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和六便士》讀后感:滿地都是六便士,他卻抬頭去看月亮
編者按:我不想通過什么很有吸引力的話題來引出《月亮和六便士》這本書。因為這本書本身就會帶給你足夠的震撼和魔力。
1
就書名而言,月亮代表了崇高的理想,而六便士則代表平凡和現實。理想如月亮般皎潔高尚,而現實往往沾滿了俗塵。只要按部就班地融入社會,遵循社會的法則,便會是“幸福”的。
而一旦決定脫離這種安穩(wěn)的狀態(tài),尋求心中的理想,勢必會在痛苦和折磨中度過。想必你看到這里,一定會認為這本書是一本勵志小說。實則不然,這本書沒有給讀者任何選擇的意向。而是客觀的將人和社會之間復雜揭開,讓讀者真切的看到自己內心所想。至少在我讀這本書的時候,一次次的做出選擇,卻又一次次的把選擇推翻。
主人公原本是個證券交易所的經紀人,年過40。為了自己當畫家的理想,選擇放棄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安穩(wěn)生活,踏上了飽受折磨和痛苦的尋夢之旅。這看似是個勵志的故事,但當看到主人公為了理想的所作所為時,我相信你一定在佩服他的同時又無比地厭惡他。
追夢路上,他極度厭惡當時的社會和人,他說話刻薄,心腸冷酷。至少在這點我是認同他的。但接下來他傷害朋友,使得朋友妻移情與他,最終害的朋友妻子自殺,而朋友頹廢度余生的事情,實在是令人生厭。正如小說中“我”對于這件事和主人公的對話:
“他說的話沒有使你感動嗎?”我說。
“沒有,我覺得他的話軟綿綿的非常傻氣。”
“我想你大概忘了,是你把他的生活毀了的,”我說。
“可他是個很好的人。”
“還是個手藝高超的廚師,”思特里克蘭德嘲弄地添油加醋。
他心腸冷酷到沒有人性的地步,我氣的要命,一點也不想給他留情面。
雖然是這樣,但作者還是被主人公追尋理想所付出的艱辛和他堅定的信念所折服。小說中主人公所追尋的理想,實際上是尋找適合自己靈魂的棲息地。主人公的靈魂早已脫離肉體的束縛,艱難的找尋可以浸潤靈魂的圣地。他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的目標,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不僅甘心犧牲自己,而且就算是犧牲別人也在所不惜。所以作者雖然覺得主人公惹人嫌,但盡管如此,還是要承認他是一個偉大的人。
可能說什么追尋理想,很抽象。那么下面的這段話大家一定會真切的體會到主人公苦苦追尋的是什么。
主人公是個畫家,他在有形的事物上模模糊糊的看到某種精神意義。但他不知道如何精巧的表達,所以只能通過笨拙的畫作將這些附有精神意義的事物畫下來。他不斷的在尋求一種可以得心應手的表現手法去表現心中的疑惑和想法。他在尋求解脫,從現有的認知中超脫出來。
所以名和利對他來說沒有任何誘惑力,他生前沒有售賣過任何一幅畫。不斷作畫的目的也是為了一步步從某種枷鎖里掙脫,尋找到類似伊甸園那種宇宙初創(chuàng)時的圖景。
人生來是孤獨的,每個人都被困到鐵塔里,除了按照著索然無味的秩序重復地生活,也只能靠著一些語言符號和別人交流??墒怯械臅r候,內心深處總會有許多美妙而又深奧的事情要說,而這些卻被現有的生活和話語束縛著,要么找不到心靈相通的人,要么表達的話也只會顯得陳腐和平庸。
這就是主人公追尋的理想。最終主人公在一座小島上找到了自己靈魂的軀殼,得到了超脫,并在此度過余生。作者用反襯的寫作手法賦予主人公看似不通人性,冷酷無情的負面人格,更加凸顯出他心中純潔神圣的理想和他追尋理想的那份真摯和純粹。
或許我真不能完全接受主人公這種極端的尋夢之旅,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歡的環(huán)境里,淡泊寧靜、與世無爭?;蛟S不同境遇的人會認為這是在糟踐自己的人生,可功成名就,家財萬貫就一定成功嗎?這一切都取決于一個人看待生活的意義和對人生的無限追求!
