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而不聞的意思及故事
聽而不聞的意思及故事
《老子》第十四章:“聽之不聞名曰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聽而不聞的意思及故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聽而不聞基本解釋
【成語】:聽而不聞
【拼音】:[tīng ér bù wén]
【解釋】:
聽到了就像沒聽到一樣。形容漠不關(guān)心,不在意。
【出處】:
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
【舉例造句】:
就只再芳芳姐姐一心只想學(xué)課,只怕是聽而不聞。
聽而不聞成語典故:
《聽而不聞》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十四章。
《道德經(jīng)》,又稱《道德真經(jīng)》、《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共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即李耳,河南鹿邑人)所撰寫,是道家哲學(xué)思想的重要來源。道德經(jīng)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jīng)》、下篇《道經(jīng)》,不分章,后改為《道經(jīng)》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為《德經(jīng)》,并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xué)著作。
《道德經(jīng)》到了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被奉為道教經(jīng)典,所以有學(xué)者認為《道德經(jīng)》被分為八十一章有明顯的道教的九九歸一的思想,在內(nèi)容的分割上未免牽強。但道德經(jīng)前三十七章講道,后四十四章言德,簡單說來,道是體,德是用,二者不能等同。至清代魏源首次破此慣例而分《道德經(jīng)》為六十八章,相對保持了每章的完整性。
聽而不聞造句
1, 一個心地坦蕩人人決不會對別人的意見聽而不聞。
2, 你怎么聽而不聞呢?我給你說了半天,你連一句話都不說。
3, 對于今天這事,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4, 他只專心的讀書,外界的事情,他可以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5, 他只專心讀書,外界的事情,他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看了“聽而不聞的意思及故事”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