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教師學習感悟:赴美游學記(一)
音樂教師學習感悟:赴美游學記(一)
編者按:楊丹是我曾指導的碩士和博士,現(xiàn)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工作,兩個多月前赴美訪學。今天我看到她在微信朋友圈發(fā)的關于游學的“美篇”,覺得具有分享價值,特讓她把稿子發(fā)給我,從本期開始,本微信公眾號連載其游學記。
寫在前面
兩個多月前開始記錄,并沒有想著發(fā)布,只是隨性地記錄而已。有朋友說,只見你曬娃,不見你學習,你娃來上幼兒園你來陪讀的嗎?嗯,實話說,我也有陪讀這個功能,而且娃上幼兒園那茬事,要記錄下來,也會蠻好玩的。但為了證明我不止陪讀與曬娃這個功能,還是把記錄的學習過程分享出來,與同行們探討。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觀點,我是出來學習不同的東西,而不僅僅是“先進 ”的東西。先進這個詞,是個相對的概念,每個國家的發(fā)展歷程不同,有的起跑得快一點,有的覺悟得晚一點,歷史是個看不到盡頭的馬拉松,誰先進,誰落后,也許不是那么簡單地好判斷。也許,正視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了解別人的長處與短處,在差異中學習與反思,才不失為一種好的視角。如果拿別人的優(yōu)點來比自己的缺點,拿別人的傳統(tǒng)來對照自己的傳統(tǒng),那會更增妄自菲薄。如拿西方的管弦樂來跟我們的管弦樂比,當然他們先進,因為那是他們的傳統(tǒng)。拿我們的京劇昆曲與他們比,他們不是也不懂么?音樂領域的中西問題是個很復雜的問題,我沒有能力去剖析,我只是覺得,文化需要互相學習和交融才有生命力,在碰撞與交流的過程中,不必輕易去劃分一個優(yōu)劣,比一個高下,而是心平氣和,客觀理性地去取長補短,去觀察、判斷、承認、與反思。
我只在美國的一個地方,我也只有一個大腦一雙眼睛,所以,我的文字一定有局限性與主觀性。我盡量客觀地描述我的所見所感,也許有時候會有一些評論,尤其在反思一些問題時,可能廢話會多一點。但無論如何,這些只是我一己之見,無需上綱上線。
好了,碎碎念開始。
來美已經兩個多月了,兩個月前的今天,我們還在撐著眼皮與時差作斗爭,疲倦而又興奮地感受著周圍陌生的一切。兩個月來,我們都阻斷了原來的生活,學會與一個全新的秩序建立聯(lián)系,與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握手稱和。今天,在生活上,我們已經熟門熟路地穿梭在附近的各個地點,知道哪里有最新鮮的蔬菜賣,知道哪里中國的調料最齊全;在學習上,我卻還是猶如黑暗中摸索,一方面受制于語言,另一方面感嘆自己的不足,懊悔以往虛度的光陰。
我所訪學的南佛羅里達大學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具有高影響力的全球性研究型大學(A high-impactglobal research university)。學校有14個學院,超過180個本科專業(yè),具有本科、碩士、博士等培養(yǎng)層次。藝術學院下設建筑與設計、藝術與藝術史、音樂、舞蹈與戲劇四個分支學院。音樂學院有教職工64人,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的授予權。
學士學位有三種類型:音樂教育學士學位(Bachelor of Science Degree in Music Education),這個學位就是音樂教師教育,學生畢業(yè)后是去學校擔任K-12年級的音樂教師;音樂學士學位(Bachelor of MusicDegree),學生可選擇作曲、爵士樂研究、表演三個方向中的任意一個:音樂專業(yè)學士學位(Bachelor ofArts Degree in Music Studies),這個學位是針對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或其他想攻讀第二學位的人開設的。
碩士學位也有三類。音樂教育碩士(Mastersof Arts in Music Education);音樂碩士學位(Master of MusicDegrees),下設表演、指揮、作曲、電子音樂、爵士樂作曲、爵士樂研究、室內樂、鋼琴教育等方向;碩士證書授予(Graduate Certificates),包括合唱指揮、樂隊指揮、爵士樂作曲、爵士樂表演、作曲、表演等專業(yè)。
博士學位僅有一種,就是音樂教育。
供學生學習的具體專業(yè)領域涵蓋了銅管樂器、作曲與電子音樂、爵士樂研究、音樂教育、音樂史與文獻、音樂理論、打擊樂、鋼琴、弦樂器、聲樂、木管樂器等理論與技能課程。學院設有音樂教育研究中心,我的導師C.Victor Fung是中心的負責人。
從其專業(yè)與學位的設置能很明顯地看出,僅“音樂教育”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個學位培養(yǎng)層次,各個層次的培養(yǎng)要求不同,但都是圍繞著各類“音樂教育”這個領域展開的,它與“音樂表演”和其他音樂類專業(yè)有著本質的區(qū)別。本、碩、博三個層次的橫向培養(yǎng)與音樂教育研究中心的縱向延伸,一道使音樂教育專業(yè)成為學院的強勢專業(yè)。
我的導師Dr.Fung是音樂學院的教授和博導,同時是音樂教育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研究方向為音樂社會心理學、多元文化、國際視野下的音樂教育等。他曾受邀赴世界各地講學,在國際音樂教育教育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2015年,他作為四位主講嘉賓之一在中國音樂教育大會上做主題演講。我就是在那次大會上作為千萬粉絲之一全程聆聽了報告,萌發(fā)了跟他繼續(xù)學習的念頭。他為學嚴謹,為人謙和,是我膜拜的偶像和學習的標桿。
【本文作者:楊丹】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