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瘺是怎么形成的
肛瘺又稱“肛門直腸瘺”,大部分肛瘺由肛門直腸膿腫破潰或切開排膿后形成。多發(fā)于20—40歲男性。肛瘺一般由原發(fā)性內口、瘺臂和繼發(fā)性外口組成。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肛瘺是怎么形成的,一起來看看吧!
形成肛瘺的原因
1.肛周膿
肛周膿腫自行潰破或切開引流后造成。
2.直腸肛門損傷
外傷、吞咽骨頭、金屬,肛門體溫計,肛門鏡檢查等損傷肛管直腸,細菌侵入傷口即可引起。
3.肛門裂反復感染
肛門裂反復感染可并發(fā)皮下瘺。
4.會陰部手術
內痔注射誤入肌層或手術后感染,產后會陰縫合后感染,前列腺、尿道手術后感染等,均可波及肛門直腸引起膿腫及瘺。
5.結核
既往報道結核病并發(fā)結核性肛瘺者甚多。高達26.9%,近年來明顯下降為4%~10%。主要為吞咽結核菌引起,少數(shù)也可血行感染引起。
6.潰瘍性大腸炎
7.克羅恩病伴發(fā)
克羅恩病伴發(fā)肛瘺者高達14%~76%。
8.直腸肛管癌
直腸肛管癌波及深部并發(fā)肛瘺。
9.血行感染
糖尿病、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病,因機體抵抗力降低,常由血行感染引起肛瘺。
10.其他
淋巴肉芽腫,放射菌病,尾骶骨髓炎,直腸、乙狀結腸憩室炎等也可引起肛門直腸膿腫及瘺。
肛瘺不能自愈,必須手術治療的原因
急性炎癥期或慢性復雜性肛瘺,可伴有全身癥狀,如發(fā)熱、貧血、消瘦和食欲不振等。肛瘺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肛瘺一旦形成就沒有自愈可能是因為:
1、 內口的存在:膿腫雖然破潰或已切開引流,但原發(fā)感染源如肛竇炎、或肛腺感染依然存在,腸腔內容物還可從內口繼續(xù)進入瘺管。
2、 肛門部不能靜養(yǎng),膿腔不易粘合:排糞、排尿時,因括約肌收縮或因炎癥刺激肛門括約肌,使肛門括約肌經常處于痙攣狀態(tài)。
3、腸腔中的糞便、腸液和氣體繼續(xù)進入瘺管,刺激管壁,使管壁結締組織增生變厚,管腔難以閉合。
4、膿腔引流不暢,或外口縮小,時閉時潰,膿液蓄積腔內,導致膿腫再發(fā)并穿破而形成新的支管或瘺道。
5、管道多在不同高度穿過肛門括約肌,括約肌收縮阻礙膿液排出,以致引流不暢。
肛瘺臨床表現(xiàn)
1.流膿
周期性發(fā)作,時有時無,膿液較少。
2.腫痛
一般不疼,當膿液積存于管腔內引流不暢時,局部脹痛,當膿液流出后疼痛馬上減輕。
3.腫塊
大部分患者可在肛緣觸及索條狀硬塊,按壓輕度疼痛。
4.瘙癢
5.全身癥狀
(1)一般無全身癥狀。
(2)復雜或遷延日久 常有排便困難、狹窄、貧血、身體消瘦、精神萎靡、神經衰弱等癥狀。
(3)繼發(fā)感染時有不同程度的體溫升高等全身癥狀。
肛瘺是怎么形成的相關文章:
3.肛裂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