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氣安全知識相關內容培訓
煤氣易燃易爆而且有毒,加之檢修時常常需要動用明火,因此安全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于煤氣安全知識培訓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煤氣安全知識
煤氣的三大危害是:易燃、易爆、易中毒
處理煤氣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的三項基本原則:切斷來源、不動火、大敞開
煤氣事故特點:多發(fā)性、重復性、嚴重性、事故擴大化
爆炸事故的特點:突然性、復雜性、嚴重性
煤氣的安全措施
1、貫徹執(zhí)行安全生產(chǎn)的法律法規(guī);
2、建立健全規(guī)章制度各項規(guī)章制度;煤氣管理規(guī)定、工作票制度;
3、加強煤氣防毒防火防爆管理;
4、煤氣調度管理;
5、安全標志和安全色管理;警告標志、煤氣管道標志。
煤氣的含義
通常所說的煤氣指人工煤氣,含有多種氣體成分,為可燃性混合氣體。通常指由固體燃料(或重油)經(jīng)干餾、氣化或其它方法所獲得的氣體產(chǎn)物,主要成分為可燃性氣,如氫、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并含有氮、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氣體。有高爐煤氣、焦爐煤氣、轉爐煤氣、發(fā)生爐煤氣、水煤氣、油煤氣等。
高爐煤氣的主要性質
高爐煤氣的主要性質是無色、無味、可燃氣體,比重0.1—1.1,理論燃燒溫度為1500℃,著火溫度730℃左右,爆炸極限為30.8%—89.5%,高爐煤氣與空氣或氧氣混合成一定比例,遇明火或700℃的高溫就會爆炸。
煤氣爆炸的機理
爆炸是系統(tǒng)的一種非常迅速的物理和化學的能量釋放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系統(tǒng)內的物質所含的能量迅速轉變?yōu)闄C械能以及熱和光的輻射,爆炸具有三大特征,即:放熱性、瞬時性和放出大量氣體,爆炸分為物理性爆炸、化學性爆炸和原子爆炸(核爆炸)。
煤氣(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按一定的比例范圍混合、在著火源的作用下發(fā)生急劇的化學反應,釋放出大量的能量,使氣體體積突然膨脹引起沖擊波的現(xiàn)象,稱為煤氣爆炸。
產(chǎn)生煤氣爆炸的原因
1、生產(chǎn)的設備由于停電、操作失誤等原因,使設備內的壓力降到零或負壓,使空氣吸入造成混合氣體達到爆炸極限遇到明火產(chǎn)生爆炸。
2、煤氣設備檢修時,煤氣未吹掃干凈,急于動火造成爆炸。
3、堵在設備上的盲板,由于年久腐蝕造成泄漏,動火前又未實驗,造成爆炸。
4、違章操作,先送煤氣、后點火。
5、強制供風的設備,如鼓風機突然停電,造成煤氣倒流,也會發(fā)生爆炸。
6、燒嘴關閉不嚴,煤氣泄漏爐內,點火前未對爐膛進行通風處理。
7、在停送煤氣時,未嚴格執(zhí)行規(guī)章制度,或停煤氣時,沒有把煤氣徹底切斷,又沒有檢查就動火。
8、燒嘴點不著火,再點火前對爐膛未作通風處理。
9、煤氣設備(管道)引上煤氣后,未作爆發(fā)實驗,急于點火。
預防煤氣爆炸方法
為了防止煤氣爆炸,操作人員首先要杜絕煤氣和空氣的混合氣體的產(chǎn)生,其次是避免高溫和火源接觸,因此要做到如下幾點。
1、切斷煤氣來源必須有可靠的切斷裝置。
2、對煤氣設備的煤氣處理一點要干凈,并做連續(xù)三次爆發(fā)實驗合格或含氧量分析合格。
3、煤氣用戶壓力低于500Pa時,各用戶應立即止火,停止燃燒,以防止回火爆炸。
4、在可靠切斷煤氣來源的煤氣設備上動火時一定要辦理動火證,經(jīng)化驗合格和安全主管部門同意后,方可動火。
煤氣爆炸事故的處理
1、對已爆炸的煤氣設施,應立即切斷煤氣來源,迅速把煤氣處理干凈,防止第二次煤氣爆炸。
2、對出事地點應加強警戒,以防止煤氣中毒事故。
3、在爆炸地點40m以內禁止火源,以防發(fā)生煤氣著火事故。
4、迅速查明爆炸原因,在查明原因之前,不準送煤氣。
5、一般爆炸事故發(fā)生后往往發(fā)生著火,因此不能把煤氣切斷,而應降壓按著火處理,待火熄滅后,再切斷煤氣以防再次爆炸。
6、組織人員進行搶險,盡快恢復生產(chǎn)。
猜你感興趣:
2.煤氣使用安全常識
3.煤氣安全知識培訓
5.煤氣安全知識學習
煤氣安全知識相關內容培訓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上一篇:煤氣安全知識培訓試題
下一篇:煤氣安全知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