2
尋夢路上不僅有著精神認知的束縛,也有著人性的枷鎖。這也是作者在《月亮和六便士》中用很大篇幅所談到的東西,包括了愛情和過度善良。
關于愛情,小說中提到了兩種愛情觀,一種是主人公和作者想要傳遞的愛情觀。一種是朋友和他妻子之間愛情觀。
一般來說,愛情在男人身上只不過是插曲,但小說把愛情夸大了,給予他一個違反生活真實性的重要地位,盡管也有少數男人把愛情當作世界上的頭等大事,但這些人常常是一些索然寡味的人;即便對愛情感到無限興趣的女人,對這些男人也看不起,只當他們可憐。作為墜入情網的人來說,男人和女人的區(qū)別是:女人能夠整天整夜的談戀愛,而男人卻只能斷斷續(xù)續(xù)地干這種事情。也正如主人公看待的愛情,他認為愛情是他人性的弱點,是阻礙他實現理想的絆腳石。說的直白點,主人公的愛情只是“性的饑渴”。他厭惡,但是又不得不發(fā)泄。有時候欲念會抓住他,逼他縱情狂歡。而狂歡之后,他會覺得骯臟。
作者朋友看待的愛情是一種看待愛人比自己生命都重要的愛情。正如小說中朋友所說:
“我愛她遠超過了愛我自己。我覺得在愛情的事上如果考慮起自尊心來,那只有一個原因。實際上你還是最愛自己。”
對于小說中朋友毫無保留的為愛情付出,他愛妻子勝過自己的生命。但這種愛情,給人一種軟弱無力的感覺,包含著害怕失去的怯懦和患得患失。它占據了朋友的所有精力。愛情賦予了朋友虛幻的感覺,讓他遠離真實,即便是他的妻子離他而去后,他還是無法相信這個事實。愛情免不了優(yōu)柔寡斷和多愁善感,它既可以豐富一個人,也可以讓他變得比原來的自我更加狹小??偟膩碚f,小說里朋友與他妻子的愛情,是不對等的。這樣造成了他妻子移情主人公的悲劇。朋友的愛情悲劇最終也只剩下了這句話草草收場:女人可以原諒男人對她的傷害,但永遠不能原諒他對她做出的犧牲。
可能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所以我也不能完全接受小說中這兩種極端的愛情觀。
愛情是生活的產物,沒錯。但顯然主人公將愛情的負面性完全歸咎到了女人身上,并將愛情當作拖累,這也是不應該的。除非你有著和主人公相同極端的抱負,并能夠有極強的意志力去實現它。愛情對于男女是同等重要的,而愛情的負面性也同時會影響每個人,不論男女,至少在我是這么認為的。許多尋覓愛情的男女們深陷痛苦中,有很大因素是雙方付出的不對等。一方苦惱于付出了這么多仍舊無法打動對方,另一方則愧疚于對方遠超自己的付出,因為愧疚而產生壓力,這讓才建立的微妙感情瞬間崩塌。
聽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你最終會選擇一個你喜歡的人還是一個喜歡你的人共度一生?
這是一個難為人的問題,因為這意味著會一方要在愛情里付出的更多。選前者,是一種執(zhí)拗。選后者,是一種妥協(xié)。但如果非要做這個抉擇,我寧可選擇后者。因為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你也無法讓一個不喜歡的人喜歡你。能做改變的只有自己,試著接受別人的溫暖。兩情相悅的愛情誰都想要,不執(zhí)念也不妥協(xié),多好??蓯矍槔餂]有那么多情投意合,多的是一個人的情愿,一個人的執(zhí)著。
3
關于過度善良,小說中作者朋友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對別人無比的好,什么都能忍讓,別人嘲笑他,他也跟著一起笑。哪怕是妻子移情于主人公,他還是一直認為這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只要妻子回頭,一切還和原來一樣。他是個善良的人,卻也是個可憐人,但不值得同情。
和他相處的人包括主人公和作者自己,都覺得他的可憐是令人發(fā)笑的。這是人的本性。人習慣于欺負那些老好人,一方面因為老好人的善良沒底線,沒尊嚴。一方面因為別人把這種欺負當成了理所應當。就像主人公總是會嘲諷朋友,說他:這是他的習性。所以善良應當有點鋒芒。
最終朋友絕望頹廢的離開,他成了一個被社會遺棄的人?;蛟S回到那個他熟悉的故鄉(xiāng)才是他最正確的選擇,那里沒有紛爭,沒有復雜的人心。有的是一個永遠踩著祖輩腳印生活下去的人生軌跡,不用左顧右盼,一切都是如此的安全穩(wěn)定。受了挫折的人往往會對這種生活無限眷戀,也心甘滿足這樣一個小小的天地吧。
我無法準確的去選擇書中所講的人生、價值和愛情。一方面書中作者沒有意圖去說服讀者去遵從哪種觀念去生活,另一方面自己匱乏的見識和閱歷限制著自己。但我能從書中看到主人公追尋一生的理想、依附于理想下的愛情以及他周圍喧囂吵鬧的社會。這些東西已經是作者給讀者呈現的最珍貴的思想了。這本書的意義在于,它將社會的真相客觀的展現,至于怎么看待和選擇,那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選擇怎樣的人生,選擇怎樣的愛情,選擇怎樣的生活? 沒有答案,有的是腳踏實地的做好每一件事,珍惜眼前人,體悟正在進行的生活,因為你沒有閑工夫去思考這些無聊的問題。
公眾號: 墨香識書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