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記憶中的故事隨筆:后媽也是媽
每當我路過幼兒園門口,看到那些年輕的母親接孩子,孩子一看到母親就甜甜地叫媽媽時;每當我們偵破了綁架少年、拐賣兒童案件,把天真可愛的孩子交還給家長,看到孩子撲向母親,母親緊抱著孩子那種悲喜交集的情景時,就會想起我苦澀的童年生活。天下最珍貴的東西是母愛,而我的母親把我擲上人生的“紅甲板”后不久,便被一場瘟疫奪去了年輕的生命。后來我便有了后媽,后媽對我很兇很兇,從此,我再也沒有得到過珍貴的母愛。
母愛,這偉大深邃而難以讀懂的詩篇,似乎到了不惑之年才有了比較全面的理解和認識。在母親節(jié)即將到來之際,寫了以下這段文字,說說我的后媽,并祝她在天堂快樂幸福。
母親死后,最初幾年是由外婆撫養(yǎng)我,直到七歲那年,家里突然在披紅掛綠吹吹打打中迎來了一位新媽媽。新媽媽是個啞巴,人長得挺秀氣,據(jù)說不是天生就啞的,是吃了一種什么藥吃啞的,所以,咿咿呀呀能說上些簡單的詞。結(jié)婚那天,父親跟她拜過天地后,喜娘把我拉過去要我叫她一聲“媽”,她一把將我摟進懷里,在襁褓中失去母親的我,頓時感到一股甜甜的母愛溫暖著我的心。誰知好景不長,“六月里的日頭,后娘的拳頭”這句多少帶有片面性的老古話,竟像真理一樣在我身上實踐著。
在記憶中,自從后媽來到我家,童年的我沒有受過一次寵愛,沒有穿過一件好衣,也幾乎沒有吃過一餐飽飯。后媽規(guī)定我每餐只能吃一小碗,而且常常是兩個糠團子上面蓋些稀飯,每到夏天,時有剩粥剩飯餿掉,于是,那些餿了的粥飯便成了我的家常便飯。我常常餓著肚子到外婆那兒尋求些補充,左鄰右舍看我可憐也時有些許“施舍”。但出人意料的是,我卻長成了1. 80米的高個子,我想,這也許是跟常吃餿東西發(fā)酵有關(guān)吧。那時,家里雖窮,遇到節(jié)日,也會做些米糕團子之類的東西。通常情況下,這些“高檔”的食物或被鎖進內(nèi)室或被高高掛起,要是能吃上一二解解饞,算是后媽大開其恩了。在當時,像我們這樣的家庭,餐桌上是難得有葷腥的,即使有,我也是無權(quán)享用的,有時家里來了客人,或殺只雞或割些肉,擋不住誘人的香味,當著客人的面我會勇敢地把筷子伸向“目標”,這時,桌子下定會有一只腳在有力地向我發(fā)出警告。無奈,我的筷子只得改變方向,夾些雜七雜八的蔬菜知趣地捧起飯碗到屋外去吃。當那些不知底細的客人還要夸我乖、夸我懂禮貌時,我的心里委屈得直想哭。
其實,在村里我算得上是一個聰明勤奮的孩子,我不僅從來不頑皮,不闖禍,而且在學(xué)校學(xué)習(x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放學(xué)回家,不是割草、挑馬蘭頭,就是帶妹妹、洗碗做飯。盡管后媽連生四個女兒,她還是一點也不喜歡我這個獨生子,我是名副其實在后媽的白眼和打罵中長大的。稍有不慎,或打碎一個碗,或妹妹摔一跤,都會遭來一頓打罵。我的身上常被打得青一塊紫一塊的。記得十歲那年,一次我在碗櫥里拿碗時,不小心弄翻了一只碗,碗里的醬油流進了櫥下的水缸里。我知道闖了大禍,心里非常害怕,連忙用緊急換水的辦法來補救。我把缸里的水一桶桶提出去倒掉,又從河埠頭提來一桶桶清水倒?jié)M水缸,奔進奔出,累得半死。但是,后媽還是沒有放過我,她拿起一根木棍,發(fā)瘋似地在我稚嫩的身上抽打,直打得我遍體鱗傷。那天黃昏,小小年紀的我,竟獨自一人走向母親的墳地,在那里放聲痛哭。這是一個受盡折磨的孩子在向母親哭訴,這是一個孤立無援的幼童在向蒼天求救。凄慘的哭聲,使圍觀的許多人流下了同情的眼淚。當晚,在外地做泥水匠的父親回來,在罵我丟人現(xiàn)眼的同時,我第一次看到他向后媽揚起了拳頭。
后媽對我的種種虐待,還有許多,隨著時間的流逝,有些已經(jīng)淡忘,有些早已煙消云散,但是,無論何時何地,我只要聽到《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中“沒娘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里找”時,就會勾起童年生活的辛酸回憶,就會禁不住淚流滿面。
小時候記憶中的故事隨筆:后媽也是媽
上一篇:我的旅行故事隨筆:贛江秋彩
下一篇:六十年代的故事隨筆:碎布書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