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進(jìn)諫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淳于髡進(jìn)諫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戰(zhàn)國時代,齊國有一個名叫淳于髡的人。他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隱語,來規(guī)勸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氣,而且樂于接受,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其他諸侯國。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的淳于髡進(jìn)諫成功的原因,一起來看看。
淳于髡進(jìn)諫成功的原因
齊威王本來是一個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當(dāng)他即位后,卻沈迷于酒色,不管國家大事,每日只知飲酒作樂,而把一切正事都交給大臣去辦理,自己則不聞不問。因此,政治不上軌道,官吏們貪污失職,再加上各國的諸侯也都趁機來侵犯,使得齊國瀕臨滅亡的邊緣。雖然,齊國的一些愛國之士都很擔(dān)心,幾次想勸諫齊威王,可又怕弄不好,觸怒了君主,輕則削職罷官,重則腦袋搬家,所以沒有人敢出來勸諫。
其實齊威王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很喜歡說些隱語,來表現(xiàn)自己的智慧。淳于髡知道這點后,便想了一個計策,準(zhǔn)備找個機會來勸告齊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見到了齊威王,就對他說:“大王,為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齊國有一只大鳥,棲在王宮的庭院里已經(jīng)整整三年了。它既不飛又有鳴叫,大王您可知道這是一只什么鳥?”
齊威王本是一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諷刺自己,像那只大鳥一樣,身為一國之尊,卻毫無作為,只知道享樂。
而他實在也不是一個昏庸的君王,于是對淳于髡說:“嗯,這一只大鳥,你不知道,它不飛則已,亦非就會沖到天上去,它不鳴則已,一鳴就會驚動眾人,你慢慢等著瞧吧!”淳于髡聽了便笑著說:“多謝大王英明的指點。如今大臣們正等著大鳥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
從此齊威王不在沈迷于飲酒作樂,開始整頓國家。首先召見全國的官吏,盡忠負(fù)責(zé)的,就給予獎勵;而那些腐敗無能的,則加以懲罰,全國上下,很快就振作起來,到處充滿蓬勃的朝氣。另一方面他也著手整頓軍事,強大武力,奠定國家的威望。各國諸侯聽到這個消息以后都很震驚,不但不敢再來侵犯,甚至還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xì)w還給齊國。
所以后來的人便把“一鳴驚人”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一個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好好的運用,一旦發(fā)揮出來,往往有驚人的作為。
淳于髡的趣聞
刁鉆問題難亞圣
其實淳于髡打啞謎只是個人愛好,就像他喜歡和別人辯論。為此,儒家的亞圣孟子都受到過他的“刁難”。據(jù)說,至今臨淄都流傳著這樣的民謠:孟子遇見淳于髡,嚇不死也發(fā)昏。 一次,孟子游歷齊國,淳于髡知道后,便去拜訪這位名人:“請問先生,男女之間授受不親,是禮制所規(guī)定的吧?”
孟子是個老實人,便規(guī)規(guī)矩矩地回答:“淳于先生,你說的男女授受不親當(dāng)然是禮制規(guī)定的。”
淳于髡說:“假如你老婆掉水里了,兄弟我是救她還是不救呢?”
孟子很生氣,心想這個淳于髡簡直是胡說八道:“嫂嫂溺水了不去救,簡直就是狼心狗肺!”可能孟子意識到自己說的話大失體統(tǒng),慌忙補充道:“男女授受不親,的確是禮。但救嫂子,是權(quán)宜之計啊。”
淳于髡譏諷孟子:“那現(xiàn)在天下黎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你為什么不伸出友愛之手呢?”
孟子說:“救天下黎民要授之以道。我老婆掉水里,可以拉一把。難道天下人還得挨個去拉嗎?”
淳于髡明白人家孟子是圣人,他的作用是教化,而不是凡事都親自去做。
就事論事責(zé)圣賢
孟子要離開齊國時,淳于髡問他,你身處三卿的高位,卻下不能救濟(jì)老百姓,上不能輔佐君王,所謂的“仁者”就這樣跑了,對得起你的工資嗎?
