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禮建國70周年電影《古田軍號》優(yōu)秀影評觀后感心得范文5篇
《古田軍號》講述了青年革命領袖帶領紅四軍面對重重磨難,堅守信仰,堅持不懈探索革命真理與出路的非凡歷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優(yōu)秀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2019《古田軍號》觀后感
一面是主流媒體高調宣傳,影視專家熱語盛贊,一面是影院和觀眾奇跡般的冷漠,北京、長沙、杭州和四川南充等地先后出現(xiàn)只有“一個觀眾”的凄清場面。
紅色電影《古田軍號》8月1日上映以來的“官熱民冷”,在多地院線頻頻遭到的冷寂,讓人在這個炎熱的季節(jié)感到寒意如潮涌。
這是一部爛片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著名編劇周振天說:
【“如果從視角獨特、題材重大這點來說,這是這些年少見的拍得非常好的電影。從作品質量上說,應該說是上乘之作?!薄?/p>
周振天同志稱得上我國影視界的權威人士,但他和其他權威專家對《古田軍號》的高度贊譽,無法扭轉這部電影在院線的窘境。
面對如此遭遇,主演王志飛、孫維民和張一山等看不下去了,他們決然奮起,聯(lián)袂行動,公開表示集體捐片酬,分兩期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和石家莊等8個城市請觀眾看電影。王志飛說:
【“我們需要給年輕人了解初心與信仰的機會。為此我做了一個決定,從今往后,凡是走進影院看《古田軍號》的90后觀眾,你們的票,我用這部電影的片酬來買單?!薄?/p>
一部影片的主演自己掏錢,請不認識的年輕人看主旋律電影,這樣的“怪人怪事”,只會發(fā)生在我們的當代中國吧!這叫什么事啊!
這件事,比起正在鬧騰得似乎沒完沒了的香港暴亂,雖然算不上一個事件,但絕對是個事情,而且不是個芝麻綠豆那么小的事情,因為它有標志性,標志著紅色文化作品在市場上不是“香餑餑”,而是成了“冷饅頭”。
看到這樣的反常事,誰人高興誰人痛?
這堪稱奇葩的現(xiàn)象,刺得最痛的抒大有紅色情懷的人們,那是一種針扎般的痛。每個中國人都知道,我們的“新中國是紅色的”,我們的黨旗、軍旗和國旗都是紅色的。我們的紅色江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以毛澤東主席為代表的老一輩革命者浴血奮戰(zhàn)打下來的,高高飄揚在祖國大地上的五星紅旗,是無數(shù)先烈的鮮血染成的。如今,在我們的紅色共和國,一部為紀念古田會議90年、為建國70年獻禮、宣傳紅色文化的電影,居然在電影市場上這么不受待見,這讓許許多多有紅色情懷的人,有錐心之痛,更不可能視而不見,見而不思!
紅色文化作品在文化市場被邊緣化,已經有年頭了,冷板凳也坐了不知多少次。但這一次,在這個特別炎熱的夏末秋初,北京等大城市的電影院線對《古田軍號》要么干脆不宣傳,要么排片不積極,甚至別有用心地讓其“被包場”,如此變著法子排擠這部紅色電影,還是讓人冷得難以忍受,這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該堂而皇之出現(xiàn)的事情嗎?難道我們只要“市場經濟”,不要“社會主義”嗎?
當然,把滿腔怨氣都灑到院線也有失公允,院線的負責人們會兩手一攤,一臉無辜地說:“觀眾不看,我們有什么辦法!”
是啊,現(xiàn)在電影院的主要觀眾是年輕人,中老年人鮮少光顧,年輕人不積極踴躍甚至不屑于觀看這樣的紅色電影,卻對外國片、娛樂片愛得如癡如醉,這顯然是當代社會一大痛點。
就在《古田軍號》上映8天,票房只有區(qū)區(qū)千萬的時候,娛樂片《哪吒》的票房卻一路高歌猛進,直向40億大關狂奔,原來許多年輕人在同一時段去看那個娛樂片了。
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xiàn)狀:不少年輕人,已經被西方的價值觀和歐風美雨洗腦了,他們對關涉黨史軍史和新中國的國史等紅色文化不感興趣,其中的許多人對紅色文化的基本態(tài)度是排斥,而“娛樂至上”是許多年輕人文化消費的共識,娛樂幾乎成了他們進影院的唯一目的。然而這正常嗎?
