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說優(yōu)秀教案及反思
《師說》作于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韓愈任四門博士時,這篇文章是韓愈寫給他的學生李蟠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師說》教案及反思,供你參考。
《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傳、師、從”等多義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積累“也、則、于、乎、所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正確認識文中有關“尊師”與“重道”的觀點.
3.認識教師的作用,從師的意義,以及能者為師的道理.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讀注解,疏通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德育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敢于向世俗流弊抗戰(zhàn)的精神和勇氣.
2.培養(yǎng)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1.學習第二段,掌握對比說理的方法.
2.準確把握“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中“師”與“道”的實際內涵.
3.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從“傳道”的高度去認識韓愈反對流俗見解的巨大勇氣和斗爭精神.
1點拔法(對學生通過自讀,自解、自悟等方式解讀課文時留下的問題進行啟發(fā)和點拔)
2.激疑,討論法(教師對文章內容進行激疑,開啟學生思維,然后學生充分討論后明確。 (如對文章思路的疏理,及“師”“道”問題的理解) ,
3.探究閱讀法(如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探究)
多媒體投影,錄音機和課文朗誦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指導學生反復誦讀,疏通文中字詞句,整體把握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出示投影:
由魏骨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
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世界群怪聚罵,指日索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擘擘而東,如是者數矣.
(節(jié)選自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
(學生看過投影后,教師導入)同學們,當今社會尊師重教蔚然成風.然而,在魏晉以后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yè)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他們輕賤老師,社會上從師之風日下.在這種情況下,唐代散文家韓愈卻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批判“恥學于師”的陋習.現(xiàn)在,我們就來學習千古佳作《師說》,從中感受韓愈非凡的勇氣和斗爭精神.
二、解題
1.文體簡介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敘事,如《捕蛇者說》,有的說明中抒情,如《愛蓮說》;有的偏重說理,如《師說》。
2。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xiàn)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jiān)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xiàn)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后人編為《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泛濫的浮靡文風而發(fā)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
要闡發(fā)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chuàng)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三、放課文錄音或教師范讀
四、學生集體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的錯誤讀音
出示投影:
選出下列加點詞語讀音正確的項………………………………………………( )
A 襄(xiang) 句讀(d6u)
&萇(zh6ng)弘 聃(dan)
C貽(yi) 諛(yu)
D.蟠(pan) 六藝經傳(zhuan)
答案:C
五、指定四名學生朗讀課文(一人一段),注意讀準停頓
如:惑/而不從師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吾從/而師之
點撥:停頓是指人們在說話或朗讀時,常常在句子前后或中間所作的或長或短的間歇。停頓往往與句子結構一致(一般應在主謂之間、動賓之間、修飾語與中心詞之間稍作停頓),與詞語結構一致,與表意的需要一致。
六、學生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詞句
1。出示投影:
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偈肽軣o惑(誰:疑惑) ②吾從而師之(以……為師)
③授之書而習其句讀(句子的讀法) ④圣益圣,愚益愚(更加、越發(fā))
?、莨偈t近諛(奉承) ⑧圣人無常師(常有)
?、呶揍t(y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輔助) ⑧作《師說》以貽之(贈送)
久①③⑤⑦ B.①②④⑤ C②④⑥⑧ D.③⑥⑦⑧
答案:B(句讀,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常,固定的;相,互相)
2.出示投影:
辨別、解釋下列各組詞的詞性、意義和用法。
傳 1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 1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2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2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從 1 惑而不從師
2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答案:傳:①動詞,流傳;②名詞,解釋經書的著作。師:①名詞,老師;②動詞,從師。從:
?、賱釉~,跟隨;②介詞,自。
3.出示投影:
(1)下列句中“乃”字的義項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A.當立者乃公子扶蘇 B.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C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D.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下列加點虛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例句: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其皆出于此乎
C夫民,慮之于心而宣之于口 D.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
答案:(1)D(A中的意為“是”;B中的意為“才”,副詞;C中的意為“只是”;D中的意為“竟、竟然”)
(2)D(D中“于”意為“對”;A中的意為“在”,介詞;B中的意為“從”,介詞;C中的意為“在”) :
4.出示投影:
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用法是否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試加以辨析。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吾從而師之 .
