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
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文明禮儀是無處不在的,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3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篇1
一位母親正騎自行車帶著年幼的女兒迎面而來。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餅干掉在地上。母親馬上停下車,輕聲對女兒說:“來,咱們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說著便把孩子抱下來,倆人彎腰一起去撿地上的碎餅干。就是這么普通的一幕,不由讓人想起一句話:素質,是一種習慣。仔細想想,不是嗎?無論這位母親,還是將來的孩子文明素質如何,在這一細節(jié)中已有了答案。
而現實中,還有不少與“素質不高”對號入座的行為,都是因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習慣后在舉手投足間不經意就暴露出來的。說到文明素質,其實,每個人內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復一日,因自我約束的態(tài)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區(qū)別。這一漸變,既與思想認識有關,更是一個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過程。真希望我們在構建文明和諧社會的進程中,人人能拋掉壞毛病、養(yǎng)成好習慣,不容“小惡”,不拒“小善”,讓不文明的畫面、不和諧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沒有了文明,就沒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線,那我們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對人對已對社會又有何用?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說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清潔環(huán)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XX要構建文明和諧社會我們作為學生應如何去做?這是XX中學在最近組織全校學生討論該話題的一個閱讀材料,學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學針對自身、他人、班級找出與校園文明禮儀相違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筆描述出來,用你的心聲去倡議大家自覺講文明禮儀并,用你的好點子去完善我們的文明條例。
這是XX中學充滿人文氣息的德育育人活動的一個縮影,這里沒有一點說教的意味,沒有對學生橫加批評和指責,沒有命令和強制要求,有的是反思,關注,傾聽不同的意見和建議?;顒雍髲膶W生交上來令人叫好的整改措施,學校校容校貌的一點點改變,說明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會具有實效性。
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王文穎,來自波蓮中心學校六一班,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說:"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養(yǎng)成習慣的一種大事。"我覺得這點應向周爺爺學習,周爺爺的文明談吐、禮貌舉止和他所具有的令人折服的氣質和風度,正是他那高尚的品德、寬闊的胸襟、超群的智慧、美好高尚心靈的生動體現。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記得小時候,我曾經經歷過一個難忘的片斷:有一天,我一手牽著爸爸的手,另一只手攥著剛剛買來的糖葫蘆。特別高興地遞給爸爸,說:"爸爸,您嘗一口吧,真甜。"爸爸笑了,高興地說:"我的寶貝,爸爸不吃,你吃吧。"我開心地笑著。當我吃完這串糖葫蘆時,隨手就要把竹簽扔到地上,爸爸那張笑臉收斂了,立刻嚴肅起來,"好孩子,你不是愛干凈嗎?土地爺爺也愛干凈,你要是把它扔在土地爺爺的臉上,那他不就很難受了嗎?"聽了爸爸的話,再看著那張嚴肅的臉,我明白了,立刻把竹簽扔到垃圾箱中,爸爸又滿意的笑了。
每當回想起這個片斷,我常常會覺得十分慚愧。我們從小就一直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父母的教導,老師的苦口婆心,讓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當我們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更何況我們生活在碧水藍天的國際旅游島上,難道我們就不能與文明禮儀同行嗎?老師同學們,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不說臟話,難嗎?不,不難!叔叔阿姨們,不攀折花木,不闖紅燈,不隨意穿越馬路,難嗎?不,不難!哥哥姐姐們,不在公眾面前掏耳、挖鼻,甚至摳腳丫,難嗎?不,不難!而且我們要大聲宣布:我可以,我可以做到!當我們在匆忙中不小心撞到了同學時,我們要耐心的將他扶起,幫他撣掉身上的灰塵,并向他表示自己的歉意;當我們走在食堂門口,看到水龍頭正"嘩啦啦"的流水,我們要向前走幾步,擰緊它再離去;當我們看到屋檐下茫然的望著大雨顯得特別無助的同學,我們要將自己的花傘和他一起分享;當我們安坐于公交車上看到年邁的老人時,我們要主動讓座,扶他們坐下......其實文明禮儀真的很簡單,有時侯文明是一點兒耐心的等待和問候;有時候文明只是一個微笑和動作,有時侯文明只是多一點兒分享......我相信,相信我們大家一定能釋放自己文明的熱情!讓文明引領著我們健康成長;讓文明時刻激勵我們做一個品德高尚、有素質的人。
2010年,是我們海南成為國際旅游島的開局之年,游客朋友不僅會關注我們海南的自然風光,同時也會關注我們海南人的言行舉止和接待服務水平。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提高文明素養(yǎng),更是勢在必行。我希望自己能像太陽一樣,把文明禮儀的光芒灑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希望自己能像春雨一樣,讓文明禮儀的雨水滋潤身邊的每一個人。矯健的蒼鷹扇動著雙翅,無畏的目光點亮前行的道路。老師、同學們,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把文明新風帶到學校,帶回家庭,帶進社會,讓文明之花開遍海南的每一個角落,讓文明新風吹遍海南的大街小巷、千家萬戶。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國際旅游島添上最亮麗的風景,讓文明之風在國際旅游島煥發(fā)出更加燦爛的光輝!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一是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
說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著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你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后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這不也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么?
這里我不想過多地舉偉人的例子,因為這很容易令大家產生一種錯覺:認為文明禮儀只是偉人、名人才具備,那么我們將無需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認為即使踐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為偉人、名人。我們不但要有講道德的大人物,我們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眾。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fā)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yǎng),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yǎng),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tài),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yǎng)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yǎng),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墒强匆娦@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面包發(fā)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看完“以文明禮儀為主題優(yōu)秀演講稿”的人還看:
3.文明禮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