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秤人的由來及寓意_立夏節(jié)氣的傳統(tǒng)習俗
立夏是農(nóng)歷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7個節(jié)氣,夏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表示孟夏時節(jié)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jīng)45度時為立夏節(jié)氣。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立夏秤人的由來及寓意,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
更多立夏相關內(nèi)容推薦↓↓↓
立夏為什么要稱體重
立夏稱體重的風俗也叫“立夏秤人”,是古人在立夏時節(jié)的傳統(tǒng)風俗;據(jù)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圍繞。吃完立夏飯后,在橫梁上掛一桿大秤,大人雙手拉住秤鉤、兩足懸空秤體重;孩童坐在籮筐內(nèi)或四腳朝天的凳子上,吊在秤鉤上秤體重,謂立夏過秤可免疰夏。若體重增,稱“發(fā)?!保w重減,謂“消肉”。
立夏稱重的寓意是什么
民間有“立夏秤人輕重數(shù),秤懸梁上笑喧鬧”的俗語,據(jù)說這一天如果量體重會給人帶來福氣,為了祈求上蒼能給他們帶來好運,便形成了這個風俗,其中也有寄托了希望健康長壽的寓意。舊時秤人時,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例如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秤姑娘要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而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對不同人群說不一樣的祝語,主要是為了討一個好兆頭。
立夏秤人的由來
立夏秤人風俗的由來是是很忙呢?立夏之日的“稱人”主要流行于我國南方,起源于三國時代。人們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秤老人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背庸媚镎f“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背有『t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打秤花只能里打出(即從小數(shù)打到大數(shù)),不能外打里。
民間相傳諸葛亮與孟獲和劉阿斗的故事有關。據(jù)說孟獲被諸葛亮收服,歸順蜀國之后,對諸葛亮言聽計從。諸葛亮臨終囑托孟獲每年要來看望蜀主一次。諸葛亮囑吒之日,正好是這年立夏,孟獲當即去拜阿斗。 從此以后,每年夏日,孟獲都依諾來蜀拜望。過了數(shù)年,晉武帝司馬炎滅掉蜀國,擄走阿斗。而孟獲不忘丞相囑托,每年立夏帶兵去洛陽看望斗,每次去則都要秤阿斗的重量,以驗證阿斗是否被晉武帝虧待。他揚言如果虧待阿斗,就要起兵反晉。晉武帝為了遷就孟獲,就在每年立夏這天,用糯米加豌豆煮成中飯給阿斗吃,阿斗見豌豆飯又糯又香,就加倍吃下。孟獲進城秤人,每次都比上年重幾斤。阿斗雖然沒有什么本領,但有孟獲立夏秤人之舉,晉武帝也不敢欺侮他,日子也過得清靜安樂,福壽雙全。這一傳說,雖與史實有異,但百姓希望的即是“清靜安樂,福壽雙全”的太平世界。立夏秤人會對阿斗帶來福氣,人們也祈求上蒼給他們帶來好運。
立夏的傳統(tǒng)習俗
1、秤人。
立夏吃罷中飯,有秤人的習俗。古詩云:“立夏秤人輕重數(shù),秤懸梁上笑喧閨?!比藗儝炱鹨粭U大木秤,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秤人,一面講著吉利話。秤人這一風俗的由來,民間的傳說雖有不同的版本,但都與劉備的兒子——阿斗有關。
立秋的時候再稱一次,看看夏季長了多少,能說明我們的(身體)情況的。據(jù)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后,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傳說當然不可全信,但立夏“秤人”習俗在古時的一些地區(qū)很是興盛卻是無疑。
2、喝粥。
根據(jù)當?shù)厥妨嫌涊d,我國古時每年“立夏”節(jié)氣,民間形成了吃粥、掛蛋等習俗。民間傳說立夏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無病無災,雖然只是傳說,但這種習俗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從養(yǎng)生方式來說,在夏季養(yǎng)護脾胃,最好能多進稀食,吃粥喝湯,既能生津止渴、清涼解暑,又能補養(yǎng)身體。煮粥時加些荷葉,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開胃,有消解暑熱、養(yǎng)胃清腸、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時加些綠豆或單用綠豆煮湯,有消暑止渴、清熱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3、吃立夏飯。
