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冰激凌的眼淚》教案范文
《冰激凌的眼淚》課文通過這樣一件感人的小事表現了支教老師與山區(qū)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W四年級語文《冰激凌的眼淚》教案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冰激凌的眼淚》教案范文一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認讀1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文中“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4.初步了解我國西部貧困山區(qū)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教育的落后,產生關注我國西部發(fā)展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
充分自讀,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說說主要內容。師提示:主人公是誰?他去哪干什么,那時,他發(fā)現了什么?于是,他做了什么?結果怎么樣?
3、朋友去哪干什么,那幾個自然段說了這個內容?
指名讀,你在預習時遇到了什么問題?
4.課件出示地圖:介紹“甘肅西部地區(qū)”、介紹“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
中國青年志愿者協(xié)(xié)會(英文名Chines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sion,簡稱CYVA)成立于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愿從事社會公益事業(yè)與社會保障事業(yè)的各界青年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本協(xié)會通過組織和指導全國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為社會提供志愿服務,經常組織志愿者到西部山區(qū)支援當地教育。
二、討論、學習、理解課文
1.“朋友為什么會產生知難而退的想法?”
2.青年教師心里不平靜。
(1)當他了解到學生連冰激凌都沒有見過時,他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
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2)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他的心情怎樣?又會想些什么?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課件出示:反映我國西部地區(qū)貧窮落后現狀的音像資料。
(3)讀到同學們寫的作文時,青年教師心情又是怎樣的?他會想些什么?
學生討論:為什么說“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
冰激凌是不會被感動的,更不會流下白色的眼淚(因為青年教師走過了相當長的一段路,冰激凌已經開始融化了)。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的行為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大家流下了激動的眼淚;在同學們看來,就連冰激凌好像也被老師的行為感動得流淚了。這句話表面是寫冰激凌,實際上還是在寫同學們被老師買冰激凌的事情感動了。
3.冰激凌一事使青年教師改變了想法。猜猜他現在會怎么想?
學生盡情發(fā)揮想像。
課件出示音像資料:我國現在的西部大開發(fā)計劃、“春蕾計劃”、“母親水窖”工程等。
三、總結課文,暢談體會
讀了課文,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關注我國西部貧困地區(qū)人民的生活及經濟的發(fā)展。
四、拓展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西部貧困地區(qū)的情況吧。(課件出示圖片)
問: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布置作業(yè):
給那里的孩子寫寫你想說的話
小學四年級語文《冰激凌的眼淚》教案范文二
教學要求:
1、認讀一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能夠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初步了解我國西部貧困山區(qū)人民生活的窮困和教育的落后,產生關注我國西部發(fā)展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理解:
“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眼淚”這句話的意思,體會文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真摯情感。
課前準備:
收集有關西部貧困地區(qū)教育狀況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資料、事例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都喜歡吃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冰激凌也有眼淚嗎?它為什么落淚呢?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要求:
1、認讀生字
2、查詞典理解詞語意思
3、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感悟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
(1)默讀課文
(2)為什么說“冰激凌也很感動,也流著白色的淚水”?
3、全班交流
(1)可結合收集的資料談感受,教師引導
(2)引導揣摩青年教師的心理
a、面對生活的艱苦,工作的勞累,朋友產生了什么想法?
b、當他了解到學生連冰激凌都沒有見過時,他的心情怎樣?(用筆畫下來)(讀讀孩子們說的話)會想些什么呢?說一說。
c、當這位教師買來冰激凌,看到孩子們歡呼雀躍的時候,他的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呢?
d、指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讀到同學寫的那篇作文時,老師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他又會想些什么?讀到這里,你的心情如何呢?
4、瀏覽全文,再次體會“冰激凌也很感動,也留著白色的淚水”。
5、小結:在我們看來極其普通的冰激凌就讓孩子們那么激動,難怪老師的心情如此復雜,也讓我們的心難以平靜。
四、拓展
師:讓我們再來看一看老師收集到的有關西部貧困地區(qū)的情況吧。(課件出示圖片)
問:看了這些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五、課堂總結
在這貧困落后的地方,孩子們仍然渴求著知識,他們要用知識改變家鄉(xiāng)的面貌。我們呢,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好,應該這樣去做呢?
