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梗阻治療方法_大腸梗阻有哪些癥狀
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很多的人都會出現腸梗阻疾病,給患者的身體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大腸梗阻是其中的一種。引起大腸梗阻的原因是什么呢?怎么治療腸梗阻呢?下面就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大腸梗阻治療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大腸梗阻病因
(一)癌性梗阻為結腸梗阻的首要原因。buechtor報告結腸癌梗阻占結腸梗阻的78%,文獻報告脾曲以下癌性梗阻為72%~88%。腫瘤位置:以左半結腸較多見占39%,此外依次為橫結腸27%,右半結腸19%,直腸15%。結腸梗阻的常見部位依次為:乙狀結腸38%,脾曲14%,降結腸10%,橫結腸9%,直腸9%,盲腸6%,升結腸5%,肛曲3%。
(二)結腸扭轉為第二位常見的病因,可發(fā)生在盲腸,橫結腸和乙狀結腸,但以乙狀結腸最常見。據美國和西歐統計:1%~7%結腸梗阻由結腸扭轉引起,其中乙狀結腸占65%~80%,右半結腸占15%~30%,橫結腸和脾曲少見。
乙狀結腸發(fā)生扭轉常具備以下3個條件。①乙狀結腸冗長;②乙狀結腸系膜基底部收縮;③腸段內的重量增加(如大便秘結,暴食)和外力的推動(強烈的腸蠕動)。
(三)結腸血吸蟲病在我國血吸蟲病流行區(qū),血吸蟲肉芽腫或伴發(fā)結腸癌仍時有所見;由于大量血吸蟲卵沉積在腸壁,反復炎癥,破壞和修復,使腸壁組織增生變厚,形成息肉,致腸腔狹窄而梗阻。
(四)急性假性結腸梗阻(ogilvie綜合征)此病由ogilvie于1948年在英國提出,以后有許多報道,近年來報告本病有增多趨勢。本病的確切病因不明,據1948~1980年文獻統計,88%為結腸以外原因引起,如手術、創(chuàng)傷、心衰、尿毒癥、糖尿病、缺血性腸炎、轉移性腫瘤、缺氧和低血壓等,12%原因不明。無穿孔者病死率為25%~31%,有穿孔者為43%~46%。fariano認為本病與骶部副交感神經功能紊亂有關。matsui報道部分神經傳導功能障礙導致此病,且在顯微鏡下見腸壁內神經節(jié)細胞數減少,神經細胞有退行性變。bode報告22例發(fā)病原因以手術為主。
(五)盆腔術后粘連致結腸梗阻本病特點是:①多發(fā)生在中年婦女盆腔手術后;②有間歇性腹脹,慢性腹痛及便秘;③鋇灌腸無特殊病變;④纖維結腸鏡檢查可見乙狀結腸呈角,亦有狹窄,阻止結腸鏡進入。
(六)結腸外腫瘤壓迫或侵犯所致梗阻如胰腺癌或胃癌侵及橫結腸而引起梗阻;女性盆腔腫瘤,特別是卵巢腫瘤壓迫乙狀結腸引起梗阻并不少見。
(七)膽石梗阻占所有腸梗阻1%~3%,術前確診率僅15%(13%~48%),膽石進入消化道途徑:①膽囊-十二腸瘺(多見);②膽囊-結腸瘺;③膽囊-胃瘺;④膽總管、十二指腸瘺。個別情況下,膽石可通過擴張的壺腹直接進入十二指腸。
腸梗阻的癥狀特點
(1)腹痛:為陣發(fā)性絞痛??漳c或上段回腸梗阻,每3~5分鐘發(fā)作1次,回腸末端或大腸梗阻,每6~9分鐘發(fā)作1次,發(fā)作間歇期疼痛緩解,絞痛期間伴有腸鳴音亢進。腸鳴音呈高調。有時可聞氣過水聲。麻痹性腸梗阻可以無腹痛,高位小腸梗阻絞痛可以不嚴重,中段或低位腸梗阻則呈典型劇烈的絞痛,位于臍周或定位不確切。每次絞痛可持續(xù)數秒到數分鐘。如果陣發(fā)性絞痛轉為持續(xù)性腹痛,則應考慮已發(fā)展為絞窄性腸梗阻了。
