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隨筆
小學語文如何教,才能讓學生感到生動呢?去看看小學語文老師寫的教學隨筆吧。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小學語文教學隨筆,希望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篇一
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我認為自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始終。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fā)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fā)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fā)揮個小故事,做個小游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于播灑興奮劑,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tài)。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每位小學語文教師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問題。
根據(jù)對外地成熟經(jīng)驗的學習及各個人在教學工作中所得,我認為自小學語文教學中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要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要想使學生真正成為認識和實踐的主體,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必須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始終。由于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控制力差,興趣的激發(fā)顯得更為重要。教師應充分運用啟發(fā)式的提問、直觀的教具演示,富有感染力的教學語言,以及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或就文發(fā)揮個小故事,做個小游戲,來個小表演,這些都不亞于播灑興奮劑,會使疲乏的學生又振奮起來,進入主動求知狀態(tài)。
二是要引導啟發(fā)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文,去學知。由于學生知識少而有限。能夠真正理解一篇課文是比較困難的。特別是理解課文的內涵尤為困難。如此這樣,就需要教者巧妙設計問題,逐步由淺入深對課文進行探究。
三是要講究課堂上的評價技巧。不論哪個學生提出問題或回答問題后,總是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老師還要注意課堂上的評價,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善于發(fā)展學生自身的閃光點,以鼓勵為主進行評價。如當學生的回答遠離標準完全不對,或根本無價值時,就可以從他發(fā)言的聲音、說話的口齒、站立的姿勢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勵。如有一次在討論一個比較深奧的問題時,平時一個從不敢發(fā)言的同學舉起了手,他們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這個同學還是堅持把話說完,就從這一點上表揚了他,使他樹立了信心,逐漸由取舉于發(fā)言道有問必答,而且回答問題的效果越來越好。對于基礎差的同學,他們在學習中常常處于不參與或被動參與學習的狀態(tài),他們能問解答,那本身就是一種進步,評價時就要鼓勵其積極參與。對學生的評價要因人而異。如有些同學性子急、愛沖動,他們往往沒經(jīng)過深思熟慮就說就問。這時評價就重在幫助其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方式、習慣。另外,根據(jù)心理學家的分析,兒童長期處于滿足狀態(tài),會失去進取和探索欲。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篇二
作業(yè)格式:
1、家作本,低段一律用鉛筆,高段要求學生同一本本子使用同一種顏色的筆,每次作業(yè)之間空開三行。詞語、句子、段落的抄寫班內統(tǒng)一。任課教師要在學期前加強引導與教育。
2、作文本或周記本,使用同一種顏色的筆,要有目錄,目錄的格式班內統(tǒng)一。
3、低段的生字抄寫本,可以根據(jù)不同學期的學習重點靈活使用,有機結合書寫練習與組詞練習。
訂正格式:
1、低段的生字抄寫本和課堂作業(yè)本,訂正在原處。
2、高段的課堂作業(yè)本,用鉛筆訂正在離錯題較近的地方。
批改規(guī)范:
1、批改作業(yè)的語言文字要規(guī)范、端正、清楚、正確,要使學生認得出、看得懂。
2、批改符號:作文批改符號,錯別字訂正“∩”;訂正后關門“口”;添加用“V”;用詞不當或病句“( ?)”;佳句“~~~”;特佳者還可在句末再加“!”。其他作業(yè)本,老師們在批改時可以有自己的風格,但在班級內一定要統(tǒng)一!
3、作文可采取精批與略批相結合的辦法,精批一部分,略批一部分,盡量做到每學期每個學生能精批一次以上。
精批要求:先通覽后細改,加眉批總批。
略批要求:通覽全文,劃出錯別字、病句,適當提示。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篇三
文章的情感信息總是附著或蘊藏于一定的言語形式和表達方式之中。所謂傳情點,是指那些再傳情達意上最具表現(xiàn)力的語言或表現(xiàn)手法。教師要善于抓住文章的傳情點,架設學生與作者、作品情感交流的橋梁。
如教學《伯牙絕弦》時,教師要抓住“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這句的傳情點“悲傷”展開情感教學,使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伯牙傷心欲絕的心情,然后深化引出明代小說家馮夢龍根據(jù)這個傳說所創(chuàng)作的《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從而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情感。
再如《一夜的工作》一課教學中,教師在指導學生感知周工作辛苦、生活簡樸后,抓住文章的最后兩個自然段中的獨白,著重指導學生朗讀。“這就是我們新中國的。我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是多么勞苦,多么簡樸!”“看啊,這就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我看見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個夜晚都是這樣工作的。你們見過這樣的嗎?”作者的這兩段獨白,感情熾烈,直抒胸臆,充分表達了作者那抑制不住的如潮水般的情感。通過反復朗讀,學生被作者的情緒深深地感染了。有的在抽泣,有的眼里閃著激動的淚花。這種入境入情的朗讀,學生的內心怎能不激發(fā)出對周德敬仰之情嗎?恰到好處的朗讀指導,喚醒的是學生潛在的激情。有效的朗讀,抓住“傳情點”,老師只需“轉軸撥弦三兩聲”,便已“未成曲調先有情”了。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傳情點”,就能讓學生更直接地進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更好地體驗和領會作者的情感。教師要用自己的情去挖掘文中之情,讓文中之情感染學生之情,觸動學生的心靈,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得到激發(fā),學生定能留下深刻的情感體驗,也能領略語言文字的魅力,從而充實學生美好的心靈和高尚情操。
小學語文教學隨筆相關文章:
3.高考語文教學隨筆
6.古詩教學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