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修改病因
修改病句,指對一句有語病的句子進行修改,使其不改變原意,句子更通順。病句修改病因有哪些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你們領略一下病句修改病因,歡迎欣賞
病句修改病因1
1.病句是指結構不完整,意思表達得不明確、不清楚,有錯誤的句子。進行修改病句訓練的目的是認清寫句子時容易犯的錯誤,使自己少寫和不寫病句,把意思表達得明確、通順。
本年級常見的病句有以下幾種情況:
(1)成分殘缺:這種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聲歌唱。”同學們知道一個句子一般可以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說的是“誰”或“什么”,后一部分說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樣”,這兩個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復:這種句子是前邊說了一個意思,后邊又重復說一遍,意思重復了。如:“我把不正確的錯別字改正過來了。”這里“不正確”和“錯別字”意思一樣,連著用就顯得重復多余。
(3)用詞不當:這種句子是由于對詞義理解不清、用錯了近義詞等,造成詞不達意,違反了句子的結構規(guī)律。如:“同學們熱心歡迎新老師。”“熱心”一詞的意思是:有熱情、有興趣、肯盡力,用在“歡迎”前面顯然不合適。
(4)詞序顛倒:詞序是詞語在句子中排列的順序,這種順序反映了詞語在詞句結構中所處的地位。每一個詞語在語言結構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離開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詞序不當?shù)拿?。如?ldquo;今年的麥子豐收在望,長勢喜人。”小麥長勢喜人,才能豐收在望,詞序顛倒了就不符合客觀規(guī)律了。
病句修改病因2
1.有關部門對極少數(shù)不尊重環(huán)衛(wèi)工人勞動、無理取鬧、甚至毆打侮辱環(huán)衛(wèi)工人的事件,及時進行了批評教育和嚴肅處理。(搭配不當,“事件”不可以“批評教育”)
2.我們家鄉(xiāng)美麗而富饒,這里土地肥沃,特別適宜種果樹、棉花、甘庶,此外,還適宜栽種梨樹和棗樹。(分類不當,“梨樹和棗樹”都是“果樹”)
3.全廠職工討論和聽取了廠長關于改善經(jīng)營管理的報告。(語序不當,應為“聽取和討論”,有時間上的先后關系)
4.近日新區(qū)法院審結了這起案件,違約經(jīng)營的小張被判令賠償原告好路緣商貿公司經(jīng)濟損失和訴訟費三千余元。(語意不明,是“經(jīng)濟損失和訴訟費”計“三千余元”還是單“訴訟費”“三千余元”)
5.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有效的改正錯誤提高思想水平的方法。(應將“有效的”調至“方法”前)
6.昨天,許多代表熱情地在休息室里同他交談。(應將“熱情地”調至“同他交談”前)
7.這期培訓班是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和國家經(jīng)委聯(lián)合于今年五月底舉辦的,來自全國各地的二百多名職工代表參加了這次培訓。(“聯(lián)合”應調至“舉辦”前,讓位于時間狀語)
8.三個學校的學生會干部在教導處開會,研究本學期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問題。(表意不明,是“三個學校”還是“三個學生會干部”)
9.國產(chǎn)轎車的價格低,適于百姓接受,像“都市貝貝”市場統(tǒng)一售價才6.08萬元,“英格爾”是6.88萬元,新款“桑塔納”也不過十幾萬元左右。(重復,“十幾萬元”本為
約數(shù),不可以再用“左右”)
10.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端正黨風、增強黨的凝聚力的行之有效的一種方法。(語序不當,“一種”應在“行之有效”之前)
11.華能集團三電廠今年對鍋爐設備進行了改造,噸煤發(fā)電量增加了1.5倍,煤消耗量域少了1.2倍。(用詞不當,“減少”不可以用倍數(shù))
12.中國第一個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工程研究中心建成后,國內外同行對其先進的功能大加贊賞,先后有二萬三千多人次前來參觀。(用詞不當,“人次”是復量詞,不可以做主語)
13.早晨五六點鐘,通往機場的街道兩旁便站滿了數(shù)萬名歡送人群。(用詞不當,“人群”是集合名詞)
14.他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并沒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賴和關懷中得到了力量,樹立了克服困難的信心。(搭配不當,應為“從……中”)
15.3月17日,6名委員因受賄丑聞被驅逐出國際奧委會。第二天,世界各人報紙關于這起震驚國際體壇的事件都作了詳細報道。(介詞使用不當,應為“對”)
16.焦裕祿這個名字對青年人可能還有些陌生,可對四十歲以上的人卻是很熟悉的。(主客體顛倒,應為“對青年人來說”、“對四十歲以上的人來說”)
17.為什么對于這種浪費人才的現(xiàn)象,至今沒有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呢?(濫用介詞造成主語殘缺,應刪去“對于”
18.只有從根本上解決了為什么人的問題,就能更好地為人民服務。(關聯(lián)詞搭配不當,應為必要條件,用“只有……才”)
19.盡管你的禮品多么微薄,但在農(nóng)民心上,卻象千斤重
的砝碼。(關聯(lián)詞和副詞搭配不當,此處應用確指的“這么”,“無論”和“不管”后應用不確指的“多么”)
20.他雖然是個農(nóng)民,平常喜愛學習,識不少字,編秧歌也在行。(關聯(lián)詞殘缺,應在“平常”前加“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