(2)嘔吐:梗阻以后,腸管的逆蠕動使病人發(fā)生嘔吐。嘔吐物開始為胃內容物,以后為腸內容物。高位小腸梗阻絞痛不重,但嘔吐頻繁。中段或遠端小腸梗阻,嘔吐出現較晚,低位小腸梗阻嘔吐物有時呈“糞便樣”是由于腸內容物的滯留、細菌的過度生長,分解腸內容物所致。
(3)腹脹:多發(fā)生在晚期,高位小腸梗阻不如低位者明顯,結腸梗阻因回盲瓣存在,很少發(fā)生反流,梗阻常為閉襻性,故腹脹明顯。絞窄性腸梗阻時,腹部呈不對稱性膨脹,可以摸到膨大的腸襻。
(4)排氣與排便停止:腸梗阻病人,一般都停止由肛門排便與排氣。但是腸系膜血管栓塞與腸套疊可以排出稀便或血性黏液。結腸腫瘤、憩室或膽石梗阻的病人也常常有黑色大便。
得了腸梗阻的治療方法
(一)糾正脫水、電解質丟失和酸堿平衡失調 脫水與電解質的丟失與病情與病類有關。應根據臨床經驗與血化驗結果予以估計。一般成人癥狀較輕的約需補液1500ml,有明顯嘔吐的則需補3000ml,而伴周圍循環(huán)虛脫和低血壓時則需補液4000ml以上。若病情一時不能緩解則尚需補給從胃腸減壓及尿中排泄的量以及正常的每日需要量。當尿量排泄正常時,尚需補給鉀鹽。低位腸梗阻多因堿性腸液丟失易有酸中毒,而高位腸梗阻則因胃液和鉀的丟失易發(fā)生堿中毒,皆應予相應的糾正。在絞窄性腸梗阻和機械性腸梗阻的晚期,可有血漿和全血的丟失,產生血液濃縮或血容量的不足,故尚應補給全血或血漿、白蛋白等方能有效地糾正循環(huán)障礙。
在制定或修改此項計劃時,必須根據患者的嘔吐情況,脫水體征,每小時尿量和尿比重,血鈉、鉀、氯離子、二氧化碳結合力、血肌酐以及血細胞壓積、中心靜脈壓的測定結果,加以調整。由于酸中毒、血濃縮、鉀離子從細胞內逸出,血鉀測定有時不能真實地反映細胞缺鉀情況。而應進行心電圖檢查作為補充。補充體液和電解質、糾正酸堿平衡失調的目的在于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的相對穩(wěn)定,保持機體的抗病能力,使患者在腸梗阻解除之前能度過難關,能在有利的條件下經受外科手術治療。
(二)胃所減壓,通過胃腸插管減壓可引出吞入的氣體和滯留的液體,解除腸膨脹,避免吸入性肺炎,減輕嘔吐,改善由于腹脹引起的循環(huán)和呼吸窘迫癥狀,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梗阻以上腸管的瘀血、水腫和血液循環(huán)。少數輕型單純性腸梗阻經有效的減壓后腸腔可恢復通暢。胃腸減壓可減少手術操作困難,增加手術的安全性。減壓管一般有兩種:較短的一種(levin管)可放置在胃或十二指腸內,操作方便,對高位小腸梗阻減壓有效;另一種減壓管長數來(miller-abbott管),適用于較低位小腸梗阻和麻痹性腸梗阻的減壓,但操作費時,放置時需要x線透視以確定管端的位置。結腸梗阻發(fā)生腸膨脹時,插管減壓無效,常需手術減壓。
(三)控制感染和毒血癥腸梗阻時間過長或發(fā)生絞窄時,腸壁和腹膜常有多種細菌感染(如大腸桿菌、梭形芽胞桿菌、鏈球菌等),積極地采用以抗革蘭氏陰性桿菌為重點的廣譜抗生素靜脈滴注治療十分重要,動物實驗和臨床實踐都證實應用抗生素可以顯著降低腸梗阻的死亡率。
(四)解除梗阻、恢復腸道功能 對一般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尤其是早期不完全性腸梗阻,如由蛔蟲、糞塊堵塞或炎癥粘連所致的腸梗阻等可作非手術治療。早期腸套疊、腸扭轉引起的腸梗阻亦可在嚴密的觀察下先行非手術治療。動力性腸梗阻除非伴有外科情況,不需手術治療。
看過“大腸梗阻治療方法”的人還看了:
大腸梗阻治療方法_大腸梗阻有哪些癥狀