餐飲界有個流行說法:18歲之前愛吃啥,這輩子就愛吃啥。精神文化消費的邏輯,大約也是如此吧。50、60后們從小受的教育是熱愛領袖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制度,所以他們會滿懷深情地唱“黨啊,親愛的媽媽”,絕大多數(shù)人成年后,三觀基本沒有變。90、00后們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正是歐美大片充斥影院,戲說歪解歷史和娛樂性影視劇受熱捧的年代,而紅色文化作品不僅數(shù)量很少,流行度更是低得可憐,這些年輕人幾乎沒有“吃”過多少正能量的精神食糧。在如此這般的文化環(huán)境熏染下,這一代年輕人的三觀有著被轉基因的危險,對此我們絕不可以視而不見或麻木不仁,不能忘記毛主席當年防止和平演變的戰(zhàn)略憂思。
一位老作家痛心地說:
【“青年人不愿看宣傳革命和歷史傳統(tǒng)的作品,這是非常悲哀的事,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我們的未來將會出現(xiàn)極大風險?!薄皯搹囊粋€觀眾的《古田軍號》看到一種危機,再不抓就為之晚了。”】
“一種危機,再不抓就為之晚了?!庇悬c戰(zhàn)略憂患意識的人都知道,老作家的這種話,不是無事生非,不是危言聳聽,也不是杞人之憂。
說到洗腦,這些年似乎成了貶義詞,“你被共產黨洗腦了”,已是若干人等用來諷刺嘲笑紅色意識較強和三觀正確者的常用語。
這也是咄咄怪事一大樁。
所謂洗腦,就是教育。在社會主義中國,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宣示,在政治思想方面,我們就是要用紅色文化為青年人洗腦,讓他們成為又紅又專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難道我們不應該用紅色文化為年輕人洗腦,而任由西方文化給我們的年輕人洗腦,讓資本主義的文化之花在紅色中國到處亂開,眼睜睜看著我們的下一代被西方文化同化嗎?
青年是我們紅色中華的未來,不能讓“娛樂至上”或者其他的什么文化消費觀把我們下一代的思想意識搞亂了,“顏色革命”中改旗易幟的國家不是一個兩個,我們這個大國大黨交不起這樣的學費!
請看一個反面的新例。在近日的香港亂局中,一個年輕人因為參與暴亂活動被抓了,其母親痛苦萬分地說:“上大學時被洗腦了?!边@個香港青年的悲劇,是腦子被洗黑了,這樣的廢青若要回歸人間正道,將會付出十分高昂的人生代價。
30年前,鄧小平在總結改革開放的經驗教訓時曾說:
【“我們最大的失誤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
小平同志的話雖不多,但分量很重。
30年后的今天,在特朗普為首的美國政府陰狠地不斷挑戰(zhàn)中國,屢屢制造禍端的形勢下,把小平同志的這句話理解為,要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年輕人洗腦,應該沒有大錯吧。
可嘆我們這些年,在這個十分重要的領域取得的成績差強人意。紅色電影《古田軍號》近日以來的遭遇,又一次說明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說明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對年輕人的教育有大失誤。
前些年,社會上出現(xiàn)了諸如國學熱、養(yǎng)生熱、健身熱,還有成功學熱等等,真?zhèn)€是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那個名曰“傷痕文學”而實為“控訴文學”的文學現(xiàn)象,控訴開國領袖控訴黨,這樣的文學熱,居然一熱就持續(xù)了好多年。這種“控訴文學”,搞亂了多少年輕人的政治思想觀念啊!現(xiàn)在的文藝界,那些向錢看的作家藝術家,又“與時俱進”地由控訴熱改娛樂熱了,因為這樣可以賺快錢還沒風險。奉行娛樂至上的作家藝術家或領跑市場,或跟著市場跑,看樣子大有娛樂至死之勢。
可悲的是,這些年社會上這個也熱,那個也熱,唯獨不見紅色文化熱起來。有些作家藝術家以低俗為美,以媚俗為榮,不愿意或不屑于創(chuàng)作主旋律作品,覺得那樣“吃力不討好”,或者以“沒市場”為由替自己開脫。
