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潰瘍的藥物
潰瘍是皮膚或黏膜表面組織的限局性缺損、潰爛,其表面常覆蓋有膿液、壞死組織或痂皮,那么治療潰瘍的藥物你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治療潰瘍的藥物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治療潰瘍的藥物
藥物治療70年代以前本病的治療主要依賴抗酸藥和抗膽堿藥,H2RA的問世在治療上引起第一次變革;根除Hp是治療上的重大里程碑。
(一)根除Hp治療根除Hp可使大多數Hp相關性潰瘍患者完全達到治療目的。國際已對Hp相關性潰瘍的處理達成共識,即不論潰瘍初發(fā)或復發(fā),不論活動或靜止,不論有無并發(fā)癥史,均應抗Hp治療。
1、根除Hp的治療方案由于大多數抗菌藥物在腸內低pH環(huán)境中活性降低和不能穿透粘液層到達細菌,因此Hp感染不易根除。迄今為止,尚無單一藥物能有效根除Hp,因而發(fā)展了將抑制胃酸分泌藥、抗菌藥物或起協(xié)同作用的膠體鉍劑聯(lián)合應用的治療方案。根除Hp的治療方案大體上可分為質子泵抑制劑(PPI)為基礎和膠體鉍劑為基礎的兩大類。一種PPI或一種膠體鉍劑加上克拉霉素(甲紅霉素)、阿莫西林(或四環(huán)素)、甲硝唑(或替硝唑)3種抗菌藥物中的2種,組成三聯(lián)療法。Hp菌株對甲硝唑耐藥率正在迅速上升。呋喃唑酮抗Hp作用強,Hp不易產生耐藥性,可用呋喃唑酮替代甲硝唑,劑量為200mg/d,分兩次服??捎肏2RA替代PPI,以降低費用,但療效亦有所降低。初次治療失敗者,可用PPI、膠體鉍劑合并兩種抗菌藥物的四聯(lián)療法。
2、根除Hp治療結束后是否需繼續(xù)抗?jié)冎委煂Υ松形唇y(tǒng)一。治療方案療效高而潰瘍面積又不很大時,單一抗Hp治療1-2周就可使活動性潰瘍有效愈合。若根除Hp方案療效稍低、潰瘍面積較大、抗Hp治療結束時患者癥狀未緩解或近期有出血等并發(fā)癥史,應考慮在抗Hp治療結束后繼續(xù)用抑制胃酸分泌藥治療2-4周。
3、抗Hp治療后復查抗Hp治療后,確定Hp是否根除的試驗應在治療完成后不少于4周時進行。接受高效抗Hp方案(根除率≥90%)治療的大多數DU患者無必要進行證實Hp根除的試驗。難治性潰瘍或有并發(fā)癥史的DU,應確立Hp是否根除。因GU有潛在惡變的危險,原則上應在治療后適當時間作胃鏡和Hp復查。對經過適當治療仍有頑固消化不良癥狀的患者,亦應確立Hp是否根除。
(二)抑制胃酸分泌藥治療潰瘍的愈合特別是DU的愈合與抗酸治療強度和時間成正比。堿性抗酸藥(如氫氧化鋁、氫氧化鎂及其復方制劑)中和胃酸(兼有一定細胞保護作用),對緩解樣疼痛癥狀有較好效果,但要促使?jié)冇蟿t需大劑量多次服用才能奏效。多次服藥的不便和長期服用大劑量抗酸藥物可能帶來的不良反應限制了其應用。目前已很少單一應用抗酸藥來治療潰瘍,可作為加強止痛的輔助治療。抗膽堿藥哌侖西平(哌吡氮平)和促胃液素受體拮抗劑丙谷胺治療潰瘍療效不夠理想,已很少用于治療潰瘍。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抑制胃酸分泌藥有H2RA和PPI兩大類。PPI作用于壁細胞胃酸分泌終末步驟中的關鍵酶--H+-K+-ATP酶生成時,壁細胞才恢復泌酸功能。因此PPI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比H2RA更強,且作用持久。目前至少有四種PPI已用于臨床,分別為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潘托拉唑和拉貝拉唑。一般劑量為奧美拉唑20mg、蘭索拉唑30mg、潘托拉唑40mg和拉貝拉唑10mg,每天一次口服;根除Hp治療時劑量需加倍。
(三)保護胃粘膜治療胃粘膜保護劑主要有三種,即硫糖鋁、枸櫞酸鉍鉀和前列腺素類藥物米索前列醇。這些藥物治療4-8周的潰瘍愈合率與H2RA相似。硫糖鋁抗?jié)冏饔玫臋C制主要與其粘附覆蓋作潰瘍面上阻止為散和胃蛋白酶繼續(xù)侵襲潰瘍面、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和刺激表皮生長因子分泌等有關。硫糖鋁不良反應少,便秘是其主要不良反應。枸櫞酸鉍鉀除了具有硫糖鋁類似的作用機制外,尚有較強的抗Hp作用。短期服用枸櫞酸鉍鉀除了舌苔發(fā)黑外,很少出現不良反應;為避免鉍在體內過量積蓄,不宜連續(xù)長期服用。米索前列醇具有抑制胃酸分泌、增加胃十二指腸粘膜粘液/碳酸氫鹽分泌和增加粘膜血流的作用。腹瀉是其主要不良反應,因可引起子宮收縮,孕婦忌服。
