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義教育心得:如何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學習啦:自覺的學習習慣能讓孩子的學習成果事半功倍,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呢?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如何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
人本主義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曾提出一個“內在學習”的概念:依靠學生內在驅動力,充分開發(fā)潛能,達到自我實現(xiàn)學習。這是一種自覺的、主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模式。這種內在教育的模式會促使學生自發(fā)的學習,打破各種束縛人發(fā)展的清規(guī)戒律,自由地學他想學的任何課程,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擁有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動力,就是激發(fā)學生充分發(fā)揮潛能,表現(xiàn)自己的才能,從中獲得滿足感。
我們來看看聞名世界的第56號教室雷夫老師是如何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的:
某日,我在教室里收取學生的家庭作業(yè),作業(yè)的內容是以“印第安瘋馬酋長”為題的簡單填字游戲。當天是交作業(yè)的截止日期,但麗莎找不到她的作業(yè)。當時才剛開學,麗莎迫切想有好表現(xiàn)。她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翻著書桌里的幾個資料夾。她知道我就站在她身后,所以拼命在找那一份不見了的作業(yè)。
雷夫:麗莎?
麗莎:雷夫,等我一會兒。我?guī)Я俗鳂I(yè)我做過了。真的啊!
雷夫(輕聲地):麗莎?
麗莎:真的,雷夫。我真的做過家庭作業(yè)(還在拼命找)。
雷夫(已經(jīng)在哼唱了):麗——莎?
麗莎(從徒勞無功的翻找中停了下來,抬頭往上看):什么事?
雷夫:我相信你。
麗莎(不發(fā)一語,眼神中帶著疑惑):……
雷夫:我相信你呀!
麗莎:真的?
雷夫(輕聲地,帶著微笑):當然啰,麗莎。我相信你已經(jīng)把作業(yè)做好了。可是你知道嗎?
麗莎:什么?
雷夫:眼前有個大問題哦——
麗莎(怯生生地,停頓許久):我亂放東西。
雷夫:沒錯,你得更有條理一點。現(xiàn)在,何不挑兩個你信得過的好朋友?
麗莎:露西和喬依絲?
雷夫:很好。今天吃過午餐以后,請她們幫你整理資料夾,好嗎?
麗莎(松了一口氣):好……
【資料來源:雷夫·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跡[M] .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10 :11-12.】
很多老師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我們感到沮喪,但雷夫老師能夠讓原本會往壞處發(fā)展的事情朝好處發(fā)展,就在幾分鐘的時間里,他從可能依照規(guī)定懲罰麗莎的惡人,變成受她信賴的師長和朋友。班上的學生在觀察他的每個舉動之后,把他當作一個講道理的人看待。這是建立信任的大好時機。故事的結局是,在接下來的一整年里,麗莎再也不曾忘記帶作業(yè)了。
我們巴不得用槍指著學生讓他們照自己的話做,我們堅信這樣是對的,這樣對學生有好處,可是我們想要的只是這樣嗎?雷夫老師告訴我們,我們應該為孩子打造一個堅固而友善的避風港,給他們機會,讓他們成為充滿自信又快樂的人。雖然,這不容易,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贏得你的信任,有些學生會背叛你對他的信任;但是,如果我們要求學生有好表現(xiàn),就必須用行動讓學生知道我們相信優(yōu)異表現(xiàn)的可能。做一個公平的、講道理的老師,努力地將教室里的恐懼掃除。在與學生共同打造的良好環(huán)境里,一同成長,展現(xiàn)出讓我們自己都驚奇的好表現(xiàn)。
一、相信學生能行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說:“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少年兒童一般都具有渴望得到信任、理解的心理需求。隨著年齡的增長,交往范圍的擴大和個體意識的增強,表現(xiàn)欲與榮譽感也隨之增強,這時他們往往把自己看做“小大人”,獨立性越來越強,自尊心強,上進心切,卻不得要領,往往會做出一些令人無法理解的行為。這時候,老師需要加以正確的引導,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與上進心。只有當學生覺得他被信任了,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才能被調動。
“信任”是教書育人的法寶。多時候,如果你相信學生,把他們當成大人看待,他們也許就真的一下子長大了;如果你始終放心不下,總認為他們不懂事,這也干不了,那也不能干,那么他們也就什么都依賴大人了。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他們才會無拘無束地拓展自己最大的才能!
