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關于孩子的成長教育感悟
編者按:孩子的成長是家長的幸福,下面我們來看看一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感悟吧!
“習慣了在黑與白構(gòu)成的一層層調(diào)子中尋找美感;習慣了交錯縱橫的線條相互交融;習慣了那百看不厭的黑、白、灰……我想我是愛它的淡雅,愛它的毫不夸張,愛它的波瀾不驚……它總能使我平靜……”(摘自韓一珵的習作《我的恩師》)?;蛟S是與生俱來,或許是繪畫使然,她比較沉靜,平和,不張揚。升入高二以后,她出現(xiàn)了有生以來較大的變化。
身修
一個月前的月考,是文理分科后孩子們經(jīng)歷的第一次正式考試。令我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考試,她的語文成績又回到了“久違”的全班第一、年級第三的水平;而全班第三的總成績,也是她中學以來的最好成績。但是,她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興奮和喜悅,而是反復強調(diào)在物理考試中不應該出現(xiàn)的失誤,為此扼腕嘆息。這種表現(xiàn),讓我驚喜:之前,無論成績好壞,她總是強調(diào)各種客觀理由,很少從自身找原因。如今,能如此冷靜客觀地檢討自己,恐怕也是金老師強調(diào)“身修”而自律的結(jié)果吧。
心靜
00后,這些互聯(lián)網(wǎng)的原駐民,對網(wǎng)絡的嫻熟和依賴,以及在虛擬世界的游刃有余,遠勝于他們的父母。智能手機、iPad等電子產(chǎn)品,是他們的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已經(jīng)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這是所有現(xiàn)代人的生活方式)。一直以來,包括中考前,她進房間寫作業(yè)大多是一手iPad、一手手機;而我每一次找借口進她房間的瞬間,她幾乎都在匆忙的切換間。
我也曾采取過各種措施,但都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個學期,她突然不一樣了——手機和iPad,很少進入過她的房間!我曾經(jīng)懷疑她有什么其他可替代的東西,但幾次抽查打消了我的所有不相信。
我很詫異她的這種主動變化,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經(jīng)歷過哪怕是極短時間離開手機的恐懼與不安!我很詫異她的這種改變,直到有一天看到金老師發(fā)起的“手機運動”以及一系列相關措施,不得不佩服老師的高超,能夠讓孩子們戒斷這種“電子毒癮”。
擺脫了精神上的紛繁與干擾,她的心靜了許多。她的床頭,從未有過地出現(xiàn)了各種學習資料;她的床頭柜里,也偶爾會看到寫著英語單詞的小紙條。金老師主張的“心靜”、專注初見成效。
言寡
開學兩個多月以來,每天放學回來的她,滿臉都寫著滿足,渾身上下滲透著快樂。飯桌上,她會滔滔不絕地講白天學校里的種種。而在以前,她大多是用“沒啥”來應付我們的各種好奇。她本來不是一個多話的孩子,她的這種變化,應該是愉悅的環(huán)境所帶來的觀察與兼聽的自然流淌。因為很顯然,她知道該說什么,該怎么說!
我理解的“言寡”,并不是不說話,而是要多聽,是強調(diào)“聽”相對于“說”的重要性,只有多聽,多看,多思考,才有話可說,才能說到點上,才筆下生花。金老師用“言寡”要求學生,用意也正在此吧?
體勤
韓一珵從小就心靈手巧,她的手上沒有廢物,哪怕一張廢紙,都能被她變成一件藝術(shù)品。她善于烹飪,手藝非我能比。她喜歡幫姥姥和奶奶干各種家務,經(jīng)常承擔我們這些子女應該承擔的事務。而上學以后,尤其是自從上中學,這些事情她都無暇顧及,如果說有哪方面進展不大,或許就是“體勤”了。金老師倡導的“體勤”,應該是學業(yè)上的勤奮,生活日常上的力所能及,以及健康方面的強健體魄。
對于孩子而言,“身修”讓她明白“為了自由,必須控制自己”;“心靜”讓她明白了“智可圓,而行必方”;“言寡”讓她明白了“格物致知,正心誠意”;體勤,讓她明白了“知規(guī)律,篤行之”。
人生遇一好老師足矣!孩子,你是幸運的;我們,是幸福的!
作者|韓一珵媽媽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