板書設計:
冰激凌的眼淚
知難而退無法平靜稍稍安慰……
小學四年級語文《冰激凌的眼淚》教學反思
小語八冊第二單元第8課《冰激凌的眼淚》是一篇略讀課文。
本文的教學重點有三:
1、感知全文內容,感受真摯的師生情。
2、理解文末的難句“冰激凌也留下了白色的眼淚”。
3、了解我國西部經濟、教育的落后,引發(fā)學生的關注。
由于以往對略讀課文的學習,或是由教師代講,或是讓學生讀讀而已,學生在課內學習的閱讀方法無處操練同時語言的積累與表達訓練也不能真正落實。這種無視語文教學特點和學生主體性的教學必須加以改進。
我認為對語文略讀課文的使用應把握住以下幾點:1、嚴格落實語言表達能力的訓練與語言的積累。2、嘗試語文閱讀方法的實踐。3、擴充閱讀量,加強感悟。
基于以上的想法,我在處理本課教材時做了如下的設計
1、審題激疑。文章的標題是“眼目”,或揭示文章內容或耐人尋味、引人深思。學會審題可培養(yǎng)學生深思質疑的習慣。我在板書課題后,請同學們針對課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同學們提出了“什么是冰激凌的眼淚?”“冰激淋怎么會留下眼淚?”“本課的題目為什么叫冰激淋的眼淚?”等疑問。
2、感知內容練表達。本文內容很好懂,但要口齒清楚、聲音響亮、通順連貫地復述出大意,對我班學生而言并不容易。為了分散難點,我在初讀前提出問題,要求帶著問題認真默讀。讀后給一分鐘思考組織語言。然后同桌交流,要特別注意糾正不通順、完整的句子。同桌交流后指兩三名同學發(fā)言,好的地方要積極鼓勵,不足的地方大家糾正。
3、深入理解抓詞句。在感知全文內容后,我引導同學理解文中“我”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我分別提出了如下問題:我初來時心里怎么想?當得知孩子們連冰激凌都不知為何物是心里怎么想? 我為孩子們買來冰激淋看到他們歡呼雀躍的樣子心情怎樣?兩周后當我讀到孩子們的作文時心里怎么想?在解答每一問題時,我要求用文中的詞語來概括。同學們分別找到了“知難而退”、“不平靜”、“安慰”、“感動”這些詞,我再追問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心理?這樣自然過渡到對句段的理解。
4、“打破砂鍋問到底”與“拓寬視野做比較”。在教學第三段時,學生找到“知難而退”后我連續(xù)追問到“為什么我會知難而退?”“條件怎么艱苦?怎么累?”“為什么一個人要教好幾個年級?”“那里為什么缺老師?”“那是怎樣的地方?”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追問,學生逐步深入文本,感受到了我國西部經濟、教育的落后現狀。講到這兒,我又提到了我班的幾名外地借讀同學,他們有的也來自祖國的西部、南部,那里確實很艱苦(可惜,課上沒能及時請他們講一講)。而我們現在的條件與他們比起來怎么樣呢?在學生發(fā)言后引導教育學生珍惜感恩、為改變祖國西部落后面貌發(fā)奮努力。
5、類比閱讀。在學習完本課后,我又安排學生讀了一篇語文讀本上的文章《愛你的理由》。文中講一個女孩子在受到老師的夸獎后暗暗努力,老師又鼓勵她的故事。選這篇目的是讓學生擴大閱讀量,深入感受真摯的師生情誼,讓學生對文中的人物有自己的認識。這篇處理得較簡單,讀讀、議議、說說就結束了。
以上是我對這一課的設計。在課堂的具體實施時,總體感覺思路比較清楚,表達訓練落實到位,有了拓展閱讀,基本像個樣子。但在具體環(huán)節(jié)如“請外地借讀同學介紹家鄉(xiāng)的情況”,“文末難句的研討”有遺漏,此外,課上的激勵表揚不夠,部分同學不愛發(fā)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