孟子將伯夷、伊尹和柳下惠扯了出來說道,我是臣子,不以賢事不肖,伯夷就是這樣干的。周旋于湯、桀之間五次,那是伊尹。不厭惡污君,不推辭做小官,那是柳下惠。他們?nèi)齻€處事不同,但都是為了“仁”。君子只要心中“仁”就行了,又何必事事一致呢?
淳于髡很不屑,繼續(xù)責(zé)問,魯繆公的時候,公儀子為政,子柳、子思為臣,但魯國不斷失地。這樣看來,所謂賢者對國家有什么用?
孟子說,虞不用百里奚而被滅亡,但到了秦繆公那里卻成就了霸業(yè)。不用賢人就會滅亡,有了賢人卻不會任用,他怎會不被削弱呢?
淳于髡隨即否定了孟子自己標(biāo)榜賢者的話:有本事的人必然展現(xiàn)出來,做事情不見功效的人,我還沒看到過呢。所以根本沒有賢者,如果有,我肯定認(rèn)識他。
孟子說起孔子在魯國做司寇的故事,孟子也知道那時孔子不被重用,在祭祀的時候,魯君失禮,祭祀用的肉遲遲不上,于是孔子也故意無禮而去。孟子說,不知道的人以為孔子是為了幾塊熟肉鬧情緒,其實孔子是被別人無禮對待。所以孔子愿意以微罪辭行,而不是茍且留下。
孟子似乎是說自己像孔子一樣被無禮對待,因此離開齊國,但圣賢的行為,滑稽如淳于髡者又怎會明白呢?
學(xué)無所主
淳于髡博聞強志,“學(xué)無所主”,思想比較博雜。他重視周禮對人行為的規(guī)范作用,有學(xué)者考證記載古代禮儀制度的著作《王度記》即為淳于髡的著作(金德建《司馬遷所見書考》);他以飲酒諷諫齊王,表明他有類似道家的“極之而衰”的思想;他向宣王薦士,曾提出近于墨家的“物各有疇”的主張。作為“稷下之冠”,他和其他許多稷下先生一樣,很難考定他的思想歸屬,因此曾有學(xué)者將其歸入雜家。但是,淳于髡的思想并非沒有自己的章法。從史料關(guān)于淳于髡諷諫國君、問難師友的記載來看,他是兼重禮法而更傾向于法治的。
首先,淳于髡主張治國理民一定要禮法兼重。在進(jìn)言鄒忌時,淳于髡提醒鄒忌受相印、執(zhí)國柄,必須把握全局而不偏失,處理政事必須合于禮法,并隨即就修禮儀、明法度、整吏治、裁冗員等幾方面向鄒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淳于髡要求鄒忌忠于君主,謹(jǐn)慎的維護(hù)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quán);他以“傅合疏罅”作喻,要求鄒忌不必拘泥成法,而要依附于萬民;以狗皮不能補狐裘作喻,要求鄒忌要慎選人才,勿雜小人;以“大車當(dāng)常較,琴瑟需常調(diào)”作喻,要求鄒忌認(rèn)真制定法律并監(jiān)督奸吏(《田完世家》)。
這實際上可以算是一個禮法并舉的改革方案了。以上幾點主張,和戰(zhàn)國時期法家的主張精神是基本一致的,體現(xiàn)了淳于髡兼重禮法的思想特點。
