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正祝融歷史記載故事
祝融是華夏族上古神話人物,號赤帝,后人尊為火神,古時三皇五帝的五帝之一。是他傳下火種,教人類使用火的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火正祝融歷史記載故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一、火正祝融歷史記載
衡山祝融氏是黃帝夏官
《管子》提到的黃帝六相有祝融,六相指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其中祝融是夏官官名。以夏官官名祝融為氏族名。
鄭州祝融氏是帝嚳夏官
重黎居火正被帝嚳命曰祝融,其弟復居火正也被命為祝融?;鹫聪墓佟M瑯右韵墓俟倜H跒槭献迕?/p>
衡山祝融氏葬衡陽
《路史·前紀》云,祝融氏葬衡山之陽,是以名之。
鄭州祝融氏葬鄭州
《路史·國名紀》:“今鄭州有祝融冢。
衡山祝融氏是歷山氏的子孫。
《山海經(jīng)·海內經(jīng)》“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jié)并,節(jié)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據(jù)《春秋合成圖》《春秋運斗樞》《黃帝錄》等文獻記載:“衡山祝融名字叫容光是黃帝的大司馬也就是祝融(祝融與大司馬是一個官職)。容光就是《管子》里黃帝六相的祝融?!逗庀?zhèn)髀劇份d:“容光為祝融兼司徒”,“徒武陵(今湖南常德),因亦有南岳容山之號,在今施容、容美之間”?!叭莨庥秩?娶)于州山氏,曰女虔,生季格,季格生壽麻”。
鄭州祝融氏是顓頊氏的子孫。
《史記·楚世家》記載: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高陽生稱,稱生卷章,卷章生重黎。重黎為帝嚳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共工氏作亂,帝嚳使重黎誅之而不盡。帝乃以庚寅日誅重黎,而以其弟吳回為重黎後,復居火正,為祝融。
《左傳》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
《世本·帝系》:顓頊娶於滕氏,滕氏奔之子謂之女祿,產(chǎn)老童。 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周禮》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
《大戴禮記·帝系篇》:“顓頊產(chǎn)老童。老童生重黎及吳回”。
《晉書》:“帝高陽之子重黎為“夏官祝融”。
《史記》《左傳》《世本》《周禮》《大戴禮記》《晉書》這些正史公認鄭州的祝融氏是顓頊的后代。有些現(xiàn)代學者用猜想來否認重黎是顓頊后代,這絕不是嚴肅的行為。
正史公認鄭州的祝融重黎是顓頊氏之后
正史公認鄭州的祝融重黎是顓頊氏之后,正史并沒有錯。有些人把衡山祝融氏和鄭州祝融氏混淆才會出現(xiàn)認為重黎是炎帝之后的謬論。類似的同族號不同族,同名不同人,同官職不同人等情況很常見,如鄫侯乙的鄫國和山東鄫國,韓王信和淮陰侯韓信,孤竹國伯夷和四岳氏伯夷,司馬穰苴的司馬氏和司馬程伯休父的司馬氏。衡山祝融氏是黃帝夏官以夏官官名祝融做氏族名,鄭州祝融氏是高辛氏夏官同樣以夏官官名祝融做氏族名,因此族號重名而已。
實際情況
楚國是北方中原祝融氏的后代成為南方統(tǒng)治者,所以南北祝融氏開始被混淆。
二、火正祝融歷史歷程
《山海經(jīng)·海內經(jīng)》一書中關于他的出生作了以下敘述:“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jié)并,節(jié)并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由此可見,祝融系炎帝的第五代來孫。另據(jù)《海內經(jīng)》中又稱: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韓流,韓流生顓頊?!洞蠡奈鹘?jīng)》則補敘為:“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是官職炎帝后代擔任過此職務以官職為族號,顓頊之后也擔任過祝融一職也以職務為族號造成歷史上有炎帝族祝融氏和顓頊族祝融氏之分。那么,祝融又是一副什么模樣呢?《山海經(jīng)·海外南經(jīng)》中說:“南方祝融,獸身人面,乘兩龍。”可見他并非“完人”,郭亞注釋“火神也”?!蹲髠鳌ふ压拍辍分性唬骸盎鹫蛔H凇保鹫?,就是掌管火的官員,神話中的火神祝融,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已經(jīng)逐步演化成了司火的官職?!稘h書·五行志上》一書說:“古之火正,謂火官也,掌祭火星,行火政。”正因為祝融是火神,他的威力也被應用到兩軍對壘的戰(zhàn)爭中去了。《墨子·非攻下》記載如下:“(成湯伐夏),天命融(祝融)隆(降)火干厘夏城之閑,西北之隅?!苯祷鹬鷳?zhàn),這可能是首次把火戰(zhàn)使用于戰(zhàn)爭中的吧。祝融有一弟叫吳回,又稱回祿,也是官司“火正”。只是名聲沒有祝融大,人們把火災稱為“祝融之患”不是沒有依據(jù)的。于是,就有了用祝融代替火災一詞的來歷。