我們應該嘗試著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看問題,做事情。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更不可簡單粗暴,一定要考慮學生犯錯誤的原因,教育、引導學生判斷是非、權衡利弊,使學生在有了正確的思想認識的基礎上自覺規(guī)范其言行。在做出什么決定之前最好多聽聽學生的想法,站在他們的立場上考慮考慮。即使必須做出處罰決定,也要讓受罰者心服口服。
魏書生在一次報告中提到,老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學生自己能干的事情教師就不必多操心,讓他們自己去干就行了。他舉例說,他們班學生的學費,他從來沒收過,都是小組長帶著組員去總務處交,從沒出過差錯。班里好多事都讓學生處理,這很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更體現(xiàn)教師對學生能力的信任和尊重。
要相信學生能行,我們教師對學生的照顧可謂“無微不至”,大事小事都親自操辦,這樣做其實就是不相信學生能力的一種表現(xiàn)。久而久之,不但教師身心疲憊,而且養(yǎng)成了學生的惰性。教師的愛,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轉化成學生對學習的愛,對生活的愛,應該使學生的能力得到不斷的鍛煉,獲得學習和生活的積極人生態(tài)度。
二、點燃學生的激情
“我們無力改變教育體制,卻能與孩子一起創(chuàng)造奇跡。”全美最佳教師,故事被搬上好萊塢大屏幕的羅恩·克拉克老師這樣認為。他的奇跡教育點燃了學生的激情,他說:“當你走進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一般違反紀律和有學習障礙的孩子,那你肯定會變得手忙腳亂。而如果你‘看到’的是一班律師、商界精英、藝術家和總統(tǒng),那你就會自如地以你的方式塑造一班高度自信,并對成功有著自我期待的學生。”[9]教師的期待可以點燃學生的學習激情,高期望可以帶來不可思議的進步。
我們很多時候看到的課堂是這樣的:老師單調地講課,學生在課桌上趴著睡覺,功課簡單至極,學生只通過課本來學習,沒有互動,沒有生氣,也沒有激情。教師在設置課程的時候,往往是根據(jù)中等水平學生來設計自己的教學,認為這樣可以兼顧優(yōu)秀和學習困難的學生。其實則不然,這樣我們犧牲了學習拔尖和學習吃力學生的需要。我們可以在保證了正常教學的前提下,對大部分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設定更高的目標,讓學生覺得他們面臨的挑戰(zhàn),而不僅僅面對考試。讓他們感受到被鼓勵的狀態(tài),他們就會取得無法估量的成績。
在成長過程中,學生都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注,渴望得到別人的賞識,尤其這種關注和賞識來自教師。教師若要點燃學生學習的激情,就要深諳表揚的藝術。我們往往因事物繁雜而疏于肯定,有時候又流于形式輕易肯定,這都不足以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學會慷慨、充分地肯定學生,認同他們的夢想,我們相信,他們的學習激情終被點燃,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學習奇跡。
魏書生老師曾經(jīng)收到一份來自“甘肅省蘭州市西北師范大學二附中”的祝??ǎ?/p>
魏老師:
您還記得我嗎?我就是您的觀摩課上那個不起眼的小女孩,就是您給了我勇氣和希望,就是您教會了我“人是一個廣闊的世界”這句話。是您在我生活的里程碑上留下了轉折性的一筆。我感謝您,您是一個能教書育人的好老師。
一個不起眼的小女孩舒敏潔
就這樣一句“人是一個廣闊的世界”就給了小女孩勇氣和希望,引導孩子站在一個廣闊而高遠的立足點上來看待自己,看待人生。教師點燃孩子的激情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有心去解放孩子的心靈,激發(fā)孩子對未來的向往,就可以燃燒他們奮進的熱情。
三、幫助學生制定目標
學習目標是學習的出發(fā)點,也是學習的歸宿。學生學習不主動,成績差,往往是因為缺乏上進的目標。擁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是激發(fā)學生自我實現(xiàn)內在動力的基本條件。為學生制定目標不能概而論之,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特長所在,尊重他們的選擇,然后激發(fā)他們對目標的向往,并且為實現(xiàn)這些目標而創(chuàng)造條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做的是與學生一起把理想分成幾個階段,樹立短期和中長期目標,然后不斷地督促學生朝設定目標邁進。當然,我們也要適當?shù)匾龑Ш⒆訉⒛繕朔旁诜仙鐣枰蛡€人實際的方向來。
目標是學生前進的方向,是航海中的燈塔。把大目標分割成一個一個小目標,減少跨度,則容易完成。這正如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所說的,蹦一蹦能達到的目標,是他們樂于去追求的。每次實現(xiàn)一個小目標,即使微不足道,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會產(chǎn)生滾雪球似的效果。不要忽視那小目標,也許正是這些清晰的小目標改變了學生的不利狀況,一步步邁向成功的道路。
公眾號:一個人的教育筆記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學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