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初中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月22至11月24日,我有幸到諸城參加了“濰坊市初中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學習結束,我感慨頗多,既找到了自己的差距,也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下面是我的一點感想:
一、專業(yè)素質助力教師把握課堂
參與講課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較高的個人素質,標準的普通話,富有感染力的語言,足以讓我們感到她們深厚的語文功底。不同老師的不同的個性化的課堂,或是溫文爾雅,或是激情澎湃,或是幽默風趣,或是平實感人。講課的老師面對剛接觸的陌生的學生,他們的課堂掌控能力讓我深深折服?!囤w州橋》執(zhí)教者的幽默、《昆明的雨》的段老師的雅致《皇帝的新裝》的王英校長的親切自然……這些不僅吸引了學生,也讓我印象深刻。我也會在教學中不斷的提高自身的素質,讓我的課堂更好的吸引學生。
二、課堂歸真盡顯語文本色
這次聽課最大的感受就是,老師執(zhí)教的課都更注重學生的學習的實效性,淡化了課堂無用的輔助環(huán)節(jié)。華麗惹眼的圖片被更有啟發(fā)的雅致的幻燈片或言簡意賅的問題、扎實的練筆所代替。課堂的導入也變得直截了當直切主題,沒有太多的音影文件,更多的緊扣課本分析和理解,真正還原了課堂的本色?!敦垺返氖谡n教師很好把握了課后的表格,緊扣文本,課堂條理而又便于學生把握。
三、 教學目標是課堂的指路燈
所有授課的老師都細致的研究了教材、單元要求和具體的學情,所以他們設計的學習目標教學目標非常的契合學生的實際并且非常有指引作用。就像課堂的指向標。在我所觀摩的這十幾節(jié)課中,每位老師都明確了每節(jié)課的不同層次的學習目標,學生的課堂學習目標明確,對課堂學習有的放矢。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人。
四、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仍需方法恰當
教師對教學理念的不斷創(chuàng)新在這次展示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在這些課堂教學中都無一例外的集中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非常重視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整個課堂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不管是教師的課前預設問題,還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都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教師只是引導和幫助學生從閱讀文本中獲得自身體驗。在此基礎上許多教師運用了自己的教學智慧最大限度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吨袊皹颉返氖谡n教師用不同的圖片引導學生把握說明對象的特點;《蘇州園林》的授課教師沒有簡單的分析說明文的方法而通過引導學生領略蘇州園林的美;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如夢令》的授課者圍繞課本對課堂進行了擴容,讓學生在短短的課堂領略了不同的詩意。教師在教學中盡量做到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激活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問題意識,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與表現(xiàn)欲,給他們的課堂注入了活水。
五、傾情誦讀彰顯閱讀個性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就是經過反復的朗讀,自己也能領悟文章的旨意了。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充分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初中的語文課文大多充滿著鮮明、強烈、健康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讀好這些課文,能使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從而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所以“誦讀”是課堂不可忽略的環(huán)節(jié)。展示活動的老師均注重了“讀”這個環(huán)節(jié),他們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讀中有所品,讀中有所悟。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如葉老說:“自能讀書,不待老師講” 再者,教師都參與了指導朗讀或示范朗讀,用師生的互動讓學生領略文章特有意蘊。這也是我在今后教學時要加強的。