祝融,我國原始社會末期最著名氏族領袖之一。名重黎,黃帝后裔高陽氏的玄孫。帝嚳高辛氏時,任火正(官名),受封于有熊氏故墟(今河南新鄭一代),葬衡陽市南岳區(qū)祝融峰。他以火施教,為民造福。帝嚳命名曰:祝融,后世尊為火神?!幽鲜 缎抡h志》
(1).神名。 帝嚳 時的火官,后尊為火神,命曰 祝融 。亦以為火或火災的代稱?!秶Z·鄭語》:“夫 黎 為高辛氏火正,以淳燿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薄秴问洗呵铩っ舷摹罚骸捌渖?祝融 。”高誘注:“ 祝融 , 顓頊氏 后, 老童 之子, 吳回 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唐張說《蒲津橋贊》:“飛廉煽炭, 祝融 理爐?!壁w翼《八月二日天寧寺旁巽宮樓火》:“趨觀乃知此樓毀,剎竿突兀招 祝融 。”
(2).神名。南方之神,南海之神?!豆茏印の逍小罚骸暗蒙蔟埗q於東方,得 祝融 而辯於南方?!薄稘h書·揚雄傳上》:“麗鉤芒與驂蓐收兮,服 玄冥 及 祝融 。”顏師古注:“ 祝融 ,南方神?!?唐 韓愈 《南海神廟碑》:“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 祝融 。”
(3).傳說中的古帝。 漢王符《潛夫論·五德志》:“世傳三皇五帝,多以為 伏羲 、神農(nóng)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媧,其是與非未可知也。”
(4).峰名。衡山的最高峰。據(jù)《路史》云, 祝融 葬衡山之陽,是以名之。 唐 韓愈 《謁衡岳廟》詩:“紫蓋連延接天柱,石廩騰擲堆 祝融 ?!? 宋楊萬里《送劉子思往衡陽》詩:“ 洞庭 昨夜起霜風,翩然欲登 石廩 和祝融 。”
三、火正祝融傳說事跡
南海神廟是我國古代海神廟中惟一遺存下來的最完整、規(guī)模最大建筑群。該廟始建于隋文帝開皇十四年(594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以后歷代有重修擴建?,F(xiàn)存的是清代建筑,但仍保留隋唐時代的規(guī)模和建制。1988年起,政府也曾對南海神廟作過三次較大的修復,現(xiàn)已基本恢復了廟宇的古貌。
修復前大殿僅存殿堂,如今廟宇規(guī)模宏大,占地面積達3萬平方米。其主體建筑是一座五進的殿堂,由南至北依次為頭門、儀門及復廊、禮亭、大殿和昭靈宮。南海神廟門前有石牌坊,額題“海不揚波”。廟中保存有歷代的許多石刻。還有華表、石獅、韓愈碑亭、開寶碑亭、洪武碑亭、康熙萬里彼澄碑亭等附屬建筑,構成一組頗具規(guī)模的古建筑群。廟中還保存漢代和明代的銅鼓和制鐘,以及南海神玉印等重要的文物。還有木棉樹、相思樹等古樹名木。這里存放的漢代銅鼓是中國現(xiàn)存三大銅鼓之一。廟西一小山崗上有“浴日亭”,宋元時羊城八景之一的“扶胥浴日”即指此處。
從唐朝開始,南海神廟便香火日盛,各朝代政府也派人前往管理廟事。事實上它已成為四海神廟中香客最多、地位最高的一個,這主要是由廣州海上貿(mào)易日益發(fā)達的地位決定的。
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從西漢時就已經(jīng)開始形成,到了隋唐時期達到了鼎盛階段。尤其是唐代,從廣州出發(fā)的貿(mào)易船隊,經(jīng)過南亞各國,越印度洋,抵達西亞及波斯灣,最西可到達非洲的東海岸。明清之后更遠至歐美了。這條航線長達1萬多公里,溝通了東、西方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的交流,擴大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
處于這條航線重要位置上的南海神廟,在古代有碼頭,碼頭外面又是茫茫的大海——南海,南海實際是太平洋靠近東南亞大陸部分,大海又緊連著太平洋,通往印度洋。出海航船或來自遠方的航船,都須經(jīng)過坐落在南海神廟的這個古碼頭。于是眾多的商船順路經(jīng)過這里均停下來上廟祭祀,以祈求航路平安、生意順利。于是,神廟附近的扶胥鎮(zhèn)便商旅云集,民間廟會交易頻繁。南海神廟之興旺,成為廣州海上貿(mào)易繁榮的歷史見證,遺留下許許多多珍貴歷史文物,包括皇帝御賜的碑文、題字等,是一點也不奇怪的。當然百姓們更多的還是感恩于庇佑他們一帆風順、平安大吉的南海神的。
南海神廟坐北向南,占地3萬平方米,是明代建筑風格,恢宏壯觀且古樸大方。
廟外有“海不揚波”的石牌坊。廟宇的主體建筑沿著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頭門、儀門、禮亭、大殿、昭靈宮共五進,一進高于一進。其他附屬建筑均以五進為中心,左右對稱。這是較典型的中國傳統(tǒng)廟宇建筑。
火正祝融歷史記載故事相關文章:
★ 關于火的神話故事
★ 上古神話
火正祝融歷史記載故事
上一篇:女媧補天經(jīng)典傳說事跡
下一篇:金晴無支祁歷史記載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