可慶可賀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紅色文化的地位大大提高了,有紅色情懷的人們心舒了,氣暢了,但實事求是說,有關部門在用紅色文化為年輕人培根筑魂、用正能量的文化藝術成風化人方面做了許多事,但力度還不夠大,辦法還不夠多,工作還沒到位,成效還不顯著,還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電影《古田軍號》的遭遇說明,我們在思想文化建設上面臨著相當艱巨的任務,還要做艱苦的工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積重難返也得返。至于為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
《古田軍號》最近這些令人痛心的遭際,應該使我們的有關部門變得清醒起來,并且采取必要的措施,扭轉這種局面以亡羊補牢,現(xiàn)在做,還不晚。至于用什么辦法,就用不著小百姓費心了。
讓紅色文化熱起來,讓年輕人對紅色影視劇和圖書愛起來,這是宣傳文化部門的職責,也是每一個年長者的義務。因為,這件事細思極恐,初看似乎不大,但往深處想,從根上說,關系到我們的江山能不能千秋萬代不變色,是大事中的大事。借一句孔夫子的話說:“悠悠萬事,唯此為大?!?/p>
這不是什么無病呻吟。美國和西方社會對崛起的紅色中國虎視眈眈,我們都有親身感受;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人的狼狽相,我們中老年人都曾耳聞目睹,他們的慘痛教訓,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也不敢忘記。
2019《古田軍號》觀看有感
由陳力執(zhí)導,胡兵、王仁君、王志飛、劉智揚、張一山、孫維民、李幼斌共同主演的大型紅色史詩電影《古田軍號》正在全國熱映中。不同于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本片上映以來就受到了不少當代年輕人的好評,很多網友還主動化身“紅色自來水”。電影主創(chuàng)團隊在陳力導演的帶領下,路演活動從老區(qū)出發(fā),重走長征路,重溫這段紅色的經典歷史。近日,《古田軍號》不僅在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黨組書記張宏的組織下,接受了清華同學會的檢閱;還在紅色圣地成都舉辦了多場觀影活動,并獲得了高度認可。其中,胡兵因生動還原了劉安恭一角,在現(xiàn)場被觀眾親切的稱為“劉司令”。
電影《古田軍號》上映以來舉辦了多場路演活動,主創(chuàng)們在導演陳力的帶領下,從老區(qū)出發(fā)重走長征路。近日他們又回到北京,在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黨組書記張宏的組織下,接受了清華同學會的檢閱,獲得了一致好評。現(xiàn)場更是有90后、甚至還在上學的00后表達了對電影的喜愛和激動的情緒,他們稱導演用獨特新穎的手法再現(xiàn)的這場著名的“古田會議”,有很多東西是之前書本上學不到的,看完電影感觸頗大,被細膩的劇情和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所折服和觸動。尤其是胡兵飾演的劉安恭,是大家以往很少所熟知的歷史人物,主持人現(xiàn)場開玩笑表示形象帥氣出眾的胡兵,讓人很難想象他會出現(xiàn)在紅伍當中,雖然過去的胡兵是一個“偶像派”,但在《古田軍號》中,他將劉安恭這一極具爭議的角色“演活了”。即使他在電影中與幾位偉人有些“意見分歧”,但是胡兵將劉安恭那種對信仰的執(zhí)著,對黨的忠誠,對革命前景的堅信,演到了觀眾心里。讓人在觀看電影時,很難不對劉安恭產生“又愛又恨”、“又敬仰又點贊”的情緒。
2019《古田軍號》觀看影評