六、德育滲透達到潤物無聲
德育的無形滲透為課堂注入了靈魂。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內容,應當是潛移默化,寓教于樂。它既包括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yǎng),又包括愛國思想、集體觀念、奉獻精神等,從而使學生既有知識能力,又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 《植樹的牧羊》一課,滲透了對牧羊人精神的分析、飽含深情的循循善誘很好的引起了學生的共鳴,《貓》滲透了對人性的剖析及為人處世的教育;《皇帝的新裝》滲透了對學生感悟真、善、美的教育。這些無形的德育滲透大大的增加了課堂的深度。
總之,在每節(jié)優(yōu)質課中,我都能感受每位教師的獨具匠心,每堂課都有值得自己學習、借鑒亮點。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會吸取其中的精華,并不斷在教學中運用,逐步地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教學,讓我的語文課堂真正成為高效實用的課堂,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去探索學習對自己終身有用的語文。
眾說紛紜
1講課親歷者說:坊子區(qū)九龍中學 王英
和我的語文團隊精心打磨,試講,評課我很幸福;與龍源雙語的孩子們酣暢淋漓的上完課我很幸福;和參會的坊子同仁邊聽課邊研討我很幸福;而最幸福的莫過于跟著諸位高手在語文的花園里傾聽學習,駐足流連。每位授課教師風采不同,卻是精彩紛呈。目標的呈現(xiàn)具體明確,環(huán)節(jié)清晰自然,文體不同卻各有千秋,以讀帶講,情感的體驗,課堂的評價都是恰到好處,體現(xiàn)了語文味,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芳草地,領略滿地風華,而專家的集中點評又是高屋建瓴,讓我的思考更加深刻。這一次的頭腦風暴,又如炎炎夏日一場酣暢淋漓的雨,讓身心得到升華,我們一起歷練提升自己,共同構筑語文精神的家園,這,又怎么讓我不幸福?
2觀眾席上的聽課者說
梁曉燕老師講的《貓》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在讓學生賞析句子之前,先指導了賞析的方法,然后又給了學生表述的句式,又進行了賞析的示范,讓學生明確了自己的任務,入手的方向,進行的方法,學習的效果非常鮮明;孫偉老師的《植樹的牧羊人》表現(xiàn)了男語文老師的課堂激情,設計也非常出彩,通過高原的變化,為一片長文的學習輕松地理清了脈絡,通過對這些句子的反復誦讀,深刻體會了到了牧羊人的堅定信念,圍繞“奇跡”挖掘了牧羊人的可貴品質;來自安丘市青云雙語學校的陳潔老師帶來的《天上的街市》,教師范讀非常精彩,多種形式地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到了作者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堅定的渴望;王英老師的《天上的街市》一課一得,通過對夸張這種手法地學習、感受,學到了寓言故事的精妙,并且通過拓展練習,讓學生不僅會讀而且會寫,真正的學會寓言故事。
(北海國際中學 李俊亭)
張萌老師的《昆明的雨》中,通過在“這種東西也能吃?!”、“這種東西怎么這么好吃?!”兩句話中加感嘆詞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其中的情感;在《誡子書》中,王美靈老師將原文還原到古代,去除標點,豎排文字,鍛煉學生的斷句一節(jié)理解能力,使文言文的閱讀也充滿興趣。
(工業(yè)發(fā)展區(qū)實驗學校 閆曉明)
每個45分鐘里,來自各個縣市區(qū)的優(yōu)秀老師們從課件的制作到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都展示出了極高的敬業(yè)精神,對每一句話都進行了推敲打磨,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進行了細細斟酌,他們博學多識、妙語連珠、張弛有度,讓我內心不由得為他們驚嘆、喝彩!在專家點評環(huán)節(jié),各位教研員的點評也是懇切真摯,一語中的,如雷貫耳,展現(xiàn)了令人敬仰的專業(yè)風范。
(九龍中學 陶冶)
熊穎穎老師講授《白楊禮贊》時,就創(chuàng)造性地將文中關鍵文句以詩歌的形式呈現(xiàn),進行了示范朗讀,與學生合作朗讀,學生互評等各種朗讀形式,在朗讀后啟發(fā)學生思考其中哪些詞表明了白楊的內質,引導學生了解白楊樹堅強、樸質、正直的本質特點,如此一來學生不但熟悉了文本,還對其有了一定的了解。此時,教師順勢以填空的形式呈現(xiàn)文本內容,學生當堂背誦,整個過程一氣呵成,水到渠成。
(北海國際中學 鄭玉倩)
……………………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本文作者:坊子崇文 李娜 來自公眾號:鳶都初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