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小說閱讀及抒情散文應考策略
——語文閱讀是語文學習的一大板塊。無論在考試還是在平日的積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學考試中也占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為快速提高同學們的閱讀能力,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幫助。
中考抒情散文閱讀應考策略
抒情散文閱讀的考查點有:
1、結合語境,聯(lián)系文章內容,理解詞句的含義和作用。
2、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內容。
3、理解文章內容。
4、體會作者情感。
5、分析寫法特點,賞析文章寫作技巧。
6、表達自我感悟和閱讀啟示。
注意:抒情散文的考點與敘事散文的考點在大的板塊上基本一致,但具體的題型上,解答方法卻不完全相同,這體現(xiàn)在文體特征上表現(xiàn)出的不同。
· 基礎信息:
關于抒情散文:
抒情散文以抒發(fā)主觀情感為出發(fā)點,以空靈飄逸見長,著力點在于準確表達感情色彩的語言運用上。往往借助具體的景或物,通過寫景狀物來抒發(fā)主觀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將所要抒發(fā)的情感具象化,運用比興、象征、擬人等手法,或寫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詠志,有所寄托,以達到抒情的目的。大致可分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等幾類。因此,對于中學生來說,抒情散文不易讀懂。
· 解題程序
1.從整體理解文章
閱讀抒情散文,要辨其類型,分辨文章表層是寫景還是狀物,深層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還是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在此基礎上再去深入挖掘作者表達的情感。
2.抓線索理思路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這一點在抒情散文中表現(xiàn)尤其明顯。因此,讀懂抒情散文,首要的就是抓住線索,理清思路,從表面看來散亂的材料中弄清作者寫了什么,找到內容的共同點,把握文章的表層含義。
3.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態(tài)度
?、購恼恼碌慕嵌龋w會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抒情散文往往是借景抒情、措物抒情或以物喻人、托物言志,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體現(xiàn)了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這往往就是文章要表達的中心,這集中在文章結尾議論抒情的句子,結尾的抒情議論句可能就是點明中心的句子,也有一些文章用意思含蓄,內涵豐富的句子來表達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這須要細細品味。
?、趶拿鑼懼腥ジ形蜃髡叩那楦袃A向。作者抒情所借之“景”,所托之“物”,作者在描寫時往往傾注了感情,如果描寫的是美麗的景象,那一般就是表達作者對景物的喜愛之情以及內心的喜悅之情。
體會作者情感是讀懂抒情散文的難點,我們總結了抒情散文的一些模式,便于學生去體會掌握。
A.參游式
套路模式:參游起因→依次靜賞→賞景聯(lián)想→離開景點。代表篇目2006年紹興中考題《月光下的探訪》
特點:作者是文中的穿線人,由作者的目擊聯(lián)想來描寫景物、抒發(fā)感情。
注意:一要注意眾多的景物往往以作者行蹤為線串聯(lián)起來,移走換景,景不離步;二要注意每進一步,地點的交代明確,描寫的虛實,角度;三要注意開頭交代緣由的句子,結尾抒發(fā)情感深化主題的
句子。
B.象征式
套路模式:物的概述→物的性格→由物及人。代表篇目是高爾基的《海燕》。
特征:一用物來象征人,形在寫物,旨在象征之人;二是卒章顯志,篇末點題。
C.感情線索式(并列式)
套路模式:情的緣起→情的積蓄→由情至人→情的歸結。以情為線索,來連綴景物。代表篇目朱自清的《春》
特點:看似處處寫景物,實是處處借景抒情,作者只是為情感找一個假托物而已。關鍵是要善于將景物特征分解成若干個方面,從若干個點上來抒情。
D.懷念式
套路模式:睹眼前景(物)→思從前景(物)→抒懷念情。代表篇目2006濟寧中考題《家園落日》
特點:借聯(lián)想來寫懷念中的景物,表達寄寓在這一景物上的情思。應抓住景物的主要特點,從一景聯(lián)想到相關、相似的另一景。另一景中寄寓著作者的主要情感。運用這一式抒寫懷念家鄉(xiāng)、親友之情的較多。
E.詠史式
套路模式:一語統(tǒng)篇→分敘史實→撫今抒情。代表篇目2006年樂山中考題《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4.品味語言,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
抒情散文與敘事散文相比,語言更凝練、更含蓄、更優(yōu)美,結構更巧妙。品味抒情散文的語言,一方面要從語言表達本身去揣摩,另一方面也要了解作者的生活體驗,思想感情等。因為散文的語言,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語言文字的精練與優(yōu)美,更在于作者的個性同語言所共同融合成的獨特的美感。也就是說語言既有內容上表層深層的含義,還有形式上及作者風格上獨特的審美價值。
而寫作技巧,主要在于表達技巧及如何選擇材料安排材料等方面,在表達上如何表現(xiàn)中心,選材組材方面如何為中心服務等。
· 應考策略:
1、理清思路
