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培訓心得:做一個教育的朝圣者
教師培訓心得:做一個教育的朝圣者
今年暑假里,我有幸和張局長帶領的大部隊一起前往南京棲霞,參加參加新教育的第十七屆年會。當朱永新教授精神矍鑠地走向主席臺時,旁邊的一位老師調侃道:“瞧,恁的教主出場了。”我淡然一笑,回應道:“朱教授就是咱新教育的主兒!我們每一個新教育人都是。”我們做新教育不是為了出名求利,只是希望能切實做一些事情而已。我在想,教無定法,邊做邊學,重視每一次心靈的播種,嘗試著用小課程去收獲一個完美的人生。
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李鎮(zhèn)西老師吧,他是一個教育的布道者。他曾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年去青海塔爾寺參觀,我被寺里的酥油花震撼了。寺廟里的一個僧人告訴我,酥油花的塑造工藝復雜,要進行大量的選料、配制、做模等前期工作,由于酥油易融化,藝僧們徒手捏塑酥油花時只能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陰冷房間里封閉工作。在制作過程中,藝僧手指被凍得疼痛難忍,失去觸覺,但他們依然將酥油做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這些酥油花只能“存活”幾個月,因為天氣轉暖便要融化,于是每年都要重做酥油花。因此,最后藝僧們的手指都會潰爛,且終身殘疾。這些藝僧都是自愿做酥油花的,沒有誰強迫他們,哪怕手指潰爛,他們也無怨無悔。這些美麗的酥油花都不是為“市場”而制作,唯一的用途就是放在寺廟里供奉神靈。沒有半點功利色彩,不是因為物質生活的需要,不是迫于別人的指令,而完全是出于心靈深處的信仰,而自覺自愿地奉獻出自己的智慧和健康。在世俗的人看來,他們很苦,但他們自己卻覺得很幸福——這就是宗教的力量!正如李老師所說,大多數老師將教師作為一個謀生的飯碗,更高尚、層次更深的就是把這種職業(yè)當成了一種虔誠的宗教信仰。只有在這種狀態(tài)下、層次上努力工作的人,才會樂此不疲地為工作瘋狂著。
有人這樣說過:教育也需要信徒和殉道者來朝圣,需要肉體的投入、靈魂的參與、精神生命的支撐;教育需要烏托邦,需要田園牧歌式的價值追求。教育只有抗爭疏遠自然、脫離生活和缺乏詩意的種種弊端,才能引領學子融入生活,激活其野性思維和原始生命力量。莫非,這就是教師的理想主義?毋庸置疑!童喜喜、張碩果、颶風……這些理想主義的新教育者們正用在愛構建教育的童話,用生命譜寫教育的傳奇。所以說,新教育不是簡單的標新立異,更在于一種傳承與創(chuàng)新。
當頒獎的大屏幕上滾動著我們雛燕班的名字時,我真的很激動,感覺自己播撒在這間教室里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薩特的存在主義里說,“人的存在總是先于人的本質。”因為人的自由意味著可以抉擇,可以否定,所以人的本質總在后面而不在前面。這就意味著無論我們在這條路上取得了怎樣的成績,我在過去得到了怎樣的認可,這都屬于過去的那個自己,而未來的自己必須通過不斷地創(chuàng)造,才能有新的自我。于是,我選擇做一個空杯自我,重新啟程,沉潛下來,豐盈自己。
我禁不住問自己:我是一個朝圣者嗎?每天,我以一個朝圣者的信念投入工作了嗎?那樣的話,工作中就沒有了抱怨,沒有了計較……即便沒有鮮花與掌聲,我也會笑顏如花。有人禁不住會問:“那些東西又不考試,你天天給自己找那么多活兒,累不累?何苦呢?”我的“酥油花”也不是為市場而做的喲!我的時間也不是無聊的無法打發(fā)!別的不說,光老公承包的百畝土地,家里就永遠有干不完的活兒,卻從不曾因此而耽誤我的工作。曾為了給班里骨折剛出院的孩子舉行生日儀式而錯過送自己的孩子大學新生報到,曾及時、認真地批閱新入職教師的作業(yè)不知不覺到深夜……有時,面對那些發(fā)問我欲言又止,其實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句話:懂你的人,不說也懂;不懂你的人,說了也不懂。他們體會不到我樸素的不能再樸素的信仰,只是想讓那些和我相遇的人能更幸福與快樂。每天,我們用每一個清晨美妙的聲音喚醒黎明,用每一個故事高尚的德行去喚醒心靈,用每一個反思深刻的銘記來喚醒自己。累并快樂著!在教育這條路上,我希望我能做個虔誠的信仰者,朝圣者,在孩子們成長的路上,用興趣去引領,用詩意去編織,期待著彼此心靈的涅槃!
【本文作者:半坡店鄉(xiāng) 李艷】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