8月1日在全國上映的《古田軍號》是一部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傾情創(chuàng)作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影片取材自古田會議前后的歷史,以紅軍少年小號手的視角,講述1929年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達閩西后一段鮮為人知的崢嶸歲月,真實再現(xiàn)了青年革命領袖帶領新生的人民,在絕境中歷經艱難探索真理,開辟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歷程,展現(xiàn)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相比以往的紅色革命題材電影,《古田軍號》力求從歷史真實的角度全景式地再現(xiàn)當年的古田會議,在故事題材選取、人物性格塑造和歷史矛盾表現(xiàn)等層面都實現(xiàn)了新突破,是一部具有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氣派的革命史詩,同時也具有傳統(tǒng)主旋律電影少有的“大銀幕氣質、大銀幕視聽品質”。
由陳力導演的新片《古田軍號》繼《血戰(zhàn)湘江》后在選材上勇于突破、敢于創(chuàng)新,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古田會議精神,領悟人民建設的真諦,對于保持人民的紅色基因,實現(xiàn)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從藝術表達來看,影片立足于政治智慧、藝術智慧,突破傳統(tǒng)主旋律的表達方式,以時代化、現(xiàn)代化的視角、青春化的語境再現(xiàn)那段燃情歲月,可以說是一部與歷史深情對望的電影。電影用紅軍少年小號手的視角來勾連90年前后的中國時空,將歷史融入新時代語境,實現(xiàn)了藝術創(chuàng)造上的現(xiàn)代化轉化。同時,為了給年輕觀眾更多的代入感,影片在故事架構、人物塑造、藝術表達方面都呈現(xiàn)出“年輕態(tài)、青春態(tài)”,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在守正基礎上的大膽創(chuàng)新。
《古田軍號》在革命敘事和戲劇矛盾設置上獨具藝術匠心、藝術智慧。與以往革命歷史題材影片的宏大敘事不同,影片從個人化視角出發(fā),見微知著,以紅軍少年小號手視角為基本結構串聯(lián)歷史與當下,并運用蒙太奇和旁白緊湊連接不同時空的歷史事件與回憶情節(jié),其間遍布富有表現(xiàn)力、藝術的細節(jié)意象,如代表紅色意志傳承的軍號,象征齊心協(xié)力的板凳,以及軍裝、軍徽等細節(jié)處理均充滿了情感深度。
相較于主旋律影片觀眾已經熟悉的老面孔,相較于過去主旋律電影中有點機械、刻板的領袖印象,《古田軍號》選擇了一批充滿熱血的青年演員來演繹革命領袖的青春奮斗史,給觀眾帶來富有沖擊力、感染力的新鮮感??梢哉f,《古田軍號》在領袖人物形象塑造方面有效、有力地突破了傳統(tǒng)主旋律的機械刻板,使得影片具有某種“青春偶像劇”的氣質,可以與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實現(xiàn)良性互動并且達成“最大公約數(shù)”。作為一部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古田軍號》也沒有陷入歷史事件和會議場景的再現(xiàn),而是從人物性格的基本邏輯出發(fā)折射歷史時代。影片聚焦領袖人物間的思想交鋒,精準把握人物基本特質與日常細節(jié)的同時,突出刻畫不同人物的個性特征,避免臉譜化與概念化,飽滿而立體地呈現(xiàn)了幾位偉人青年時期的風貌。原則性極強的毛澤東、果敢倔強的朱德、謙和又堅持黨性的陳毅、處事刻板教條卻富于犧牲精神的劉安恭,四位主要角色的性格各異卻有相同之處,即對于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和磊落襟懷。正是這種人物共性,形成了影片戲劇矛盾的核心,即經過激烈沖突后,形成思想認識上的高度統(tǒng)一和行動上的緊密團結。對這種矛盾沖突的把握,是歷史史實、角色性格和藝術創(chuàng)新三者的邏輯統(tǒng)一。