(3)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4)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5)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7)師不必賢于弟子
點撥:(1)古今用法不同。“學者”在這里是指“求學的人”;在現(xiàn)代漢語中,則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古今用法不同。“從而”在這里是兩個詞,即動詞“從”和連詞“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合成了一個連詞,表示目的和結果。
(3)(4)(5)(6)古今用法相同,意思分別為“所說的”;“一樣,差不多”;“先和后”;“趕不上”。! (7)古今用法有別。“不必”在這里是“不一定”的意思;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合成了一個副詞,表示“不需要”的意思。
七、整體把握,理清文章思路 :
明確: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第三段,援引圣人從師的態(tài)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系;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
八、布置作業(yè)
1.反復朗讀課文,疏通內容層次。
2.試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理清文章思路,引導學生根據內容層次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掌握了文中字詞句的含義。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習課
文思路,在此基礎上,當堂背誦全文,希望同學們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二、檢查朗讀或試背情況
三、研習課文
1.研習第1段
(1)教師范背第1段。
(2)提問;本段可分為幾層?概括每層大意。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可分三層:前兩句為一層,總說教師的職責;三、四兩句承“解惑”,談從師的必要性;最后三句承“傳道”,談?chuàng)駧煹臉藴剩匆?ldquo;道”為師。
(3)提問:本段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本段運用了下定義、作結論的方法來說理。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并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接著從這個定義出發(fā),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氣貫通,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板書: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擇師的標準。然后下定義作結論
2.重點研習第2段
(1)指定一名學生朗讀課文
(2)提問:本段內容可分幾層,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學生思考后,明確:本段查分三層,即三組對比,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于師”的流俗。作者先以“古之圣人”和“今之眾人”進行對比,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后將“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tài)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xiàn)象,發(fā)人深思。
(3)學生默讀課文,畫出議論或抒情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借以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
點撥:如下列兩句:①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②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①句重點
在感嘆從前,表遺憾之意。②句重點在悲嘆現(xiàn)在,抒發(fā)一種無可奈何的情感,比①句遞進了一層,給人大勢已去無法挽回之感。
再如下列三句: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惑矣”和“吾未見其明也”。③其可怪也歟!本段的三組對比,每組對比都把著眼點放在后面的對象上,針對這些現(xiàn)象,作者都給予不同的評價。
?、倬涫菍?ldquo;圣益圣,愚益愚”做出的評價、推測,質疑的語氣中含著十足的肯定成分。②句是對“于其身也,則恥師焉”“小學而大遺”現(xiàn)象的評價。“矣”“也”表示肯定語氣,明確責備認識的錯誤和做法的不明智。③句用強烈的感嘆語氣,對“士大夫之族”的錯誤行為作了猛烈的諷刺,表達了作者對“士大夫之族”的強烈不滿。
古之圣人——今之眾人
板書:對其子——對自身
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
3.具體研習第3段
提問: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么觀點?做出了什么論斷?
明確: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師道、師生關系,做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的論斷。這個論斷,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tài)度的申述,也是師生關系、師道關系的新概括。該思想表現(xiàn)了一種動態(tài)觀,用相對的、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系,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為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并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tǒng)提出了挑戰(zhàn)。
板書:師生關系、師道關系。事例論證、引用論證
4.具體研習第4段 .
(1)提問:韓愈為何要給李蟠寫這篇文章?原因有幾條?
明確:概括地講,原因只是“余嘉其能行古道”,具體分析,應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好古文,文藝經傳皆通習之”,一是“不拘于時,學于余”。