立夏這一天,按照中國人的`傳統(tǒng)習俗,要變著花樣吃各種飯,烏米飯、豌豆糯米飯……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飯,但因為加進了各種時令的料,變換出不同的顏色,也會引得人們食欲大開。
立夏這天,南方人喜歡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俗稱吃“立夏飯”。烏米飯也是立夏一大美食。烏米飯做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先把烏樹葉子搗爛,在冷水中浸泡,然后去渣,再將洗凈的糯米浸入烏樹葉子汁內(nèi),把糯米浸透,變成黑色,再放入鐵鍋里蒸熟,最后再撒上些白糖,這就搞定啦。據(jù)說,這個風俗源于戰(zhàn)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臏。
4、嘗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嘗鮮”之俗。人們品嘗時令食物,以求健康吉祥。諸如吃櫻桃、芽筍、青蠶豆、蒜苗、莧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各種各樣的蔬果都應該多吃點。
營養(yǎng)學界有句話認為,“每天五蔬果,你的生命是彩色的”,吃多種顏色的蔬菜水果,所攝取的營養(yǎng)更為均衡。另外,新鮮蔬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維生素C可以提高機體免疫能力,同時也有美白,抗紫外線,防止曬黑的作用。而膳食纖維則可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
5、做夏。
立夏季節(jié),福州風俗流行煮鼎邊“做夏”。鼎邊糊(又稱鍋邊糊),用米漿涮鍋邊燒煮而成,配以蝦米、蝦油、蔥菜、金針、黑木耳、蜆子,或少量香菇、蟶干等海鮮清湯,其味極為葷美可口。
6、食面食。
我國北方多種植小麥,立夏正是小麥上場時節(jié),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區(qū)立夏時有制作與食用面食的習俗,意在慶祝小麥豐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餅、面餅和春卷三種。
7、喝茶。
我國江西、揚州等地有立夏飲茶的習俗。夏天酷暑炎熱,經(jīng)常喝茶,尤其是偏涼性的綠茶,可以讓暑氣頓消,起到清熱解暑、利尿排毒的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人體丟失的水分多,常喝茶可以及時補充水分。
不過,茶葉中含有的茶堿是一種中樞神經(jīng)的興奮劑,夏天喝茶消暑的同時也要注意避免出現(xiàn)“醉茶”的現(xiàn)象,不喝濃茶。不空腹喝茶、不大量喝茶,如果出現(xiàn)“醉茶”,可及時吃點東西,喝點白開水來緩解。
8、迎夏。
古代,人們非常重視立夏。據(jù)載,立夏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禮服,配朱色玉佩,且馬匹、車旗一律朱紅,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愿望。還有習俗說立夏日不迎夏,會有病災纏身。
立夏日有忌坐門檻的說法,特別是孩子。俗傳立夏坐門坎,夏天里會疲倦多病,且一年精神不振。如果孩童不小心坐到門檻了,就必須要坐滿七根門檻,才可解除這種禁忌。
9、吃蛋
在民間,有“立夏吃蛋,石頭踩爛”的說法,意思是立夏吃蛋,人就會勁頭足。孩子們脖子上掛著用絲線編成的蛋套,里面裝入煮熟的雞蛋、鴨蛋,有的還在蛋上繪畫圖案,相互用力比試,稱為撞蛋。
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的角度來看,有一定的科學道理。雞蛋相當于一個“微型營養(yǎng)庫”,是夏天快速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成分的首選食物。夏天人們由于大量出汗,體力消耗大,容易疲乏,食欲減退,這時吃上一個雞蛋,可以快速補充體力,還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對安然地度過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立夏秤人的由來及寓意相關文章:
★ 立夏的由來及習俗
★ 立夏的來歷和習俗
★ 關于立夏的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