從淳于髡與孟子辯論可以看出,他主張守禮有度而不拘泥。他認(rèn)為,雖然“男女授受不親”是“禮”,但是“嫂溺,也要援之以手”,由此引申到反對脫離社會實際,拘守一成不變的陳腐規(guī)定。在他看來,最大的“禮”,是現(xiàn)實的國計民生。民生凋敝,就要破除舊禮,實行改革,“援之以道”(《孟子·離婁上》)。淳于髡講禮治,但又反對世襲制,他從齊國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出發(fā),竭力主張“尊賢尚士”、富國強兵。他借狐裘與黃狗之皮為喻諷諫鄒忌,以“物各有疇”的主張要求宣王重士,都是這種尚賢思想的反映。淳于髡認(rèn)為維護(hù)封建的禮制、選賢使能是必要的,同時還必須實行法治,強化國家機器。因此,他要求鄒忌“謹(jǐn)修法律以督踐吏”,要求齊王“減吏省員,使無擾民”(《新序》)。總之,淳于髡社會政治思想的基本特點,就是禮、法兼重而傾向法治。這一觀點,曾影響了田駢、慎到、接子等稷下之學(xué)里的黃老學(xué)者,而荀子“隆禮重法”思想的提出,也同淳于髡上述思想的影響密不可分。
淳于髡以“酒極則亂”、“極之而衰”向齊威王諷諫,這實際上包含了矛盾對立轉(zhuǎn)化的深刻哲理。在與孟子的一次辯難中,他曾提出“聲無細(xì)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的觀點,意思是說聲音不管多么細(xì)小,沒有細(xì)到聽不見的;行動不管多么隱蔽,沒有完全不露痕跡的,這已經(jīng)包含了樸素的唯物主義可知論的因素了。雖然淳于髡的可知論認(rèn)識還沒有達(dá)到高度概括的程度,但他將其靈活運用實踐之中,察事審功,“承意觀色”,卻是難能可貴的。
據(jù)《禮記》卷四三《疏》引語所說,淳于髡著有《王度記》一書,又據(jù)《太平御覽》卷七一八說,他還有《十酒說》一書,可惜均已亡佚。所以,今天我們只能從散見各處的史料,來了解這位稷下高士的風(fēng)范了。
一生不仕
齊宣王即位之初,貪于酒色而不重視人才。當(dāng)時魏國的梁惠王(前400-前319)在各國用重金厚禮招納賢士,知名的學(xué)者鄒衍(前324-前250,應(yīng)當(dāng)是鄒忌?)、淳于髡、孟子(前372-前289)等人都到了魏國。淳于髡剛到了魏國時,在梁惠王的兩次接見中都一言不發(fā)。 事后,梁惠王十分不解,有人對他說,淳于髡善于“承意觀色”,之所以在接見時沉默不語,是因為發(fā)現(xiàn)惠王心神不定,一直在思考駕車打獵、音樂娛樂之類的事情?;萃趼牶?,十分驚訝,坦然承認(rèn)第一次接見時,恰好有人獻(xiàn)上了一匹好馬,第二次時,又有人進(jìn)獻(xiàn)舞伎,所以自己兩次都心不在焉?;萃醺袊@淳于髡“誠圣人也”,再次接見了淳于髡,兩人一連交談了三天三夜而毫無倦意。梁惠王對淳于髡的才學(xué)十分佩服,想任他為卿相,淳于髡推辭不就。在魏國期間,雖然魏王對他禮遇優(yōu)厚,但他不為所動,一直沒有出仕做官。(《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以下只注篇名)
大膽進(jìn)言
后來,淳于髡又離開魏國返回齊國。他認(rèn)識到齊宣王喜好聲色、貪于安逸而不重視人才,不利于齊國政權(quán)的鞏固和發(fā)展,便通過借古喻今,大膽地向齊宣王進(jìn)言,希望他能重振稷下學(xué)宮,廣納賢才。開始,宣王表示自己并非不好士,而是國中無士,以此來搪塞淳于髡。淳于髡一天就向齊宣王推薦了七個人,在淳于髡等人的勸諫、督促下,齊宣王終于悟出“得士則昌,失士則亡”的道理,繼承齊國先祖禮賢下士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重新營造稷下學(xué)宮,以優(yōu)厚的待遇招納人才,齊國國勢復(fù)盛,稷下學(xué)宮也再度繁榮了起來。