當下,中國電影如何實現(xiàn)對紅色題材電影尤其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藝術創(chuàng)新和突破,一直是整個電影業(yè)界關注的深層命題?!豆盘镘娞枴吠ㄟ^年輕態(tài)、青春態(tài)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彰顯青年領袖的革命激情,帶領年輕觀眾走近九十年前的崢嶸歲月,感受老一輩革命家激情燃燒的革命初心與堅定信仰,是紅軍精神跨越時空的紅色傳承,也是主旋律電影在新時代不忘初心的精神召喚。如同古田會議精神在新形勢下對中國強軍目標的精神激勵,《古田軍號》無疑也是中國電影強國建設、具有高峰品質氣質的標志性作品。
2019《古田軍號》觀看心得
重大歷史題材電影《古田軍號》上映已超過兩周。影片取材于1929年古田會議前后的一段歷史,以一名紅軍小號手的視角,講述了紅軍從井岡山突圍到閩西期間,毛澤東、朱德、陳毅等革命領袖帶領紅軍在絕境中探索真理,開辟中國革命成功之路的非凡歷程。古田會議在我黨和人民建設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會議確立的思想建黨、政治建軍原則一直是我黨寶貴的精神財富。古田更是至今被稱為人民解放軍“軍魂”的誕生地。毫不夸張地說,這是當下人民迫切需要了解的一段歷史,是對黨的初心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尋找。作品是不錯的,票房以及影院排片上透露出來的卻是陣陣寒意。
為什么這么一部題材重大、思想深刻、制作精心的電影在觀眾中引發(fā)不了強烈的反映?到底哪些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有文章說是電影宣傳不下力氣,有人說排播部門思想觀念有問題,也有人直截了當?shù)卣J為是現(xiàn)在年輕人不愿接受革命教育。
筆者認為,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青少年在某些思想文化接受功能上已經有意無意被“轉基因”了。大批具有好萊塢大片特點的作品,在國內受到猛烈追捧。不知不覺中,相當數(shù)量的青少年已經遠離了我們的主流文化。
如果現(xiàn)在“90后”“00后”的青少年拒絕文藝形式的革命歷史教育,那將是非常悲哀的事。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一方面,電影要拒絕唯票房論。長期以來,影視的娛樂功能已經無限夸大,走入極端,在這種情況下,電影應該大力倡導社會效益,讓它的社會教育與藝術屬性充分發(fā)揮。另一方面,電影從創(chuàng)作到宣傳的所有環(huán)節(jié)都應著重強化對年輕人的引導。主旋律電影要有所作為,這些作品要迫切研究當下的觀眾。怎樣適應當下的審美?怎樣在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怎樣在爭取青年觀眾中取得更大主動?這些是拍攝主旋律電影必須思考的。值得提醒的是,有些編導認為自己的項目是政府提倡的、高雅健康的,各級政府應當會想辦法支持,所以在制作上用思想性替代藝術性,如此,恰恰會遠離觀眾。
在文化市場的劇烈競爭中,主旋律創(chuàng)作要主動出擊。外國人能用中國的花木蘭故事和國寶熊貓來賺國民的錢,這是很值得我們研究的。怎么把主旋律這道文化大餐做得讓更多的人喜歡,是這個時代給我們出的一道必答題。
2019《古田軍號》觀看體會
八一建軍節(jié)之后,建國70周年的獻禮劇作《古田軍號》隆重播出,電影通過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講述了1929年古田會議前后鮮為人知的崢嶸歲月,鮮活而生動地展現(xiàn)了深刻又不失生動的主旋律基調。
其中,“情與理”“悲與喜”等元素的相互融合和對立統(tǒng)一,增強了影片的藝術說服力和感染力,樹立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在新時代下的標桿。
在電影《古田軍號》中,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偉大領袖,以及廣大紅軍戰(zhàn)士在閩西種.種的生活細節(jié),都得到了藝術的加工和還原。
委員們一邊討論著會議精神一邊啃著籮筐里的地瓜;
造紙工坊中,毛主席正在和老板們閑聊著百姓們的生計情況;
一位老鄉(xiāng)的家里,毛澤東和朱德兩位領導在認真比對著軍裝布料的顏色;
軍裝上是否需要鑲嵌紅色領章,是否需要鑲上黑邊,也會引發(fā)一場爭論......
