直觀、模糊及不可捉摸。中國菜的制作方法是調和,最終是要調和出一種美好的滋味。這一講究的就是分寸,就是整體的配合。
在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中,人們往往更多地注意它的精華部分,卻很少關注其消極的一面。傳統(tǒng)飲食,做功之精細、原料之考究、品類之多樣,讓世人稱奇。孫中山先生曾提到:“中國近代文明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飲食之進步,至今尚為文明各國所不及。中國所發(fā)明之食物,因大盛于歐美;而中國烹調法之精良,又非歐美所可并駕。”中國的烹調之術,精則精矣;膳食,美則美矣,但在提供人類生存所必需的營養(yǎng)方面卻并非盡善盡美。
“民以食為天,食以味為先”,這是中國傳統(tǒng)飲食文化的金科玉律。為了追求“辨味”,食品菜肴的營養(yǎng)成分被破壞;為了追求“味道可口”和“賞心悅目”,濫用各種調料與食品添加劑,以及色素;為了追求“辨味”,廚師過度烹調燒烤。飲食專注于味道的弊病還不止于此,它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容易使人們陷入一種唯直覺論和經(jīng)驗主義的陷阱。人人都習慣于依賴自己的直覺經(jīng)驗來判斷是非,而不是通過理性思考與科學邏輯去評價人和事物。重現(xiàn)象、輕本質,重直覺、輕邏輯,重具體、輕抽象成為傳統(tǒng)文化的顯著特征。飲食文化由于缺乏科學的知識和觀念做指導,最終使人淪為了自己感覺和經(jīng)驗的奴隸。
中國的飲食文化追求色香味俱全,安全食品不如“問題食品”外表誘人,味道可口。柑之所以“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一方面是因為賣者弄虛作假,另一方面是因為買者“只看其表,不思其里”。消費者滿足于食物表面的新鮮光亮,食品生產(chǎn)者投其所好,市場上魚龍混雜,以營養(yǎng)為宗旨的正規(guī)生產(chǎn)者,無利可圖;而投顧客所好、迷惑顧客的商家盈利可觀。大眾口味習性造就了生產(chǎn)者“瞞天過海”的本領。因此,只有大多數(shù)人都具有了甄別是非、明辨真?zhèn)蔚?ldquo;火眼金睛”,“問題食品”才能無立錐容身之地。
食品添加劑可以使食品達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但食品添加劑大多本身是有毒、有害的,而現(xiàn)在廠家在制造食物時經(jīng)常濫用食品添加劑,消費者也不假思索地過多食用這種食物。我曾經(jīng)聽說一個養(yǎng)豬場將超市內快要過期或者剛剛過期的盒飯和飯團喂給懷孕的母豬,結果一周過后母豬開始異常變胖,三個月后大量出現(xiàn)流產(chǎn)和死產(chǎn)的現(xiàn)象。雖然不能斷定與食物中的添加劑有關,但這個事實是非常恐怖的。人類在檢測食品添加劑時通常用動物來做試驗,但誰也不知道幾十種、幾百種用化學材料制成的食品添加劑進入人體后會發(fā)生怎樣的反應。
食品添加劑麻痹了兒童的味覺,讓他們不知不覺地攝入過多的糖、油和鹽,結果患上各種疾病。通常人們吃不下一杯砂糖,就算是泡成糖水也甜得入不了口,但如果配上各種食品添加劑就會變成口味酸甜、顏色好看的飲料。孩子們很容易就把那么多糖喝到肚子里。由于吃糖太多,日本有很多孩子有糖尿病,還有一些孩子患上低血糖癥,這是因為他們一下子攝入太多的糖分,身體需要分泌大量物質來化解,結果很難再恢復正常?;加械脱前Y的兒童動不動就會發(fā)怒,控制情緒的能力非常弱。去年4月美國決定從所有的學校撤除飲料自動販賣機,目的就是防止兒童攝入過多的糖分。說到油,大家都會想到炸薯片但容易忽視方便面。一袋方便面中含的油相當于三袋薯片。而且方便面的面餅是用一種名叫“反式脂肪”的對心臟非常不好的合成油來炸的。我們一天吃油的上限是40至50克,而每袋方便面中含有25至30克的油,如果再吃點漢堡,兒童一頓就會攝入100克的油。這樣在上了初中或高中以后很容易得高血脂這種成人病。
為什么兒童會吃那么多油呢,也是因為食品添加劑使口感變得不那么油膩。鹽也一樣,日本成人每天攝入鹽的上限是10克,但一袋方便面中就含有8至10克的鹽,這相當于300毫升的海水。試想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的調味,誰能喝下那么多海水呢。 食品安全問題,作為社會頑疾久治不愈,不外是管理體制和社會文化兩個方面出現(xiàn)問題,而 文化往往是最根本的原因。“吃”的問題從來就是最基本的社會問題。要徹底解決食品安全方面“痼疾頑癥”,需要各個方面相互配合、協(xié)調,“多管齊下,齊頭并進”;不僅要加強違法處罰的力度,“一定要讓不法分子付出高昂的代價”。同時要建設弘揚先進科學的飲食文化,宣傳科學觀念和科學知識,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多地關注食品的營養(yǎng)和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思維方式。唯其如此,那些假冒偽劣的問題食品才不會再有市場和顧客,不會有生長的社會土壤。