(四)NSAID潰瘍的治療和預防對NSAID相關性潰瘍,應盡可能暫停或減少NSAID劑量,并檢測Hp感染和進行根除治療。用PPI治療,GU或DU的愈合可能不受或較少受到繼續(xù)服用NSAID的影響,故當未能中止NSAID治療時,應選用PPI進行治療。既往有消化性潰瘍病史或有嚴重疾病、高齡等因素對潰瘍及其并發(fā)不能承受者,可預防性地同時服用抗消化性潰瘍病藥。米索前列醇可預防NSAID誘發(fā)的GU和DU。PPI亦能起到預防作用,但標準劑量的H2RA則否。
(五)潰瘍復發(fā)的預防Hp感染、服用NSAID、吸煙等是影響潰瘍復發(fā)的可除去的危險因素,應盡量除去;潰瘍復發(fā)頻繁時,不要忘記排除促胃液素瘤。由于極大多數消化性潰瘍是Hp相關性潰瘍,而Hp真正根除后,潰瘍的復發(fā)率可顯著降低,因此確定有無Hp感染非常重要。需要指出的是,Hp感染"根除"后,或初次檢測陰性者,仍有陽性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大多是由于檢測當時未排除干擾因素,Hp暫時受到抑制而未能檢出,或由于檢測方面不夠可靠。Hp真正根除后成人的再感染率很低,約為每年1%-3%。在根除Hp治療中,由于耐藥菌株藥物不良反應、患者依從性差等因素,在一個甚至兩個療程治療后仍有部分患者的Hp未能得到根除。有并發(fā)癥的潰瘍和難治性潰瘍容易復發(fā),高齡或伴有嚴重疾病者對潰瘍及其并發(fā)癥不能承受,這些都是預防復發(fā)的重點對象。維持治療曾是預防潰瘍復發(fā)的主要措施,但與根除Hp治療相比,維持治療需沉淀服藥,停藥后潰瘍仍會復發(fā),療效也不如前者,因此需對維持治療的地位作重新評價。由于存在Hp陰性潰瘍、根除Hp后仍有少部分潰瘍會復發(fā)、目前根除治療方案的療效尚難達到百分之百以及Hp根除后仍有一定再感染率等原因,維持治療仍有一定地位。實際上,根除Hp治療與維持治療互補,才能最有效地減少潰瘍復發(fā)和并發(fā)癥。維持治療一般多用H2RA體拮抗劑,常用方案為標準劑量半量睡前頓服,也可用奧美拉唑10mg/d或20mg每周2-3次口服進行維持治療。維持治療的時間長短,需根據具體情況決定,短者3-6個月,長者1-2年,甚至更長時間。
潰瘍的癥狀體征
本病的臨床表現不一,部分患者可無癥狀,或以出血、穿孔等并發(fā)癥作為首發(fā)癥狀。多數消化性潰瘍有以下一些特點:
①慢性過程呈反復發(fā)作,病史可達幾年甚或十幾年。
?、诎l(fā)作呈周期性,與緩解期互相交替。期長短不一,短的只是幾周或幾月,長的可幾年。發(fā)作有季節(jié)性,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發(fā)作,可因精神情緒不良或服NSAID誘發(fā)。
?、郯l(fā)作時上腹痛呈節(jié)律性。
一、癥狀上腹痛為主要癥狀,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但也可僅有饑餓樣不適感。典型者有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xù)疼痛,可被抗酸藥或進食所緩解。大約有2/3的疼痛呈節(jié)律性:早餐后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堅持至午餐才緩解。食后2-4小時又痛,也需進食來緩解,約半數有午夜痛,患者常痛醒。GU也可發(fā)生規(guī)律性疼痛,但餐后出現較早,約在餐后1/2-1小時出現,至下次餐前自行消失。午夜痛也可發(fā)生,但不如DU多見。部分病例無上述典型疼痛,而僅表現為無規(guī)律性的較含糊的上腹隱痛不適,伴脹滿、厭食、噯氣、反酸等癥狀,多見于GU病例。隨著病情發(fā)展,可因發(fā)病癥的出現而發(fā)生癥狀改變。潰瘍痛是一種內臟痛,具有上腹痛而部位不很確定的特點。如果疼痛加劇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抗酸藥緩解,常提示有后壁慢性穿孔;突然發(fā)生上腹劇烈迅速延及全腹時應考慮有急性穿孔;有突發(fā)眩暈者說明可能并發(fā)出血。
