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典故:妄自菲薄
時間:
國遠21269由 分享
妄自菲薄是三國演義里很著名的一個典故,那么她的由來是什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精選整理的三國演義典故的妄自菲薄的由來,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
妄自菲薄典故:
劉備死后, 諸葛亮決心輔佐劉備之子劉禪統(tǒng)一天下, 復興漢室。為此, 他傾注全力北伐曹操。出征之前, 他上書勸劉禪保持蜀中政治清明, 使他能專心北伐而無后顧之憂。在這篇上書中他講到這樣一些事情: 先帝劉備所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還沒有完成一半, 他就去世了。今日的天下, 分為三種勢力, 而我們益州的勢力最為薄弱, 這真可以說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但是, 作侍衛(wèi)的臣子卻沒有在宮里偷閑, 忠于職守的志士也在外為你拼命。他們之所以這樣做, 是為了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殊待遇, 而對你有所報答。你應該敞開耳朵, 廣泛聽取群臣的意見, 以利發(fā)揚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 把臣子們忠貞為國的士氣加以發(fā)揚光大, 萬萬“不應該隨便輕賤自己”。
妄自菲薄原文:
臣亮言:先帝創(chuàng)業(yè)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