飲食安全問題誤區(qū)
誤區(qū)一:
飲料營養(yǎng)豐富 更適合兒童飲用
飲用白開水不僅能滿足兒童對水的生理需要,還能提供一部分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管是碳酸飲料、營養(yǎng)保健型飲料,還是當前許多家庭熱衷的純凈水和礦泉水,都不宜代替自來水作為人的主要飲用水。
其中,礦泉水人為添加了某種或某幾種礦物質,比較適合身體缺乏該元素的人群,而純凈水則過濾掉了所有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均不適合作為日常飲水。兒童代謝快,對水的需求量相對比成人多,因此,對水中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缺乏過多,都會影響身體健康。有喝飲料不喝水習慣的孩子,常常食欲不振、多動,脾氣乖張,身高及體重不足。
誤區(qū)二:
夏季天熱解暑 兒童可以多吃冷飲
過食冷飲會引起兒童胃腸道內溫度驟然下降,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緩等癥狀,影響對食物中有些物質的消化和吸收,甚至可能導致兒童消化功能紊亂、營養(yǎng)缺乏和經(jīng)常性腹痛。另外,暑天人體胃酸分泌減少,消化系統(tǒng)免疫功能有所下降,而此時的氣候條件恰恰適合細菌的生長繁殖。因此,夏季是消化道疾病的好發(fā)季節(jié)。
冷飲市場有一些產(chǎn)品的衛(wèi)生狀況很差,不少產(chǎn)品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在這種情況下,過食冷飲會增加兒童患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幾率。
誤區(qū)三:
吃了有毒有害物質就會致癌
食品當中發(fā)現(xiàn)有毒有害物質是非常常見的,比如烤鴨的皮含有致癌物質,量很少,我們也不天天吃,所以烤鴨不足以構成對消費者健康的影響。判斷某種物質是否對身體有害,要有個“量”的概念,人體攝入某種有害物質達到一定的量,才有可能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對于這些食品,應盡量減少食用。
從消費者角度講,肯定希望食品零風險,但這是不現(xiàn)實的。國家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任務,不是消除危害而是將風險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圍內。世界上沒有100%安全的食品,科學家和企業(yè)僅僅能將風險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不至于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危害。
誤區(qū)四:
含有添加劑的食品是不安全的
科學使用食品添加劑,是改善食品色、香、味、形以及食品防腐保鮮的主要手段。在國外,尤其是歐美等發(fā)達國家,被批準的食品添加劑種類比我國多很多,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只要食品企業(yè)嚴格按照標準進行生產(chǎn),就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安全。
誤區(qū)五:
凡是使用農(nóng)藥的食品都不能食用
科學、合理、合法地使用農(nóng)藥,既可以減少病蟲害造成的損失,也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我國對于農(nóng)藥在蔬菜、水果、茶葉、糧食等作物上的使用有著嚴格的規(guī)定,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同樣在國外也是允許使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