饒有時代生活氣息的主旋律電影在這里徐徐展開。
對紅色類型電影的探索創(chuàng)新
這部電影是一部個性突出,風格鮮明的紅色題材.在重大革命題材的創(chuàng)作經驗積累中,繼承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的精神內核,又探索出了適合自己獨特,精細的藝術表達方式。
1,形象塑造
電影在人物方面的塑造是具有相當大膽和突破意義的,陳立導演在選擇演員的時候,大膽啟用了年輕的演員來飾演革命領袖,著力刻畫他們帶領著鮮活而年輕的,克服重重困難走向成功的過程。
比如飾演毛澤東的青年演員王仁君,在屏幕上為觀眾塑造了很多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他高大挺拔,溫潤如玉的翩翩君子形象,將一代偉人塑造的逼真生動,被觀眾們譽為是“銀幕上最英俊的毛澤東”。
在觀眾的心目中,毛澤東是一個氣定神閑,成熟干練,威武有力的偉大領袖。
而在銀幕中,我們卻看到了偉人的另一面,他血氣方剛,充滿激情,有著年輕人共有的沖動和急躁,然而卻能夠憑借著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領導精神一次又一次的幫助群眾渡過危機。他有血有肉,更加平易近人和接地氣,這一點王傳君把握的非常自然。
再比如飾演朱德的王志飛,銀幕中的他不再是老成持重,憨厚淳樸的形象。更多的是表現(xiàn)朱德英勇果敢,敢作敢當,仁慈中也有年輕人的血氣方剛,為大家塑造一個更生動有魅力的朱德領袖。
這些角色是傳承時代精神和紅色基因的有力擔當,也讓我們透過演員,看到了塵封在歷史記憶中的往事,用紅色精神激蕩青春。
2,獨特的情感渲染
影片通過了藝術化的手法闡明了革命探索中的深刻道理。
這些道理的表達并不是簡單的口號化,標簽化,而是在其中融入了真情實感,用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去講述一個個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故事。
比如,朱德領袖在面對搶奪老百姓財產進行私分的紅軍軍官時,他一方面要堅決對這些人進行嚴懲不貸,另外一方面也充滿了對于這些人的立下戰(zhàn)功的不舍和無奈,這種既痛恨他們犯錯,又對并肩作戰(zhàn)的戰(zhàn)友于心不忍的內心糾結,為觀眾們傳遞出了更為糾結和復雜的感情,帶動觀眾去思考,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同時,影片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情感,還有來自人物背后的悲喜情感。
從審美的角度來看,這樣悲喜交加的展現(xiàn),讓整個影片更富有藝術和審美的張力。比如陳毅在毛澤東和朱德之間,做著兩個人的調和劑,周旋和妥協(xié),讓整個電影變得更具有戲劇性和觀賞性。
再比如女先生教書的靚麗背影,百姓們歡天喜地慶祝豐收時候的狂歡場面等,這些充滿悲喜交加的故事,為影片提供了有效的藝術緩沖。
3,整體與細節(jié)的有機融合
在影片的場景展現(xiàn)中,既有關于宏大的場面呈現(xiàn),也有關于生活中細節(jié)的展現(xiàn)。
比如大到土樓狂歡的場景,展現(xiàn)了恢弘的歷史場面,也有小到小軍號,皮褥子和板凳龍等小型時代物件的呈現(xiàn)。這些小的器物看似微不足道,然而卻對恢宏的歷史場面和故事發(fā)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襯托和映照。
故事用“小軍號”來象征平凡歷史中偉大,在艱苦環(huán)境下堅韌不拔的人物形象;
劇中的“舞龍”是一種民間的慶?;顒樱w現(xiàn)了紅軍長征和百姓們魚水相依,同甘共苦的時代寓意。
而朱德將皮褥子一次又一次地贈給了毛澤東,一個小小的物件都可以體現(xiàn)出兩位領袖在戰(zhàn)火歲月中的袍澤之情。
影片用這樣的小細節(jié)來展現(xiàn)整體的發(fā)展和體征,為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沖破思想桎梏
電影中,有兩個細節(jié),給人的印象極為深刻。
第一個細節(jié),是造紙廠老板的場景。
在造紙廠內,老板雇傭了許多的女工,然而這些女工都是被丈夫賣到造紙廠里的,她們白天辛苦的勞作,到了晚上回到家還要被自己的丈夫所辱罵。然而,對這些女性來說,這似乎是家常便飯,沒什么不妥。
比如劇中的一句臺詞“男人們白天受了辛苦,晚上總要找個發(fā)泄的地方,只要打不死,我們還是一家人。”
在這段話的背后,我們看到了,在特定的時代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然而,想要帶領大家走出貧困,思想的解放則是重中之重。
影片通過寫實的手法,表現(xiàn)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給了觀眾更多的啟迪。
另外一個場景,則是上杭縣的孩子們讀書時候的一個細節(jié)。
在班級中,有一個孩子的衣服是黑色的,有一天老師弄濕了孩子的衣服,他的衣服顯露出了紅色。
原來,這個孩子和祖母相依為命,他們祖孫兩人只有這一件衣服,孩子出門孩子穿,祖母出門祖母穿,根本沒有漿洗的時間,久而久之,紅色衣裳變成了黑色。
毛主席曾經說過,
“在艱苦的歲月中,沒條件講究的時候不講究,這一條好做到;有條件講究的時候,不講究,這一條難做到?!?/p>
紅色初心,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