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鶴林寺僧舍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這首《題鶴林寺僧舍》是中唐詩人李涉的作品,詩主要寫了李涉與鶴林寺高僧的閑聊之中,無意中解開了苦悶的心結(jié)。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關(guān)于題鶴林寺僧舍閱讀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題鶴林寺僧舍閱讀材料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閑。
注:①李涉,中唐詩人,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于少室。
題鶴林寺僧舍閱讀題目
1.從抑揚的角度簡要分析本詩的表達技巧。(3分)
2.詩的末句“偷得浮生半日閑”,有的版本作“又得浮生半日閑”,你認為用“偷”字好還是用“又”字好,為什么?(4分)
題鶴林寺僧舍閱讀答案
1.本詩用了欲揚先抑(或先抑后揚)的寫法,首句直抒詩人極度失意消沉、昏醉度日的心境,是抑,末句抒發(fā)詩人領(lǐng)悟到了要學會珍惜時光、從容樂觀對待人生的道理之后的欣喜之情,是揚。
2.用“偷”字更好。“又得浮生半日閑”只是客觀的表達了又一次得到閑適之意,與首句“終日昏昏醉夢間”的心境不符,“偷”字則更具主觀色彩,更能表現(xiàn)出詩人于“竹院逢僧話”后領(lǐng)悟到了要從容樂觀地對待失意人生的積極態(tài)度。(寫“又”字好的,不給分,只寫“偷”字更好,沒有分析的,也不給分。)
題鶴林寺僧舍的翻譯及賞析
譯文
長時間來一直處于混沌醉夢之中,無端地耗費著人生這點有限的時光。有一天,忽然發(fā)現(xiàn)春天即將過去了,于是便強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賞春色。
在游覽寺院的時候,無意中與一位高僧閑聊了很久,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閑。
賞析
“終日昏昏醉夢間”,這一句是詩人對自己遭遇流放時的內(nèi)在情緒與外在情態(tài)的真實描述。詩人從“抑”起筆,首先抒寫其消極渾噩的內(nèi)心情態(tài)。在“醉夢”前面修飾以“終日昏昏”,可見詩人面對流放遭遇所表現(xiàn)出來的極度消沉和一蹶不振。從寫法上這是采取了先抑后揚的寫法,為下文的“揚”做了一個很好的蓄勢和鋪墊。
“忽聞春盡強登山”,這句是寫詩人在百無聊賴之際,渾渾噩噩之中,忽然發(fā)現(xiàn)明媚的春光已經(jīng)快要離他而遠去了,于是強打精神走出戶外,登上南山,想借欣賞春色以排遣積郁已久的愁苦與不快。這里的“春盡”我們應該不僅僅理解為自然界的春天將要過去了,還應該想到人生青春歲月之有限。詩人不甘心就此消沉下去,不能就這樣枉費青春,不甘心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因此才在“忽聞春盡”之后振作精神“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因”,當為介詞,有“由于”之意;“竹院”,就是寺院,僧人參禪悟道修行之地。詩人來這里干什么?有意來的也好,無意路過也罷,總之,人還是進去了,并且與寺內(nèi)的高僧談禪悟道閑聊了很久。“逢僧話”之“逢”字告訴讀者是無意之中碰到的;“話”,即與老和尚談禪悟道,聊天,吐露心中的苦悶與不快,探討人生之喜怒哀樂。作為佛家,對待人生的觀念自古多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緒心態(tài),面對慘淡現(xiàn)實,視若罔聞,處變不驚。不論有多大的煩惱與不快,學會深藏于心底,這樣才能忘記過去,笑對人生,憧憬未來。
“又得浮生半日閑”,點睛之筆。浮生半日閑,是因為過竹院逢僧話。此句深深禪意,揭示了無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閑最難得。
作者已經(jīng)對人生有所覺悟,并找出自己的答案。這首詩就是他心境的寫照,有人以為是“偷得浮生半日閑”,并對之解釋,其實不然“偷得”也好,“又得”也好,并非對人生的消極應對,而是一種自然之道。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