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寫拾地軟的文章:走起,拾地軟去!
學(xué)習(xí)啦:在物質(zhì)匱乏的那個年代里,拾地軟是冬天雪后山里孩子必做的一項勞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走起,拾地軟去》這篇文章吧!
又是一個雙休日, 時已進(jìn)入四九,天氣尚好,冬日的暖陽,柔和地灑向大地,透過陽臺的玻璃窗子,太陽格外暖和。沐浴著冬陽,感覺特愜意。突然就有了想去戶外走走的沖動,于是拽上老公去野外拾地軟。
出得門來,行走在大路上,老公極不情愿地說:“雪還沒消完,哪兒有地軟啊?”我信心滿滿的地說:“我?guī)闳サ牡胤揭欢梢哉业玫?,再說了即使找不到,也是一次很好的戶外鍛煉,還可以享受日光浴。”老公沒再說話,默默地跟我走向老家對面的小山崗,那是我童年乃至少年放牛割豬草的根據(jù)地,也是孩提時代冬季撿拾地軟的目的地。
我之所以這么自信,是因為拾地軟是那年月冬天雪后我們山里孩子必做的一項勞動。那時候,等冬天下了雪,陽坡里的雪慢慢的融化,陽坡的雪總是化的快,且尚留點兒殘雪,這實際上剛好適合地軟生長釆拾。如果天干物燥,地軟根本長不出來,既使偶爾有水分滋養(yǎng)生長出來的地軟被冬天山坡上的茅草掩蓋著,也不好找.就是找到了,用手撿拾就會捏成碎片片,撿不起來,而且是特別的少,撿不下幾個。只有等下得一場大雪后,地軟才會迅速地滋生繁殖,脹鼓鼓,黑溜溜,肉呆呆,一片一片的很容易撿。
那些年,每逢臘月天,下雪過后,我和我們村的小伙伴兒們,帶上父親用柳條編的小籠筐,三五成群相邀去前梁坡上拾地軟。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打打鬧鬧,雪就成了我們的玩物,被任意拿來當(dāng)做“武器”進(jìn)行“戰(zhàn)斗”。到了坡上,就如同尋找珍寶,一個個認(rèn)真的樣子,與之前嬉鬧判若兩人,有人找到了地軟,大家都聚攏來,快速撿拾。這一塊撿沒了,就又向下一個目標(biāo)運動。就這樣邊找邊撿,一晌午還能撿好多,可是人已經(jīng)累了,餓了,渴了。沒有水可以喝,沒有零食可以吃,沒有車可以坐,只好在沒融化了的積雪地里,抓起一把雪吃起來。那時的孩子皮實,吃雪也凍不著,病不了。我們邊吃雪,邊往回趕,有的實在走不動了,大家就用當(dāng)時最時興的領(lǐng)袖語錄和大人們常喊的口號鼓勵他:“堅持到底就是勝利!”“想想你媽給你包的地軟包子,香香地,很好吃,快走吧!”有點望梅止渴的意味,就這樣走走停停終于到家了。
拾回來的地軟,要先把底部的泥巴、草、枝葉等弄干凈,再用溫水浸泡,淘洗干凈,瀝水備用。待蒸年饃的時候,用上粉條、豆腐、小蔥拌地軟作餡,蒸包子。那時就盼著過年,過年時吃好的穿好的,也只有在過年時,才會有這種優(yōu)厚的待遇。蒸年饃時,第一鍋就先蒸地軟包子,既可以熱鍋熱篦子,又可以滿足小吃貨們盼望已久的食欲。等地軟包子出鍋了,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像小餓狼一樣,圍著媽媽轉(zhuǎn),搶到包子后,狼吞虎咽,飽餐一頓。那時就覺得地軟包子特香特解饞。待我們吃飽了,就跑去玩了,也免得打擾大人干活。
我們邊走邊聊,不知不覺就到了小時候經(jīng)常拾地軟的俗稱前梁的小山坡。田野里,阡陌縱橫,溝壑交錯,極力四望,殘雪到處都有,天藍(lán)地闊,叫人眼前一亮,令人耳目一新,又有種久違了的熟悉的感覺。一片清新、寧靜、祥和的新天地,瞬間讓人心曠神怡。我找一塊小石頭便坐了下來,丈夫催促我:“你不是要拾地軟嗎?干嘛坐著不動?”我笑笑,沒言語,隨他四處忙著搜尋地軟,反正我先要盡情享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恣意呼吸這新鮮的空氣,縱情讓心兒自由地飛,飛過田野,飛過樹林,飛過山峁,飛向藍(lán)天白云,飛向遙遠(yuǎn)的童年!
這時老公給我炫耀他拾的地軟,我才回過神來,走在冬日的暖陽里,走在酥軟的泥土中,開始一邊仔細(xì)地尋找,一邊小心地?fù)?hellip;…
小時候的地軟包子,農(nóng)家人廉價的食物,如今早成了美食中的上品。雖然現(xiàn)在經(jīng)常能吃到,但餡里面的地軟少之又少,雖然物以稀為貴,但如今怎么也吃不出當(dāng)年的味道。也許是物質(zhì)豐富了,食品多樣化了,吃的美味多了!想想那時的饑荒,那時的貪吃,方知今日物質(zhì)之富足,生活之幸福!
撿拾一籠地軟,撿拾一份記憶,撿拾一份滿足,撿拾一份寧靜,撿拾無限快樂!
走起,我們拾地軟去!
作者:冀秀芹
公眾號:細(xì)語華陽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學(xué)習(x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