諺語是什么意思精選
諺語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諺語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接下來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諺語是什么意思,歡迎大家閱讀!
諺語是什么意思
諺語是廣泛流傳于民間的言簡意賅的短語,多數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且一般是經過口頭傳下來的。它多是口語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韻語。
諺語跟成語一樣都是語言整體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語言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但諺語和名言是不同的,諺語是勞動人民的生活實踐經驗,而名言是名人說的話。
諺語是民間集體創(chuàng)造、廣為口傳、言簡意賅并較為定型的藝術語句,是民眾豐富智慧和普遍經驗的規(guī)律性總結。根據內容,可以分為三類:
(1)氣象諺語。氣象諺語是認識自然和總結生產經驗的諺語,如“長蟲過道,大雨要到”、“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等。
(2)農業(yè)諺語。農業(yè)諺語是農民在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農事經驗,如“棗芽發(fā),種棉花”、“今冬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等。
(3)生活諺語。生活諺語是人們根據衛(wèi)生保健知識概括而成的諺語,如“寒從腳起,病從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覺老”等。
(4)社會諺語。社會諺語泛指為人處世、接物待人、持家治國等方面應注意的事,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等。
古今賢文
概述
[4] 古今賢文為中國古代兒童的啟蒙書目。又名《昔時賢文》、《增廣賢文》。書名最早見之于明代萬歷年間的戲曲《牡丹亭》,據此可推知此書最遲寫成于萬歷年間。后來,經過明、清兩代文人的不斷增補,才改成這個模樣,稱《增廣昔時賢文》,通稱《增廣賢文》。作者一直未見任何書載,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曾進行過重訂,很可能是民間創(chuàng)作的結晶。
古今賢文以有韻的諺語和文獻佳句選編而成,其內容十分廣泛,從禮儀道德。典章制度到風物典故、天文地理,幾乎無所不含,而又語句通順,易懂。但中心是講人生哲學、處世之道。其中一些諺語、俗語反映了漢民族千百年來形成的勤勞樸實、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成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志向篇
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鋼.鳥要緊的是翅膀,人要緊的是理想。胸無理想,枉活一世。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虎瘦友心在,人窮志不窮.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有志周行天下,無志寸步難行。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艱險。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闖不過的險灘。見異思遷,土堆難翻;專心致志,高峰能攀。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實踐是實現理想的階梯,知識是實現理想的翅膀。不學楊柳隨風擺,要學青松立山岡。
真理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多看事實,少聽虛言。
滿招損,謙受益.戶樞不蠹,流水不腐.聞過則喜,知過必改.從善如流,疾惡如仇.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合作篇
人心齊,泰山移.獨腳難行,孤掌難鳴.水漲船高,柴多火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蓋不成房.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美不美,故鄉(xiāng)水;親不親,故鄉(xiāng)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豆角開花藤牽藤,朋友相處心連心.
勸學篇
枯木逢春猶在發(fā),人物兩度在少年.不患老而無成,只怕幼兒不學.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堅持不懈,久煉成鋼.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身怕不動,及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三心二意,一事無成.一日練,一日功,一日不練十日空.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業(yè)精于勤。
讀書篇
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于零.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讀便于思索,朗讀便于記憶.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guī)煛?/p>
環(huán)保篇
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樹木成陰,空氣清新.綠了大地,潤了人心.功在當代,造福子孫.山上樹木光,山下走泥漿.治山治水不栽樹,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樹造林鎮(zhèn)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
舉例
1、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2、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二成丟。
3、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穩(wěn)當。
4、白米飯好吃,五谷田難種。
5、百日連陰雨,總有一朝晴
6、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7、敗家子揮金如糞,興家人惜糞如金。
8、幫人要幫到底,救人要救到頭。
9、幫助別人要忘掉,別人幫己要記牢。
10、飽帶饑糧,晴帶雨傘。
11、爆飲爆食易生病,定時定量??祵帯?/p>
12、背后不商量,當面無主張。
13、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14、鞭打的快馬,事找的忙人。
15、邊學邊問,才有學問。
16、病從口入,寒從腳起。
17、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18、病好不謝醫(yī),下次無人醫(yī)。
19、病急亂投醫(yī),逢廟就燒香。
20、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21、病人心多,忙人事多。
22、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23、不擔三分險,難練一身膽
24、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
25、不到江邊不脫鞋,不到火候不揭鍋。
26、不懂裝懂,永世飯桶。
27、不給規(guī)矩,不成方圓。
28、不會燒香得罪神,不會講話得罪人。
29、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來。
30、不見兔子不撒鷹。
31、不經冬寒,不知春暖
32、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33、不磨不煉,不成好汗。
34、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喪氣
35、不怕不識貨,只怕貨比貨。
36、不怕穿得遲,就怕脫得早。
37、不怕家里窮,只怕出懶漢。
38、不怕路長,只怕心老。
39、不怕亂如麻,只怕不調查。
40、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41、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42、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43、不怕人不請,就怕藝不精。
44、不怕山高,就怕腳軟。
45、不怕少年苦,只怕老來窮。
46、不怕事難,就怕手懶。
47、不怕天寒地凍,就怕手腳不動。
48、不怕學不成,就怕心不誠。
49、不怕學問淺,就怕志氣短。
50、不怕一萬,只怕萬一。
51、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2、不挑擔子不知重,不走長路不知遠。
53、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54、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55、不笑補,不笑破,只笑日子不會過。
56、槽里無食豬拱豬,分臟不均狗咬狗。
57、草若無心不發(fā)芽,人若無心不發(fā)達。
58、饞人家里沒飯吃,懶人家里沒柴燒。
59、常賭無贏家。
60、常罵不驚,常打不怕。
61、常說口里順,常做手不笨。
62、常在有時思無時,莫到無時想有時。
63、長江不拒細流,泰山不擇土石。
64、長五月,短十月,不長不短二八月。
65、長兄如父,老嫂比母。
66、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門。
67、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68、車有車道,馬有馬路。
69、撐痢疾,餓傷寒。
70、撐死膽大的人,餓死膽小的鬼。
71、秤能稱輕重,話能量人心。
72、秤砣雖小,能壓千斤
73、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74、吃不言,睡不語。
75、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76、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77、吃飯打濕口,洗臉打濕手。
78、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79、吃飯先喝湯,老了不受傷。
80、吃飯象條龍,做活象條蟲。
81、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82、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83、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84、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85、吃一塹,長一智。
86、遲干不如早干,蠻干不如巧干。
8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88、寵狗上灶,寵子不孝。
89、出汗不迎風,走路不凹胸。
90、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91、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92、出門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93、出門問路,入鄉(xiāng)問俗。
94、船頭坐得穩(wěn),不怕風來顛。
95、船載千斤,掌舵一人。
96、瘡怕有名,病怕沒名。
97、創(chuàng)業(yè)百年,敗家一天。
98、吹噓自己的人,等于在宣傳他的無知。
99、聰明在于學習,天才在于積累。
100、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諺語是什么意思精選相關文章:
★ 民俗諺語精選
諺語是什么意思精選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
![](http://lhpay.gzcl999.com/static/doc/images/pc/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