二、體征潰瘍活動時劍突下可有一固定而局限的壓痛點,緩解時無明顯體征。
潰瘍的診斷檢查
一、幽門螺旋桿菌檢測Hp感染的診斷已成為消化性潰瘍的常規(guī)檢測項目,其方法可分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兩大類,前者需作胃鏡檢查和胃粘膜活檢,可同時確定存在的胃十二指腸疾病,后者僅提供有無Hp感染的信息。目前常用的侵入性試驗包括快速尿素酶試驗、組織學檢查、粘膜涂片染色鏡檢、微需氧培養(yǎng)和聚合酶鏈反應(PCS)等;非侵入性試驗主要有13C-或14C-尿素呼氣試驗(13C-UBT或14C-UBT)和血清學試驗等??焖倌蛩孛冈囼炇乔秩胄栽囼炛性\斷Hp感染的首選方法,操作簡便、費用低。組合學檢查可直接觀察Hp,與常規(guī)HE染色相比,Warthin-Starry等特殊染色能提高檢出率。胃粘膜涂片后染色鏡檢方法較簡便,但細菌數量少時,易漏診。Hp培養(yǎng)和PCR檢側技術要求和費用相對較高,主要用于科研。非侵入性試驗中13C-UBT或14C-UBT檢測Hp感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高,可作為根除治療后復查的首選方法。定性檢測抗Hp抗體IgG的血清學試驗不宜作為治療后復查的首選方法。定性檢測抗Hp抗體IgG的血清學試驗不宜作為治療后Hp是否根除的證實試驗。
二、胃液分析GU患者的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部分DU患者則增多,但與正常人均有很大重疊,故胃液分析對消化性潰瘍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不大。目前主要用于促胃液素瘤的輔助診斷,如果BAO>15mmol/h、MAO>60mmol,BAO/MAO比值>60%,提示有促胃液素瘤之可能。
三、血清促胃液素測定消化性潰瘍時血清促胃液素較正常人稍高,但診斷意義不大,故不應列為常規(guī)。但如懷疑有促胃液素瘤,應作此項測定。血清促胃液素值一般與胃酸分泌呈反比,胃酸低,促胃液素高;胃酸高,促胃液素低;促胃液素瘤時則兩者同時升高。
診斷:病史分析很重要,典型的周期性和節(jié)律性上腹部疼痛是診斷消化性潰瘍的主要線索。但必須指出,有潰瘍癥狀者不一定患有消化性潰瘍,而相當部分消化性潰瘍患者的上腹疼痛常不典型,更有一部分患者可無疼痛癥狀。因而單純依靠病史難以作出可靠診斷。確診需要依靠X線鋇餐檢查和(或)內鏡檢查,后者尤有診斷價值。
一、X線鋇餐檢查氣鋇雙重對比造影能更好地顯示粘膜象。潰瘍的X線征象有直接和間接兩種:龕影是直接征象,對潰瘍診斷有確診價值。良性潰瘍凸出于胃、十二指腸鋇劑輪廓之外,在其周圍常見一光滑環(huán)提,其外圍輻射狀粘膜皺襞。間接征象包括局部壓痛、胃大彎側痙攣性切痕、十二指腸球部激惹和球部畸形等,間接征象僅提示有潰瘍。
二、胃鏡檢查和粘膜活檢胃鏡檢查不僅可對胃十二指腸粘膜直接觀察、攝影,還可在直視下取活檢作病理和Hp檢測。它對消化性潰瘍的診斷和良、惡性潰瘍鑒別診斷的準備性高于X線鋇餐檢查。在潰瘍太小或太表淺,鋇餐檢查難以發(fā)現;鋇餐檢查發(fā)現的十二指腸球部畸形可有多種解釋難以確診;活動性上消化道出血是鋇餐檢查的禁忌證,內鏡檢查可確定其來源和性質。鋇餐檢查或內鏡下看似良性的GU中,大約5%實際是惡性的,反之少部分看似惡性的潰瘍,事實證明是良性的,不作活檢難以鑒別。此外,內鏡檢查還可發(fā)現伴隨潰瘍的胃炎和十二指腸炎。內鏡下消化性潰瘍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偶也呈線狀,邊緣光整,底部充滿灰黃色或白色滲出物,周圍粘膜可有充血、水腫,有時見皺襞向潰瘍集中。內鏡下潰瘍可分為活動期(A)、愈合期(H)和瘢痕期(S)三個病期,其中每一病期又可分為1和2兩個階段。
猜你喜歡:
治療潰瘍的藥物
上一篇:治療女性尖銳濕疣藥物
下一篇:治療精神病類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