(2)提問:為什么李蟠能做到以上兩條,就值得韓愈為他寫這篇文章?結合背景與原文去分析。
學生思考后,明確:先說“不拘于時”。唐代,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貴族子弟無論學業(yè)如何都可做官,因此都恥學于師。而李蟠能不受時俗限制,不管對方身份如何,甘愿從師學習,這正是作者在首段提出的“師道”主張的體現(xiàn),也正是作者贊許的不管“年之先后”“無貴無賤”的“師道”精神。再說“好古文”。這里的“古文”跟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中的“古文”內涵是一致的,指的是先秦兩漢的文章,也就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李蟠“六藝經傳皆通習之”,其實就是在傳承儒道,弘揚儒家思想,當然就更值得稱贊了。由此看來,李蟠是韓愈古文運動思想的忠實實踐者,所以韓愈才“作《師說》以遺之”。
5.由以上分析,談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中“師”“道”的實際內涵及關系。
學生思考討論后,明確:文中的“師”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老師,不是“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的“彼童子之師”,而應是“傳道受業(yè)解惑”的人。這里的“道”從后文看,應是“六藝經傳”即儒家思想。由此可知“師”是掌握“道”的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6.根據以上內容層次的分析,學生自由背誦課文。
四、探究閱讀
探究課題:如何認識《師說》的中心論點。
學生討論后自由發(fā)言,然后教師可出示投影,提供參考例子。
1.文章有一個中心論點(節(jié)選)(黃德燾)
《師說》由李蟠“不拘于時,學于余”(第四節(jié))而提出一個要不要從師的問題。作者的基本看法和主張是: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這,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只是沒有直書,沒有加以概括,而是派生出兩個分論點,在第一節(jié)一并提出:一個是回答“為什么要從師”的“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一個是回答“怎樣從師”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接著在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加以分析,給以解決的辦法。分析論證“為什么要從師”和“怎樣從師”,目的只有一個:
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從第一節(jié)“古之學者必有師”,到第二節(jié)“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到第三節(jié)“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到第四節(jié)“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從師之道),僅僅從這些,我們也不難看出,“要從師”“要大力提倡從師”真是“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它貫穿全文的始終,是全文的一個“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而第二節(jié)僅僅論述“為什么要從師”,第三節(jié)僅僅論述“怎樣從師”,第四節(jié)是交待寫作緣由,可見“古之學者必有師”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兩個論點都沒有貫穿全文始終,都不是全文的“綱”,都不是文章的中心論點。所以,《師說》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2.可以把分論點綜合起來(節(jié)選)(呂其憨)
(師說)一文提出了兩個分論點,即“古之學者必有師”和“圣人無常師”。全文可分兩部分,1~3段為第一部分,第4段為第二部分。1—3段又可分兩小層,1~2段為一層,第3段為一層,分別提出并論證了一個分論點。
那么《師說》有沒有中心論點呢?
《師說》提出的若干觀點,它們之間不存在論點與論據的關系,也不能從中選出一個“主要的”作中心論點。然而我們卻可以把兩個分論點加以綜合,總結出其中心論點,即:本文闡明了一切學者必須有師并相師的從師之道。一篇文章的若干分論點相加,共同組成全文的中心論點,是議論文中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相互關系之一種,這種情況所在多有。例如,茅盾《談的人物和結構》一文,闡述了兩個分論點,即《水滸》的人物描寫值得學習,《水滸》的結構藝術值得學習;而全文中心論點可以是這兩個分論點的綜合:《水滸》的人物描寫和結構藝術是值得學習的。
《師說》的中心論點也可以概括為:文章明確指出,必須恢復儒家(或古代)的從師之道。
3.沒有中心論點句卻有中心思想(節(jié)選)(鄭金法)根據本人多次教學《師說》的體會,讀文應著重段落內部分析,不必拘泥于找中心論點句,這更有利于理解和研讀課文。
或許有人要問:《師說》的中心論點究竟是什么?《師說》沒有像《六國論》(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和《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那樣有個現(xiàn)成的句子作中心論點,只好自己去概括。如1991年版的《中語參》說,本文的中心思想是論述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并批判上層土大夫之族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五省(區(qū))編的1983年版《中語參》也說,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論述教師的重要作用以及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闡明有道者為師的道理,批判當時士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兩者大同小異,值得一提的是兩者都未用“中心論點”一說,而是用“中心思想”之語,說明《師說》確實沒有中心論點句。
4.“古之學者必有師”不能看作《師說》的中心論點(節(jié)選)(丁勤中 趙存志)
筆者認為“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具備中心論點的資格。其理由有四:
