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末德國崛起的原因
19世紀末德國和美國等國家相繼崛起,大家知道19世紀末德國崛起的原因是什么嗎?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19世紀末德國崛起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19世紀末德國崛起的原因
普法戰(zhàn)爭后的德意志在獲得了薩爾和洛林之后,自身的工業(yè)生產水平得到了極大地提升。而其本身所擁有的魯爾地區(qū)也為其在工業(yè)方面的燃料供應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當時的工業(yè)水平直接體現在鋼產量上,而鋼鐵產量又代表著一國的軍事力量。同時德國在地理上位于"歐洲的十字路口",這種區(qū)位因素也使得德意志的貿易得到了較大的提升。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要回溯到普魯士對德意志的統一,因為德國在19世紀末的諸多體現都是前期積累的結果。這種積累并不是一代開始的,可以說沒有先前普魯士王國的積累是沒有這種崛起的。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長期分裂后的統一可以給一個國家?guī)砬八从械那斑M動力,而德意志的崛起也與這種動力相關。
19世紀末德國的崛起的因素
1870年剛剛統一時的德國的工業(yè)力量至多也只是略高于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的奧匈帝國。另外僅僅5萬噸的年生鐵產量對于英、法,俄來說同樣也是微不足道的。雖然比起1830年已有了很大的進步。但在強國林立的歐洲,這樣的進步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在李斯特看來,這一階段無論如何德國都是應該采取貿易保護的。但由于受到英國自由貿易政策的影響,從19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這段時間,自由貿易政策在德國又占據了上風。容克地主在這一時期積極曾主張自由貿易,就如同美國地主主張自由貿易那樣,但不久之后,就發(fā)現德國的農產品根本無法同波蘭、匈牙利、捷克的農產品進行競爭。到了最后還是選擇了貿易保護。但直到1873年爆發(fā)了世界經濟危機,德國才最終糾正了這一趨勢。反觀波蘭,西班牙,葡萄牙等這些身體力行亞當·斯密學說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地主用自己的農產品交換英國的工業(yè)品,過了一段價廉物美的好時光。但是由于錯過發(fā)展本國工業(yè)的絕好機會,一旦世界市場的農產品供應過剩,就失去了同其他國家進行競爭的能力。并最終成為了歐洲的農業(yè)國,失去了在歐洲的發(fā)言權。不僅如此,當我們回顧英國的歷史的時候,就會發(fā)現,英國能壟斷長達3個多世紀的霸權地位,正是依靠發(fā)展之初所制訂的嚴厲的貿易保護政策打下的基礎。在紡織業(yè)上這一點表現得尤為明顯。在16世紀以前,印度的紡織生產水平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高于英國。按照亞當·斯密的分工原則,英國應當放棄棉紡織生產,從印度進口棉布。但如果真的實行自由貿易,取消棉布的進口關稅,那么英國的棉紡織業(yè)必定將徹底消亡。那時的紡織業(yè)對于英國來說,可謂是技術最密集,最“先進”的行業(yè)了。但英國在這方面卻明顯不具備任何優(yōu)勢。于是英國就用各種方法摧毀了印度的棉紡織業(yè),強迫印度人必須消費英國的紡織品。并且1700年,英國議會完全禁止了從印度進口所有棉織品,順便將伊朗和中國也列入了名單之中。(1688年的“光榮革命”之后,英國就已經完全停止進口法國和荷蘭的毛織品了)這個禁令是絕對的,毫無伸縮的余地,哪怕是印度制造的一根棉線,英國也不允許進口。1721年,喬治一世的大臣們在討論印度紡織品的時候曾公開宣稱:“情況很明顯,只有輸入原料、輸出工業(yè)品,才能使國家富強。”直到1812年,英國還對從印度進口的花標布征收高達71.7%的進口關稅。英國的工業(yè)革命也就是在這樣嚴厲的貿易保護主義的環(huán)境想成長起來的。不僅僅是印度的紡織產品,16世紀后半葉英國就已經開始禁止進口金屬制品,皮革制品及其他眾多工業(yè)品了。17世紀中葉為了迫使荷蘭承認英國所制定的《航海條例》甚至不惜與荷蘭進行三次的戰(zhàn)爭。直到英國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后,各項貿易保護措施才逐漸取消,并轉而開始自由貿易。
現在把話題轉回到德國。1873年爆發(fā)的空前嚴重的世界經濟危機使得德國的自由貿易政策難以維繼。經濟危機期間,德國重工業(yè)首先遭受重創(chuàng)。迅猛發(fā)展過后是是生產力的嚴重過剩。生鐵產量連續(xù)三年下降,從危機爆發(fā)前的224萬噸降至1876年的185萬噸,約40%的煉鋼爐停產。直到1879年和1880年,車床的開工率還只有30%。農業(yè)也同樣遭受了沉重的打擊。隨著德國國內水陸運輸的暢通,美國,東歐和印度的糧食大量輸入,糧價隨之大幅下跌。外國農產品的傾銷使得作為德國統治階層的容克地主的利益受到直接的損害。于是,地主和工業(yè)資本家第一次在提高關稅上達成一致的意見。德國鋼鐵業(yè)界為抵制英國和比利時的鋼鐵進口,成立了德國工業(yè)家中央聯合會,強烈要求提高關稅。俾斯麥也順水推舟并希望通過提高稅收加強德國的經濟力量。貿易保護隨之成為德國上下一致的利益所在。1878年俾斯麥正式開始貿易保護政策。德國提高了各項進口關稅以封閉本國市場,并相繼實行了保護國內市場的其他措施,如設置進口配額,征收各項國內稅等。
在《政治經濟學的國民體系》中,李斯特首先回顧了歐洲各強國的歷史,指出資本主義是存在著不同的發(fā)展道路的。接著,他針對古典重商主義的價值理論,提出了自己的“生產力理論”。他認為“一個國家的發(fā)展程度,主要并不是象薩依所相信的那樣決定于它所蓄積的財富的多少,而是決定于它的生產力的發(fā)展程度……財富的原因與財富本身完全不同……財富的生產力比之財富本身,不曉得要重要到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經增加的財富獲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經消失的財富獲得補償。個人如此,拿整個國家來說,更加是如此。”從這個意義上,幼稚工業(yè)保護論只是李斯特經濟學的一個鋪墊。他的最終落腳點是在于探尋財富的原因以及在發(fā)展工業(yè)的過程中,對于國家力量的強調上。貿易保護,是使德國迅速成為工業(yè)強國的最有效的一種手段。但歸根結底,動用強大的國家力量給予工業(yè)以扶持才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偠灾?,李斯特認為,在工業(yè)化時代,對一個民族國家而言,工業(yè)意味著一切。后起的德國只有依靠國家的力量發(fā)展自己的民族工業(yè),才能實現自己的強國之夢。
正是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之下,1880后,德國政府開始有意識的指導重工業(yè)的發(fā)展。人力、物力在國家的指導下被更加合理的利用。使得電氣、化工、鐵路、鋼鐵等產業(yè)迅速躍居世界前列。
19世紀末德國崛起的原因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