不懼楚王
有一次,齊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國,楚王看到他身材矮小,便鄙夷地戲謔道:“難道齊國就找不出一個像模像樣的人了嗎?而派了先生你來!先生有什么特長呢?”這次髡并未用隱語而是直截了當(dāng)?shù)卣f道:“我并沒有什么特長,只有腰中七尺長劍,是用來斬殺無狀之王的。”楚王惶恐地說道:“請先生息怒,我不過跟您開句玩笑罷了。”這個故事不由得使人聯(lián)想到歷史上著名的晏子使楚的故事。淳于髡生活的時代要比晏子晚一百多年,對這位齊國歷史上的賢相,淳于髡十分佩服,也處處以他為榜樣,兩人一樣都身材矮小、貌不驚人,然而出使外國,都憑借自己的才能和氣度折服了傲慢無禮的楚君,維護(hù)了齊國的尊嚴(yán)。
以禮搬救兵
齊威王八年(前394),楚國發(fā)兵大舉進(jìn)攻齊國。威王派淳于髡到趙國去請救兵,帶上贈送的禮品黃金百斤、車馬十駟,淳于髡仰天大笑,笑得系帽子的帶子都斷了。威王說:“先生是嫌所帶的禮品少嗎?”淳于髡說:“怎么敢呢?”威王說:“那是為什么呢?”淳于髡說:“剛才臣子從東方來,看見大路旁有人在祭祀神靈祈福消災(zāi),拿著一只豬蹄,一盂酒,禱告說:‘易旱的高地糧食裝滿籠,易澇的低洼田糧食裝滿車,五谷茂盛豐收,多得裝滿了家。’我見他所拿的祭品微薄,而想要得到的卻很多,所以在笑他呢。”于是齊威王把贈送趙國的禮品改為黃金千鎰、白璧十雙,車馬百駟。淳于髡到了趙國,交涉十分順利。趙王給他精兵十萬,戰(zhàn)車一千乘。楚國聽到消息,連夜撤兵離去。司馬遷在《史記·滑稽列傳》中曾說:“淳于髡仰天大笑,齊威王橫行……豈不亦偉哉!”高度評價了淳于髡在齊威王稱霸中所作的貢獻(xiàn)。
淳于髡獻(xiàn)鵠
又有一次,齊王派淳于髡出使楚國,并特意帶去一只鵠作為贈送楚王的禮物。誰知剛出城門,鵠就飛了。淳于髡托著空鳥籠,前去拜見楚王,說:“齊王派我來向大王獻(xiàn)鵠,我從水上經(jīng)過,不忍心鳥兒饑渴,就放它出來喝水,誰知它竟離開我飛走了。我想要刺腹或勒頸而死,又擔(dān)心別人非議大王因為鳥獸的緣故致使士人自殺。鵠是羽毛類的東西,相似的很多,我想買一個相似的鳥兒來代替,可這是欺騙大王,我不愿做。想要逃到別的國家去,又痛心齊、楚兩國君主之間的通使由此斷絕。所以前來服罪,向大王叩頭,請求責(zé)罰。”這一番話,說得十分巧妙。“不忍鵠的饑渴,讓它出來喝水”,說明淳于髡的仁;“想要刺腹絞頸而死”,說明淳于髡的勇;“擔(dān)心別人非議楚王”說明淳于髡的忠;“不愿另外買類似的鳥來代替”,說明淳于髡的信;“痛心齊、楚兩國之間的通使斷絕”,說明淳于髡的義;“服罪”、“領(lǐng)罰”,說明淳于髡的誠。仁、勇、忠、信、義、誠具備,誰還會治他的罪呢?結(jié)果楚王不但沒有怪罪淳于髡,反而贊賞道:“很好啊,齊王竟有這樣忠信的人。”并且用厚禮賞賜淳于髡,財物比獻(xiàn)鵠還要多一倍。(《滑稽列傳》)
淳于髡進(jìn)諫成功的原因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