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典故:吳下阿蒙
吳下阿蒙是三國演義里很著名的一個典故,那么她的由來是什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精選整理的三國演義典故吳下阿蒙的由來,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吳下阿蒙典故:
三國時,吳國有位將領,名叫呂蒙。他一直跟隨孫權南征北戰(zhàn),為東吳的建國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
這位呂蒙不愧為英勇的戰(zhàn)將,然而,自小未曾讀書,所以,文墨沒有,行事粗魯,又全不懂禮儀文飾。大家都呢稱他為“吳下阿蒙”。
一次,孫權與呂蒙在一起時,孫權說:“呂將軍,你現在與我一起執(zhí)掌國家大政,應該多讀點書,學點歷史和文化知識,這樣才好?!?/p>
呂蒙一聽,馬上說:“我一天軍務都忙不過來,哪有時間讀書?以前,我不讀書,不是照樣帶兵打仗嗎?”
孫權笑著回答:“要說忙,你不會比我忙吧?我自渡江以來,就抽空讀了《史記》、《漢書》和各種兵書。你更不比曹操忙吧?曹操帶兵打仗經常都忘不了讀書,越老越喜歡看書。東漢的開國之君劉秀,時常手不離書,這些都是人所皆知的。要說讀書與不讀書,那可大不一樣。書中有很多道理,可以使人聰明;書中的歷史經驗教訓,可給人啟示警惕。我治國理政,許多都是從書中受到教育啟發(fā)的?!甭犃藢O權的這一番話,呂蒙才知讀書的重要,從此以后,每天軍務再忙,他都要抽一些時間來讀書。他還聘請了二位文士,來指導他讀書。
開始讀書時,呂蒙倒沒什么特別感受。漸漸地,呂蒙讀出味來,眼界不斷開闊,思路日益活泛,才發(fā)覺自己以前的許多愚昧無知。于是,越讀越有味,后來竟成為一位飽學之士。
周瑜去世后,孫權任命魯肅為大都督。這位魯肅是吳國一位名士,學問淵博,讀書破萬卷。他與呂蒙都在周瑜手下做過事,常戲謔呂蒙,“吳下阿蒙”就是由他叫出名的。
一次,魯肅到呂蒙的駐軍去巡視??臻e時,呂蒙主動與他談起學問來,魯肅大感意外。開初,呂蒙是以請教者的身份與魯肅交談;不一會,呂蒙提了幾個問題,魯肅都答不上來;后來,魯肅只有聽呂蒙一個人講的份了。聽完呂蒙高談闊論,引經據典,魯肅十分驚嘆地說:“想不到你這位昔日阿蒙,今日竟學富五車了!本人敬服萬分!”魯肅去世前,推薦呂蒙接替了他的職務,深受孫權的器重。
東吳自立國后,一直想奪回關羽鎮(zhèn)守的荊州,但一直沒有成功。而荊州一日不奪回,就對東吳有一天威脅。
呂蒙當上統(tǒng)帥后,一面采取各種軍事步驟,一面聯(lián)合魏國,終于使一代名將關羽敗走麥城
吳下阿蒙原文: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泵赡耸季蛯W。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