理清思路首先是理清線索,抒情散文的線索,可能是以 “物”為線索(游記類一般以游蹤為線索),也可能是以“感情”為線索。其實,抒情散文都有一條感情線索,只不過它是內在的,深蘊在文章之中的,這個考點往往考查以“事”或以“物”為線索。
2、概括內容,把握情感
這是抒情散文考查的核心,也是中學階段的難點。閱讀時要敏銳地抓住聯(lián)想內容,因為表面的“景”或“物”不是作者介紹的目的,抒發(fā)作者情感才是作者的目的,所以,聯(lián)想內容才是作者真正要表達的目的,《地下森林斷想》課后第三題體現(xiàn)了這個考點。這個考點的題型有“怎樣理解文章的標題”,“如何認識文章的主題”,“對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來的情感、態(tài)度的理解”,試題中也常以“為什么”的形式出現(xiàn)。當感到材料較散,一時讀不懂時,去尋找“松散”(表面)材料之間的共同點(內在聯(lián)系),我們的困惑就會迎刃而解。
3、品味語言,鑒賞技巧
抒情散文特點之一就是語言凝練含蓄優(yōu)美。語言對情感思想的反映往往是間接的。對語言內容上的把握,既要把握其表層含義,即寫出了景或物的特點,也要理解其蘊含的作者的情感;再從形式上去理解(如修辭)表達效果。
技巧賞析要注意賞析的是全文還是局部,是結構還是手法,如,全文往往是表現(xiàn)手法為主,局部往往是修辭手法為重,弄清了方向,再根據對應的方式方法答題,自然會事半功倍。
中考小說閱讀應考策略
小說閱讀的考查點有:
1、梳理故事情節(jié),概括故事內容或相關段落的大意。
2、分析人物形象。
3、把握塑造人物的手段,體會細節(jié)描寫、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4、對文章標題和內容的理解。
5、對小說主題的理解。
6、品味小說的語言。
7、對小說的藝術技巧,如構思、結構、情節(jié)等進行評價。
8、談談從小說中獲得的感悟。
· 基礎信息:
關于小說:
小說是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和環(huán)境的描寫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文學體裁。閱讀小說不僅能得到藝術的享受,而且能從中得到對社會、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小說的三要素: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典型的環(huán)境描寫。簡言之,就是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
小說按篇幅可分為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中考中一般考查篇幅短小的小小說。
· 解題程序
小說的閱讀步驟:閱讀和鑒賞小說,要能把握故事情節(jié),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說的主題,理解環(huán)境描寫,品味藝術特色。
· 應考策略:
1把握故事情節(jié)
把握故事情節(jié)指的是弄清人物及其關系,事件及其意義,結構及其特點,敘述故事的方法及其作用。在此基礎上,概括故事內容,理解作品主旨。
2分析人物形象
小說中的人物具有典型性,即代表性,是一類人的代表,把握住這一點,是我們讀懂小說的基礎。同時要學會分辨小說的主人公,主人公是作者著力去刻畫的人物,是反映小說主題的人物,而并不一定是表面描寫最多的人物。
分析人物形象主要從塑造人物的方法入手,根據描寫內容(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描寫角度(直接或間接)、可以快速辨別出描寫方法。通過對描寫內容的分析,便能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形象有時還要求對整個故事情節(jié)的把握和對作品提供背景的了解。
從分析人物形象的角度來說,小說與敘事散文比較一致,不相同的是,小說將人物放在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之中,而敘事散文的敘事不要求故事的完整性,而更強調生活場景的片段性。
3理解小說的主題
小說是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反映社會生活,相當于作者將某一段社會生活較客觀的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主觀性不強。因此,我們理解小說的主題,就是對通過對主人公的處境的分析,從而去認識社會的一個側面。這與敘事散文不同,敘事散文的主題是塑造一個人物,表達作者對這個人物的情感,因此,帶有很強的主觀性。
4理解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
理解環(huán)境描寫,一要能區(qū)分社會環(huán)境描寫與自然環(huán)境描寫,二是要學會分析 這些描寫的作用,不要脫離情節(jié)、人物去分析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其中分析自然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的方法與敘事散文一致。代表課文是《孤獨之旅》和《智取生辰綱》。社會環(huán)境就是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社會制度、風俗習慣等等,它是人物思想產生的根源。但在中考中因為篇幅短小,一般不對社會環(huán)境進行考查。
5品味小說的藝術特色
品味小說的藝術特色包括品味小說的構思、布局、表現(xiàn)手法和語言特點等。品味的方法有:看構思是否巧妙獨到;情節(jié)是否跌宕曲折;有沒有運用諷刺、夸張、對比、烘托等表現(xiàn)手法;語言含蓄風趣,還是樸實口語化等等。仔細揣摩、細心體味,并能概括出它們對情節(jié)發(fā)展,人物形象描寫或主觀思想的表達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