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課外書目《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經(jīng)典課外書目《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是世界文學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童話作品。作者是瑞典女作家塞爾瑪·拉格洛芙。講一個不愛學習、喜歡惡作劇的頑皮孩子尼爾斯,因為一次捉弄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變成了一個小人。他騎在他家的大白鵝背上,跟著一群大雁出發(fā)作長途旅行。通過這次奇異的旅行,尼爾斯增長了很多見識,結(jié)識了許多朋友,也碰到過好幾個兇惡陰險的敵人。他在種種困難和危險中受到了鍛煉,最后尼爾斯回到了家中,恢復原形,變成了一個好孩子。
作品評價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作為9至13歲孩子的通俗的歷史和地理讀物,具有很強的趣味性,作者的語言平易、清新。在她的筆下,風、河流、城市都成了擬人化的形象,巧妙的比喻更讓人耳目一新:如“方格子布”——斯康奈的平坦大地;“粗麻布”——東耶特蘭大平原;大雁們把雨稱作“長面包和小點心”;海豚宛似“黑色的線穗”。而細致的描摹狀物更富有渲染力,如“他渾身的一根根毛全都筆直地豎立起來,腰拱起來形成弓狀,四條腿仿佛像繃緊的彈弓,尖尖的利爪在地上刨動著,那條尾巴縮得又短又粗。”抓住動態(tài)刻畫出貓被激怒的樣子。。 《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又是一部知識性很強的童話。著重展示了瑞典的自然風光、地理環(huán)境、文化歷史以及動植物習性。這些知識在書中以童話、傳說和民間故事的形式出現(xiàn),有的是為了向讀者敘述歷史事實,有的是為了講述地形地貌,有的是為了介紹動植物的生活和生長規(guī)律,有的則是為了贊揚扶助弱者的優(yōu)良品德。在生活中,應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和生動性。
1906年應瑞典一位小學校長的請求,年近50歲的拉格洛夫答應寫一本適合兒童讀的書。她忍受著腿疾帶來的巨大痛苦,跋山涉水,在全國進行實地考查。在認真研究飛禽走獸的生活習性、各地的風俗習慣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終于完成了舉世聞名的童話小說《尼爾斯騎鵝旅行記》。拉格洛夫也由此獲得了與安徒生齊名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