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理解附答案
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理解附答案
web(World Wide Web)即全球廣域網,也稱為萬維網,它是一種基于超文本和HTTP的、全球性的、動態(tài)交互的、跨平臺的分布式圖形信息系統(tǒng)。那么關于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附答案是怎樣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整理的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理解附答案,歡迎閱讀。
《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材料
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
互聯網日益成為人們抒發(fā)自我、參與公共討論的平臺。近幾年來,視頻共享網站、個人博客及微博、社交網站、百度百科和維基百科等新型網絡服務日益發(fā)展。它們的出現改變了網民以前被動接受信息的局面;網民開始主動參與互聯網內容的創(chuàng)造。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參與式互聯網”。 2007年,美國周刊評出的年度人物就是“網民”。理由是:Web2.0的迅猛發(fā)展使得網民自創(chuàng)內容和參與程度爆炸式地增長,他們的影響力日益增加;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以前評選年度人物的標準是影響千百萬人,現在的年度人物就是千百萬人本身。
“參與式互聯網”如火如荼的發(fā)展趨勢已經影響、改變了社會其他領域。有論者甚至認為Web2.0成全了真正的“網絡民主”。在互聯網和博客出現以前,所謂新聞傳播是大型媒體、新聞企業(yè)以及專業(yè)記者的特權,一般民眾無緣享用。博客等Web2.0技術的出現使得原先處于新聞被動者地位的觀眾能夠參與新聞制作和傳播過程之中,真正實現了廣大民眾的新聞傳播自由。特別是Blog和RSS改變了傳統(tǒng)媒體“一對多”或“一對一”的狀況,變成現在的“多對多”。以博客為代表的新聞形式被稱為“公民媒體”,它對被政治勢力、商業(yè)資本以及職業(yè)群體所左右的主流傳播業(yè)是一種補充,甚至是一種挑戰(zhàn),這必將給社會帶來更豐富的信息和積極的引導。
但Web2.0的草根新聞和網民表達中也存在著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現象。大量博客內容空洞、流水賬似的寫作方式,難免讓人在Web2.0的浪潮過后感到一些空虛。這一點相信在國內論壇和博客上逛過的人們都有同感:口水很多,亮點很少。
美國的文化保守派人士對現在的互聯網“文化”發(fā)起了攻擊,其代表人物安德魯·金認為,目前的網絡民主化帶來的是互聯網上大量的垃圾,使得各種半吊子和二把刀的言論觀點充斥在博客、個人空間之中。“Web2.0實際上傳遞的是對我們所處世界的膚淺觀察而非深度分析,是刺耳的意見而非深思熟慮的判斷。”是“無知與唯我論匯合,低品位與暴民統(tǒng)治匯合”。
另一位持相同論點者拉尼爾認為:“這種集體主義幾乎就是集體是全知的這一思想的復興,這與代議民主或精英政治大相徑庭。這個思想已經招致了可怕的結果……今天它正被突出的技術行家和未來主義者——在許多情況下我認識并喜歡他們——重新引入,這使得我們面臨的危險有增無減。”他認為真正的思想只存在于少數幾個頭腦之中,維基百科即使傾全體網民之力,也無法與真正的思想家相比。“……大眾并沒有表現得多么智慧甚至沒有基本的禮貌,我寧可只注意專業(yè)性的價值和受過足夠訓練的人們的智慧。”
(選自《讀書》2011年第2期,有刪改)
《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習題
8.下面關于“參與式互聯網”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參與式互聯網 ”出現的內在動力是網民表達自我的愿望,客觀條件是網絡服務提供了技術支持。
B.“參與式互聯網”不但使網民的影響力空前巨大,而且可能正在引導“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到來。
C.“參與式互聯網”的偉大意義在于使新聞接受者改變了被動狀態(tài),真正實現了廣大民眾新聞傳播自由。
D.“參與式互聯網”肯定也產生了一些有價值的內容,只是它們可能被大量的垃圾信息和淺薄言論“淹沒”了。
9.下面各項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公民媒體”具有傳統(tǒng)媒體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不僅在于它擁有極為寬廣的信息來源渠道,也在于它“交互”的傳播方式。
B.“口水很多,亮點很少”指國內論壇和博客上廣大網民情緒性的話語很多,而真正有意義的建設性的意見很少。
C.美國文化保守派人士認為,博客、個人空間只有傳遞深度分析、深思熟慮的判斷,才有可能造就真正的“網絡民主”。
D.作者引用安德魯、拉尼爾等人的意見,借以表明自己對網民表達中“良莠不齊、泥沙俱下的現象”的不滿和擔憂。
10.拉尼爾所謂的“我們面臨的危險”指什么?他為什么認為它是“危險”的?(3分)
《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答案
8. C(A、B,參看第1段;C,“實現廣大民眾新聞傳播自由”是“參與式互聯網”帶來的一個積極變化,但遠不是“偉大意義在于”;D,參看第3段“良莠不齊”、“亮點很少”)
9. A(A,參看第2段;B,見第3段,這句話主要是指“內容空洞”;C,美國文化保守派人士攻擊的是“網絡文化”的浮淺和無知,沒有論及怎樣造就“網絡民主”;D,作者是比較客觀、中立地描述這種現象,“不滿和擔憂”無從說起。
10.“我們面臨的危險”指的是“集體是全知的這一思想的復興”。因為集體的思想浮淺而缺少智慧,但參與式網絡正在使集體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強大(或“這種思想正在被技術專家引入”)。
[評分標準]3分。答出第一問得1分;第二問中,答出一點意思,得1分。
看了這一趨勢被稱為Web 2.0閱讀理解附答案的人還看了:
1.中國綠色技術發(fā)展現狀閱讀理解附答案 中國綠色技術發(fā)展現狀閱讀答案
3.中國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閱讀理解附答案 中國電子商務的發(fā)展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