第一,依寫作目的,可知“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在論證之列。韓愈作《師說》的目的是借為文送李蟠來抨擊當時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看不起別人,不肯從師學習,甚至譏笑別人從師的士大夫階層恥于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闡發(fā)從師學習的原則,弘揚從師學習的傳統(tǒng)。作此文的目的根本就不在于論證“古之學者”是否“有師”這一問題。
第二,析文題含意,可知“古之學者必有師”不屬從師道理范疇。師說,即“談從師的道理”。
“要不要從師”并不取決于“古之學者”是否從師,而是因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又因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由此看來,“古之學者必有師”根本就回答不了“要不要從師”的問題。它也不屬于從師道理的范疇。
第三.看論證過程,可知《師說》并沒有把“古之學者必有師”作為中心論點進行論證。文章第二自然段用了三組對比都是通過批判反面現(xiàn)象表明了倡導“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一正確從師原則的必要性,有力地論證了這一文章的中心論點。
第四,說到底,“古之學者必有師”這樣的觀點有必要論證嗎?顯然沒有必要。
那么,“古之學者必有師”在《師說》中的作用是什么呢?筆者認為,它只是一個話題的切人點。由“古之學者必有師”引出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yè)解惑”,因為“人非生而知之”不能無惑,那么要解惑,就必須從師。接著闡述從師的原則,即提出中心論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是故”一詞就表明“古之學者必有師”是為中心論點的出現(xiàn)服務的,它應從屬于中心論點之下。“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個話題切人點獨運匠心,它既為下文“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慨嘆設置了一個伏筆,又為第三段構建對比提供了一個備用參照。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古之學者必有師”沒有任何理由作為《師說》的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只有一個,還是“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5.《師說》論述了兩個觀點(李義 謝林)
文章的段落是作者思路進展的階段的表現(xiàn),是作者邏輯推理的過程的體現(xiàn),應該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段落只能證明文章的一個觀點,它不可能證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觀點。否則,思路就不清楚,文章就無章法?!稁熣f》一文結構嚴謹,構思精巧。文章開宗明義,提出了關于從師學習的兩個觀點。其一是“古之學者必有師”,作者從師之作用及從師的必要性予以簡潔有力的闡述,接著又對從師學習的目的進行探究,從而歸納出第二個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第二段揭露了士大夫之族恥學于師的行徑,從批判反面的現(xiàn)象中證明了第一個觀點。第三段正面論證了第二個觀點。第四段交待寫作的原因,并以贊揚李蟠“能行古道”即從師之道,擇師之道,總結全文,呼應第一段提出的兩個論點。(以上5個觀點均選自《中學語文教學》2001年第1期)
五、課文總結
《師說》真不愧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師”“重道”的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在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現(xiàn)代社會仍有借鑒意義。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六、布置作業(yè)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熟練背誦全文。
《師說》反思
《師說》上完了,可是并沒有自己想要的欣喜。明確而有深度的思維,也并沒用挽救我的課堂。經過了很多的探索,可是備好課和上好課之間有長長的距離。這個距離充滿著探索的艱辛與思考的苦楚。
在備這篇課文時,我有了活躍的思維字課文的處理上我打破了順流而下的順序,我從當時的社會的風尚談起,然后再去發(fā)現(xiàn)作者立論的勇氣與智慧。這樣的處理,我想學生更能夠理解文本的實在內容,更能夠解讀文本的價值。只是在處理文本時,我忘記了應該把難點放在哪個問題上,而課堂之上,我是否引領學生去理解這個難點?這個是我收獲到卻又常常忘記的備課要點。
另外,文與言,要應該怎樣處理?言經常阻礙了學生對文德理解。在沒有掃除障礙的時候,文的理解就變得仰視,變得像水中月鏡中花。
當然,如果時間充足,那么我想兩者的關系會更好處理一些。我的遺憾在于,這篇課文,我的理解可以說比較到位了,也比較有深度,真正用自己的知識讀出了文章的品味,但是,由于一節(jié)課的時間,我的學生對與文章的語言和內容沒有較充分的熟識過程,雖然文章的主要內容是講從師之事,與學生的知識經驗有連接,但是,在連接之外,由于語言表述的陌生學生并不能真的理解文意,更重要餓是學生該如何看待一定要有老師這樣的觀點?一定要有老師是從狹義的角度啦理解的,其實文章真正的要義在于重塑學習風氣,提倡人人應該謙虛地相互學習,從根本上糾正當時對謙虛求學的錯誤看法。但是,語言的難度讓學生沒有理解到這個通俗的確永遠具備真理性的話題,理解上的差距讓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充滿了生硬的理解。而我沒有抓到學生這個理解的差距,在學生生硬理解的基礎之上把學生引到韓愈所體現(xiàn)出來的魅力、勇氣與智慧,又把學習提拔到對人與國家發(fā)展的重要性上來,這樣就脫離了文本。就算沒有脫離文本,首先就脫離了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沒有真正地從他們具備的基礎出發(fā)。這是我課堂的失敗,也是課堂效果沒有我預期的那么好的原因。
由此想來,我們面對文本應該靈活處理。淺顯的學生易于理解的文言可以如此處理,但是難度較深的文言,這樣的處理方式使得教學的過程有點揠苗助長的意味。上好課,真是不容易,很多問題并不能預見,總是在課上完了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失敗。我們的失敗也常常在慣性的錯誤。因此,我們懂得之后,還要記得去改善。
在文言知識的總結課上,我的總結很潦草。我只是讓學生順著課文總結,在泛泛的尋找與總結中,我們抓到的是零碎的知識點,真正的總結應該是在學生的基礎上提高概括性,能夠把知識前后聯(lián)通,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唉,路好長……
《師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